56
40
26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请与餐厅确认详情
招牌菜
相关文章
食记 (131)
旺角逛游累了,找了一个粤菜馆解决晚饭。在1楼看到宣传海报很有食欲就上去5楼,门口帖了好多明星来此店光顾照片,就是进入店门那条路好狭长,空间不大。人不算多,没有等位,直接入座。粤菜馆都先来一份例汤,土鸡汤味道平平。酱蕙焗生蚝,这个我是很喜欢,经调料拌腌生蚝再过油,然后放适量的调料和汤,用较大的火加锅盖将生蚝焗熟。法式片皮鸭,色泽红润,皮酥肉嫩,每一小块鸭肉下还铺垫了一小块面包,配合酱料也都不会太过油腻。奶油虾,虾肉质新鲜也还不错,就是份数很迷你,每人一块就消灭了。红烧鱼头,有点油腻了。麻辣田鸡太辣了,这个菜是川菜了,没想到在香港也有这么辣的,意外意外实属意外。最后每人一碗红豆汤,饱矣。
继续阅读
Came here in March and a week after I decided to go again and it had already packed up.There were so many other dishes I wanted to try such as the fried oysters in port wine.Anyway the stuff that I had was the French sliced chicken skin.It is a piece of mantao with sliced chicken liver and crispy chicken on top."法式片皮鸡 –由春鸡‧鹅肝‧炸馒头组成" quoted from the previous review.I really liked the chicken liver and the crispy chicken, however I did not like the chinese mantao because it was sweet.As well as this dish, ordered other items, but they were not as good as this dish.
继续阅读
同朋友庆祝生日,喺旺角又想食中菜。咪试下富记我地三人,叫左个必食孖宝法式片皮鸡 –由春鸡‧鹅肝‧炸馒头组成,我觉得味道好夹,但得八件,我就觉得唔多抵食。金沙焗虾-味道不错,但份量少咗啲另外再加左个小食及饭怪味手撕鸡,味道有少少似凉伴鸡丝粉皮,无特别
继续阅读
饭聚的地点定在旺角琼华中心的富记,我其实也有点R头,对其有什么招牌菜色也没有丝毫头绪,要立即上网了解一下。我这类大无畏,未去过的餐厅食肆总有兴趣,怕什么?环境原来很街坊的,但生意似乎不错,需要排队等位的,好在醒目的食友订了台,才可以直行直入。大家边倾计边点菜边等迟收工的朋友,所以时间也不觉太慢,好像转过头咁便人齐了。听闻话呢度既叉烧几好,因而点了一份。很快,叉烧便送到,知道虽不是极品货色,但看上去大家都觉得还不太差。可是,吃时干柴柴的,是没有蜜汁甜味的版本,肉味却又不多,麻麻。晚市孖宝好似颇吸引,要了。当中的法式片皮鸡,是这儿的首本名曲,由脆皮鸡件、鹅肝酱同埋多士组合而成。各款味道都不差,如鸡皮脆,肉不嚡口,鹅肝酱香,多士脆。之不过,三者完全擦不出火花,难以称得上成功的组合。孖宝的另一宝,便是金沙焗海虾。咸蛋黄份量其实很少,不是每只虾都沾满金沙的,风味自然大减。好在并没有太酒太湿,连壳食亦总算香脆。再来的几款都是店方的推介,但系,全都令人沮丧的。譬如泰山五味骨,沾口的,而且肉质死实实,莫讲话味道层次,我甚至是觉得不能入口的。这个,不是师傅技术的高低,而是工作态度的问题。至于砵酒焗蚝,上桌时是比大家预期的都要更大只。可惜,砵酒汁除有酒味之外,更多的是苦涩味,蚝肉则是大而无当,粗糙又有渣的,大家都停晒手,最后仲浪费了一只。笼仔糯米饭蒸蟹相对是比较正常的一味。虽然糯米饭的份量是少得可怜,起码口感可以,亦有蟹的香气。失望的一餐,所以有下场,再下场。
继续阅读
没想到第一篇的食评竟然因为品尝了一顿带著满肚子气离开的晚餐而写。 跟友人饭聚选餐厅很多时候都会把能否订位列为其中一个考虑因素, 友人告知己安排订枱, 我们当然施施然但准时抵达, 没想到竟然要按原定时间额外多等1 小时, 到底订位的真意义是什么? 真是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有好几对WALK IN 的食客竟可以迟来先上岸, 真是令我们咀。为保险起见, 除了订位之外, 亲身来到还是再拿筹, 双管齐下, 以策万全。 挂著黑面坐下, 一心想试试到底它有何把炮, 是否值得我们多等一小时, 理所当然点了他们的招牌菜: 冰镇芥兰($58/10条), 法式片皮鸡 + 金沙虾 ( 组合 $148) , 香橙牛仔骨( $? 忘记价钱) 冰镇芥兰($58/10条)- 卖相是有趣的, 但不值一试, 就跟家里自己 “白烚再放冰水浸捞起沾WASIBI +豉油” 一样. 奈何芥兰是老的, 当清肠胃吧. 法式片皮鸡 – 眼看身旁几乎大部份的客桌上都有此碟招牌菜, 心想”应该不会差太远吧”。 结果我们错了! 这三块是啥?! 春鸡‧鹅肝‧炸馒头?! 完全不搭的三种食材, 亏他们想得出咧…. 春鸡是普通的‧鹅肝是没煎香的(请想像午餐肉打开后直接放进口)‧炸馒头用意是吸油的( 其实是否伴碟的? ), 若然改用鸭/鹅片(贵啊!) 配鹅肝, 该死的甜馒头换成法式小包(成本有限?), 历史便可能会被改写, 这篇食评也会被改写…OK,总结: 法式片皮鸭山寨版----->中式片皮鸡 金沙虾- 油油油! 黄金色的油和蛋黄吃得满咀是油. 油腻兼不够干爽正是严重扣分之处. 油过油内裤 香橙牛仔骨 : 想了又想才决心比次机会试多次, 结果印证了我们都是没有食神的. 梳打粉下手重了换来苦味, 配上司各脱味的香橙汁, 唔... 见识到通涨导致出现3mm薄切牛仔骨的悲剧, 不要想只要吃总算填饱了肚子--全赖那碗 埋单三百七十多, 等找续又花了廿多分钟, 奇怪的经理竟然自动不找续. 不是几蚊的问题, 原则上即使是几毫也应该要找续吧?? 付不付贴士是另外客人的决定吧. 只能说那个晚上遇上了大家是彼此的不幸. 最后我们带著愤怒鸟的心情撇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