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1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请与餐厅确认详情
本人食野都几麻烦,最怕食野时麻烦。好似食提子有核就吾食,酥皮旦𫄤食时D酥皮喷到周围都系吾食。就算更好吃也不会吃。更不用说是杏仁饼。但今次不同了,个女人成日话杏仁饼好食杏仁饼好食杏仁饼好食,我食过虽然觉得不差,但都吾钟意食。呢次个女人叻了。买了个一口杏仁饼给我。叫我食啦。包我钟意。好!试下啦!话晒女人买。打开后细细粒,约5元大小般。放入口试下,阵阵㶶焦的炭香味扑鼻而来,饼很香口,杏仁很香。方便得很一口一个。一口气吃了5个。个女人果然之个心意。我又多一样食品了。
继续阅读
吃完了津津好味的午餐,沿路行去搭乘巴士回公司,途经咀香园饼家。因以前曾经买不到北角另一所出名蛋卷的产品,并由肥仔介绍到同是在北角区的咀香园购买蛋卷。而因时间久已,故凭记忆中此店之蛋卷也是不错的,所以便即入店内购买了一盒回公司与拍档分享。回到公司后便即拆开蛋卷包装盒,经已闻到阵阵的蛋卷香味,吃下感到香脆松化,拍档也有同感,此店应不失为北角出名蛋卷的另一个好选择。
继续阅读
某天趁上班前,上了OR办公室 , 领取"开饭游踪"礼品的换领信。 (oh~真系要忍唔住叫多声: 多谢善长~ )下楼,尚有些时间逛逛,督见对面马路有个巨大咀香园招牌,好奇心驱使下,走去看个究竟。香港咀香园其实是四十多年前澳门咀香园的分支,只是后来创办人黄结新将两地店舖交由不同的亲人打理,后来渐渐分家而已;既是同宗,味道理应相像 - 老实说我心里想:哦,既然香港也有相同的,澳门那家竟敢大肆叫人在澳门买同名手信?手你个信!言归正传 - 不看尤自可,一看即被吸引 - 哗!包装很老香港,正正是太公最难以抵挡的类型...啧啧啧!一盒包装得满怀六十年代风味的杏仁饼才售三十大洋!忍不住买了一盒回家。回家一吃 - well, 只有甜味,杏仁香欠奉,可谓空有「杏仁饼」之名而无杏仁饼之实,糟透了。犹记得澳门那家虽不算十分出色,不过总没如斯惊吓。不过,我对那句「手你个信」,仍然坚持 - 因为,论杏仁香,港澳两地的杏仁饼,还是本港出品陈意斋的杏香,最为出色!香港人去澳门买手信?不如留港消费好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