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
1
去JCCAC前先揾食,一入去,见到都系D老街坊,阿姐见到好快出来招呼,点了一个常餐个餐肉面实在唔OK,好假咁,汤底好劲味精味。反而个炒蛋好唔错,食个时谂起婆婆炒既炒蛋,而且仲有蛋汁流出!! 食物的确一般,不过转埋冻饮埋单都唔驶20蚊,算系咁啦。何况有见到呢度既时钟、灯、卡位同纸皮石地板仲有一班系度hea紧既老街坊,觉得时间好似停顿左咁行出双喜,望住佢所身处在买少见少既唐楼,心想,下次在来石硖尾,会唔会已经唔见左栋楼呢
继续阅读
八月上旬‧晴约了食友吃晚饭,时间尚早,就找个地方坐下喝杯咖啡兼拿出电脑做点事情。热咖啡来了,淡淡的,不算很香,加上奶加得多了一点,咖啡味道更淡,论味道只是水准以下。不过只是八元,真的便宜。不过这里真的不止一杯热咖啡那么简单...坐了一会,闻到烟味。餐厅内的食客纷纷点起烟...噢!除了环境似是七十年代,这里也回到以前可以室内吸烟的时候,多么怀旧。又,再坐一会,店主索性妁麻雀板拿出来,在餐厅中间开台是也。都不知几多年未试过在茶记内有人打牌的了,感觉真牛!还有,有一只「杂卷」色的小猫从脚下走出来,可爱到不得了。你话,只是八元,是否比出奇蛋更多意料之外的收获?
继续阅读
继续寻找一些老冰室,是日来到旧区石硖尾及深水埗交界,找到了一所名为双喜的茶餐厅,虽然店子不以冰室为名,不过单单看其双喜这个名字,与及室内外古早的装修,可知道其历史。稍后仍要吃晚饭,不过见店家吃一个茶餐也不用廿元,单喝杯茶也要八元,本人最后都是决家点个茶餐,好让食评更具参考性。茶餐其实可算属于一个面餐,主食除面之外,就只有一只蛋及饮品。煎蛋吩咐要了反蛋,蛋煎得非常不错,双蛋的蛋白煎得外层微焦,脆得来又有嫩滑,加上其蛋黄是近半熟,一破开面层的蛋白,蛋黄汁如岩浆般立时爆流出来,入口充满蛋香,本人最爱就是这类型的煎蛋,但很多时不少茶记也老奉,认为反蛋就一定会蛋黄熟透,其实又或可能是,一般人会以为吃反蛋的人,就不喜生蛋黄呢?面食又是沙嗲牛肉面,不知何解店家个面真的很怪,面层一堆泡泡的,一粒粒啡色有如吃膶面,不过当然不是膶,原来是沙嗲酱结了成一块的,散落在面上,令其味道很不均匀,加上沙嗲酱味道很淡,捞匀后再吃,发觉味道很浓,但这全拜味精所致。面条方面,用上大光面之流,入口未煮至过腍,但明显的是要比出前一丁多了一份油炸过的味,算是中规中矩吧。至于主角沙嗲牛肉,牛肉是化学得很要紧,而且被腌得什么牛肉味也没有了,不吃也不可惜。店家的热奶茶也如一般的老店一样,用上厚身瓷杯盛着,当然都是先用鼻子嗅嗅,喜出望外,一阵茶香扑鼻而来,可惜入口一刻,茶身勉强够热,而茶味也颇为奇怪,加上奶香欠奉,奶味不足,那当然挂杯是痴心妄想了吧,所以有时候香的奶茶,也未代表够滑及够浓茶味,冲一杯港式奶茶,谈何容易。坦然其食物质素真的比较普通,在时代洪流之中,真的怕它就此被冲走。
继续阅读
放工后从长沙湾道行过来这区,无意中发现这旧店...哗,真系唔写唔得!望一望门外的手写餐牌(「打风」书法!)…香港地仍有十几蚊的餐?! 好似好耐冇见过! (街客价,非学生/员工或工厂饭堂价㖞...十蚊碗云吞面都已加价啦!)早餐:火腿通粉 + 热饮只是 $12;午餐:餐包 + 煎蛋 + 肠仔通粉 + 咖啡或茶 只是$16 !!! (其实都是全日供应)进去前打了个突,因为「顾客」全是老人,坐得好入,了无生气,仿佛要有「花甲」年纪才可光顾:入去就好像老了廿年。门内有只三色猫坐阵,为了跟牠打个招呼,也要硬著头皮入内试试啦! 牠「喵」一声迎客,好nice! 坐在近门口的蓝色卡位... 真系好怀旧。角位有些损毁,一看就知是花猫的爪痕。餐牌上的电话号码,虽然有8个字,(记得西湾河「百好」,只有6个字!),但设计仍是六、七十年代的,价钱只是影印后更新。突然后面有位靓太不知从何处闪出来 ,问我吃甚么。叫了个上述的「午餐」,要炒蛋。等候期间,发觉店主(原来缩了在收银处侧的「课室用枱」后看报纸)几nice,有两个老街坊进来跟他打招呼,坐在花猫旁摸牠一会后就离开 (有一个还在食烟,好在我闻不到烟味,算啦)。向后一望,原来那位「靓太」坐在最后跟几个客人闲聊,(其实都不知他们是否顾客)也欢迎我逗花猫玩,和跟牠拍照。说说食物: 通粉太淡... 加肠仔才刚好; 面包... 卖相比味道佳:食落冇味,也松散的! 咖啡太苦,但落多了糖就太甜。 只有炒蛋OK,唔㶶亦唔生,有蛋味!收十六蚊,仲想点? 其他餐厅收$26,可能都是这样的质素。再坐一会,跟花猫影几张相就走了,结账时,与老板聊几句... 花猫原来不是老猫,才三岁... 我说这里的价钱便宜,他也同意,并叫我日后再来帮衬。评分解释:味道:好一般,想俾 都说不过去。环境:几十年前的装修... 爱怀旧的一定话好,不喜欢的就不会光顾啦!服务:阅毕上文后,你话呢? 不过他们待客如街坊,其实几nice 卫生:好像十几年冇「搅衞生」!抵食:呢个一定满分!
继续阅读
旧物一定好?旧物一定要保留?旧物一定要怀念?来到耀东街外围的双喜餐厅,脑海忽然存在著三个疑问.年纪应该比我更大,婴孩年代住在耀东街外围.或者在手抱年代跟过家人来过.门面残旧之外,内里给我的感觉,是眷气沉沉,又是没有修饰过,但不是怀旧的那一种感觉,而是污糟邋遢,同一个满面泥垢的露宿者没有两样.顾客差不多清一色长者,小弟除去耳塞,尝试听一听他们的对白,结果,三分钟之内,全场鸦雀无声.大家各自为政,低头不语,好像被点穴般,动也不动.只能听到门外马路的汽车声.大家有没有去过艺术馆,看过一些实验性的无对白,无分镜,无主题的短片吗?这一次,我在这间旧式茶记,做埋片中其中一个路人甲.去到旧式茶记少不了一杯奶茶,第一口喝到茶的甘味,再有均衡的奶味.满以为不错,可是越喝越淡薄.结尾一点感觉也没有.早餐有菠萝油同火腿通,晨早流流吃个菠萝油本是美好的事情,但这个早上的菠萝油,饱不热,单是这一样,已是不能接受.面包如女人,出炉面包热辣辣,如女生的嫩滑肌肤,令人悸然心动.但面包一冻,又硬又冷,同一个徐娘半老,风韵全无的女人一样.真是如沙头角村长个女 - 李爱!勉为其难咬一口,竟然觉得中间的牛油很好味.虽然不是雪到冻,但油香十足.最后,只吃牛油,剩下又老又残的菠萝包,之前用女人来比喻面包,小弟只吃牛油不吃面包,大家又会联想起什么?火腿通粉本来每个地方做出来的味道也差不多,这处用的通粉,用上有坑纹的通粉,索味力强,比"光头tire"通粉更具质感.用来配搭一些浓重味的汤汁,好像番茄牛肉之类,如鱼得水.用到上去乏而无味如白开水的汤底,未免有点楚材晋用.现今这间双喜,好像徬徨无助的孤独老人,在石峡尾渡过最后的日子.我人微言轻,实在帮不上忙,唯有说一声:保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