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0
招牌菜
离岛特殊的地理位置限制了其发展的方向,大多从旅游业出发,重在保护当地的风土人情,尽量减少过度商业化而避免当地特色被吞噬同化的危险。故每次去到离岛,都能体会到不少的怀旧美食,茶果是,豆腐花也是。去了朋友推荐的豆腐花档舖,此摊档设有露天位,吃起豆腐花来倒是有些“闲散乡间”的悠然感。搭载凹凹凸凸的十字路上的座位有些小不稳,简陋的桌上一个简单塑胶盒装著羹,摆著糖浆与黄糖粉,可自取。不知是店主的小玩笑还是生活小乐趣,尽然在塑胶盒盖上粘了只拇指大小的黑蜘蛛玩具,明知是假的,但也越看越真实。点了份热豆腐花,满满一瓷碗端上豆腐花几乎要扑出来;可以收次豆腐花平滑的质地是超越大多坊间水准的,用勺子刻意浓些褶皱出来,豆腐花都不会因外力挤压而断碎开,温热细滑的口感不会再喉尖停留半刻,混著甜蜜的糖浆,简单美味。
继续阅读
由车站步行到旧警署的途上,给我发现这间半路棚豆腐花。大澳的车站豆腐花,人气怎样强劲,不用多说吧,至于同区的其他同类型食店,做同一碗豆腐花,得出来的味道,究竟相差有几大?我信一间食店的走红,实力才是最重要,绝非人云亦云吹出来。$10一碗豆腐花,我吃豆腐花的习惯,一向是吃冻的。可能是假期,所以销量特别好,连冻豆花也来不及冷藏,所以我手上的豆腐花,只是微冻。其质感较粗糙,谈不上香滑,但豆味还算浓郁。当然,不是我吃过最好的豆腐花,都说最好的,不在香港,而是在澳门。
继续阅读
年初二到大澳感受一下传统新年气氛,顺道揾下有冇好味豆腐花。之前响大澳试过d,有d好滑但系冇乜豆味,有豆味果d有唔多滑。响大街间间都好多人,谂住番转头先食。行到少林寺果边,见到一间叫半路棚豆腐花老板娘话系自家制,仲啱啱整起,就试下啦。豆腐花放响保暖胶筒,冇大街用木桶咁靓仔,但系一打开果盖,真系出晒烟,热辣辣,仲好香豆味添。碗豆腐花真系好滑,豆味又浓,真系一流po!!老板娘又好好倾,我同佢讲d豆腐花好好食,佢鬼咁开心,话佢哋系用心做wo!!之后番出去,我都冇食其他档。呢间系远少少,但真系值得一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