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2
港铁上环站 A2 出口, 步行约6分钟 继续阅读
电话号码
2545 8966
9362 5553
营业时间
星期一至日
08:00 - 19:00
付款方式
现金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请与餐厅确认详情
招牌菜
上海粽 千层糕 贺年糕点炸物 猪脚姜
食记 (4)
等级3 2014-06-01
2036 浏览
千里长征+大汗叠细汗先买到的卢兜粽。由于太大只,所以自己先食一只红豆粽,值得一赞是红豆非常丰富,而且亦十分软糯大大条的卢兜粽,一家四口齐齐分享,一剪开好失望,没有应有的青色,及卢兜粽应有的香味,真系好差,仲要唔平,成$100条!差!差!差! 继续阅读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等级4 2013-06-08
1796 浏览
约在五月中的某天,于中环嘉咸街街市穿梭时,眼睛一晃,被这家门面古旧,但店里挂著一串串不同形状、大小不一的粽子吸引著,看到出炉的粽子,才惊觉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再抬头看看门上的招牌,原来这平日绝不起眼的店子是一家南货店,于是入内探究一下。在店内埋头苦干,正在包粽子的老板娘,看到老公和我内进,马上便站起来离开工作岗位,接著给我们讲解舖内各式粽子的特色,当然巨大的芦兜粽是最使我俩感到好奇的。芦兜粽所用的叶子由一种名为露兜或野菠萝的植物割下,相传露兜遍布中山效野,叶子窄长、两侧带刺。做芦兜粽前,先要将刺去掉,放在太阳下晒六至七成干,再用热水烫洗,方能使用。粽子包好后,还要用热水最少煨4小时,然后再浸4小时,使馅料的味道完全被糯米吸收。老板娘称她使用的露兜叶是专程从中山速递来港。那南货店又怎会卖中山的芦兜粽呢?原来老板娘本身是中山人,所以晓得制作中山芦兜粽,当然也会做上海粽子和广东粽。馅料则特别用上健康的杂豆,亦不可缺少粽子必备的咸蛋黄及五花腩。芦兜粽的名字早已有所听闻,但亲眼目睹的话,还是第一趟。相片中,分别用白色棉绳和中间一条彩绳包扎,呈圆桶形的便是芦兜粽。身材之巨大,可与下方以全红棉绳包扎的上海粽子作比较。保守估计,一只芦兜粽最少可比上5只上海粽子的重量,简直可以用鸡髀与蚊髀来形容。另外的分别,相信可从粽的叶子看出,芦兜粽的叶子厚身、光亮油泽,叶子从底部斜斜向顶部卷上;而上海粽子的叶子较柔软、色泽深沉,一片叶子可将整只粽子覆盖,看不出当中的接驳位。芦兜粽售价以重量计算,当天买了一只接近4磅的给老爷及奶奶,价钱为140多元。他们试后称非常味美,杂豆、双咸蛋黄与入口即溶的五花腩都为之醉人。于是我们于6月2日再到三阳号,买了两只较细小的芦兜粽,合共才140多元,即老爷、奶奶那只比我们足足重一倍。一只留给自己享用,一只送给老妈及从美国回港的舅父品尝。当天发现芦兜粽所余无几,原来老板娘告知露兜叶用光了,未能再作补充,取而代之,也是身材不小的裹蒸粽。我们那只芦兜粽,长度与一个背心胶袋相约,最粗之处跟我的手臂差不多。由于一般芦兜粽都是相当巨大,大多未能于一次内吃清,因此老板娘教导,可将芦兜粽像越南扎肉般,按食量切成一片片,在炉火上煎或蒸也可,剩余的便可连著无损的露兜叶,放置雪柜保存。不过老板娘自制的芦兜粽没有放置任何防腐剂或添加剂,所以开封后亦不宜放得太长时间,老爷和奶奶分五天吃清。露兜叶硬度十足,而且非常毕挺。芦兜粽呈淡淡粉红,表面铺满杂豆。拆开时,不慎把芦兜粽的尾部弄断了!先将芦兜粽切成片状,煎成不同程度的金黄。一入口便感应到不同烟韧度的杂豆,还有丰腴糯米中诱人的五香香气,调味咸甜适中,不用添加任何调味,已觉非常满足。煎得较金黄的,表层 "卜卜" 脆口,是另类的新意食法;轻煎的口感则更柔滑软润,两者各有好处,得看各人喜好与口味。蒸是粽子最传统的食法,在我几十年的人生中,该风味依然,百吃不厌!芦兜粽杂豆中最多的是红豆,然后是花生,还检出蠺豆、红腰豆、鸡心豆及紫米,平日我不太爱这些豆类,但放在芦兜粽中,可能配搭得宜,吃出另一番滋味来。除了杂豆外,金黄起沙的咸蛋黄亦为芦兜粽添上不可缺的美味,加上无论脂肪或腩肉都入口即溶的五花腩,芦兜粽确实使我另眼相看。每只人手包制的粽子,都蕴含文化的承传、细致的步骤、严谨的功夫及辛劳的汗水,不光是其表面上金钱的价值!看到三阳号胶袋上的地址与其他食评家所拍的照片比较,我光顾的三阳号是在嘉咸街斜路上较后的左手边,门面较大,而不是门面较小且靠近豆腐店及香滑咖喱屋的那一家。或许两者是同一宝号,但我只见后者于门前摆放了上海粽子,至于有否自制的芦兜粽出售,则不得而知。100% 香港制造的芦兜粽,吃得滋味又安心! 继续阅读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等级4 2012-06-23
1105 浏览
2011年买过她的粽子, c6 很喜欢..于是今年再去光顾..买了3 只粽 : 1. 上海金腿鲜肉粽 $282. 多豆多肉咸肉粽 $253. (普通版)裹蒸粽 $58 {如果要有瑶柱, 金腿的, 卖 $88)最先吃的是#1 & 2上海粽除了价格贵左外, 质量跟去年卖的一样, 糯米加了酱油很美味又淋糯.金腿粒算几多, 鲜肉少少的一块, 再加只漏油咸蛋黄...不过size 只是勉强够一个人吃..#3, 因为店主特别声明是多绿豆多肉的(本人特别喜欢吃绿豆), 于是买了一只..满心期待著充满黄色绿豆仁的粽子..谁知拆开竟是一只100% 糯米的肥肉粽..半粒绿豆仁也没有, 有一颗漏油咸蛋黄, 有2块超肥的肉(应该说是肥膏较为恰当),兼具有10-20%糯米仍然未熟, 其余也很硬..应该烚的时间不够..岂有此理..隔天打电话去投诉, 女店主回应是放错地方, 所以弄错了..虽然她连声道歉..但毕竟破坏了兴致..这种错其实真的不应犯..就当自己黑仔!端午节正日, 终于到#3.裹蒸粽了..size 真系超巨型, 应该比连锁店卖同类产品大约20-30%绿豆仁跟糯米的比例是 7:3岩晒我喜欢吃绿豆仁的人士.绿豆松化, 糯米软糯...good..可惜配料实在太少,一只冬菇, 一只超大粒栗子, 一块超肥猪肉, 一只漏油咸蛋黄基本上是吃绿豆..明年还是买上海粽, 加只多豆咸肉粽算了..(希望到时不要再俾错粽!) 继续阅读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