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繁
語言
繁
简
Eng
其他地區
香港 澳門 大灣區 台灣 日本 泰國 新加坡 菲律賓
更新餐廳資料 商戶專區
搵餐廳
旅遊.訂座
OpenJobs
餐廳 + 地區/地址, 菜式/食品…
地圖
更多
特集
自助餐 火鍋 新餐廳 優惠券 餐廳排行榜
滋訊
生活誌 飲食誌 開飯頭條 放閃為食團 抖一抖 台灣Let's Go! 食得知味 我有我態度 食譜 識食台
OpenRice 開飯熱店2025 | 賽果公佈

E.I的個人專頁

主頁個人專頁E.I
E.I
1.5K
粉絲
248
關注
E.I
等級4香港
我的手機系統裡面出了問題,連這裡面也無法繼續寫食評下去,「開飯喇」還未寫到一千篇食評就被迫中止,是很可惜的事
概要
食評 (969)
相片 (10488)
中式版本「抹茶」飲品
三不賣野葛菜水
2019-04-26
一向有飲日本抹茶飲品的人,或許應該會知道,「抹茶」本身具安神鎮靜,提升睡眠質素的功效,適合一些睡眠質素一向欠佳的人飲用。不過,始料不及原來在旺角「花園街」的位置,也有一檔有賣同樣有安神調靜效果的飲品,飲品店的名稱,叫做「三不賣野葛菜水」。我現在都已經記不起,究竟「三不賣野葛菜水」裡面所謂的「三不賣」,是不賣給什麼對象呢?究竟什麼「人」這麽無辜,慘被列為「黑名單」,一世被店舖拒絕售賣「野葛菜水」呢?我就不知真正的答案,後來我打開銀包,取出十一元港幣,購買試飲了一碗,由「三不賣野葛菜水」店員親自倒出來的「野葛菜水」飲品。「三不賣野葛菜水」的店員,在倒「野葛菜水」出來,裝進餐碗裡面的時候,原來還會使用類似「漏斗」的工具,「野葛菜水」會透過「漏斗」倒進餐碗裡面。估計「三不賣野葛菜水」店員使用「漏斗」的主要原因,在於想隔走負責煲「野葛菜水」的鍋具裡面,「野葛菜水」遺留下來的「野葛菜」渣滓。等到「三不賣野葛菜水」女店員裝好一大碗「野葛菜水」之後,我就可以正式享用,我人生第一次試飲的「野葛菜水」。始料不及「野葛菜水」裡面的第一口味道,居然沒有強烈苦味,相對而言「抹茶」的原味就苦得多了。我反而覺得「野葛菜水」裡面的實際味道,味道反而偏向比較甜,我飲用「野葛菜水」期間,一直都覺得「三不賣野葛菜水」的「野葛菜水」味道又甜又好飲。但是「野葛菜水」真正的營養效果,竟然在我飲完「野葛菜水」之後,才正正式式發揮出來。因為我飲完「野葛菜水」之後,走了去油麻地「駿發花園」樓下的戲院看電影。「野葛菜水」的實際營養功效,就在我看電影的途中真正發揮出來。我觀看電影期間,發現自己身體忽然感覺有點疲累,忽然很想就此睡覺去。估計「三不賣野葛菜水」裡面,「野葛菜水」的真正營養功效,其實跟日本的「抹茶」飲品十分相近,飲完「野葛菜水」的人,身體會很快進入放鬆狀態,要睡眠也變得十分容易。我到現在覺得「三不賣野葛菜水」售賣的「野葛菜水」,其實根本就是中國版「抹茶」,「野葛菜水」裡面的安神和提供睡眠功效,跟日本「抹茶」真的沒有太大分別。…查看更多
+ 6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14
分享
檢舉
chuloveat 飲完野葛菜水去電影院訓著
2019-04-28
回覆
happyduckling 幾時搞番掂你部手機,繼續參與寫食評?
2019-07-14
回覆
張貼
評分
4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4
衛生
4
抵食
用餐日期
2019-01-23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11 (下午茶)
復活重生變成簡陋小店
MOS Burger Express (東港城)
2019-04-25
「Mos Burger」 原本在將軍澳坑口商場,「東港城」一樓位置的美食廣場裡面分店,可惜「東港城」的美食廣場,因為被日本服裝品牌「GU」購入舖位和進駐「東港城」,而被迫結業拆卸消失。當然,現在將軍澳坑口裡面的居民,大概應該不會再對「東港城」一樓美食廣場,會再有什麼的留戀了,因為「一田超市」的出現為「坑口人」提供了,猶如新開發的美食廣場飲食體驗。結果「Mos Burger」在結業後的短暫期後,終於在「一田超市」店門門口,在前比利時雪糕店「Laminuette Patisserie」舖位重開營業。重開後的「Mos Burger」,店名變成了「Mos Burger Express」,顧名思義,重開營業後的「Mos Burger Express」,變成了只能立食,閒坐打發時間免問的外賣版本漢堡包小店。由於新開營業的日系漢堡包「Mos Burger Express」裡面不設座位,所以「Mos Burger Express」亦欠缺了「Mos Burger」向來引以為傲,侍應親自送餐給食客的優良傳統。例如我在「Mos Burger Express」收銀櫃檯面前,付款購買一個「法式和牛漢堡」,加一件食店的招牌炸雞食品「摩斯脆雞」,再加一杯凍咖啡。廚房店員製作完食品,只是從廚房窗口出來送餐,很快就返回廚房了。「Mos Burger Express」店舖規模,雖然不及一樓時代的「Mos Burger」,但是餐牌仍然擁有「Mos Burger」最出名的米飯漢堡「珍珠堡」。所以基本上「Mos Burger Express」在漢堡包和其他食品,在餐牌上跟傳統「Mos Burger」沒有太大分別,唯獨欠缺了「Mos Burger」推廣限定的漢堡包而已。新開張的「Mos Burger」雖然沒有推廣限定漢堡包,但是卻趁食店開業不久,推出了「開業限定」的「吉列三文魚漢堡」套餐,可惜我現在不太喜歡食三文魚,所以最後放棄了「吉列三文魚漢堡」套餐。我在等候「Mos Burger Express」「法式和牛漢堡」期望,站在「Mos Burger Express」開放式廚房店門外面,除了可以把廚房狀況一覽無遺之外,連拍攝也變得輕而易舉。相反地,想在「Mos Burger Express」立食櫃檯面前拍攝漢堡包、炸雞跟凍咖啡飲品的實際造型,就因為「Mos Burger Express」不提供座位,令到拍攝過程變得有點不便。結果我竟然連一個「法式和牛漢堡」,「法式和牛漢堡」的實際造型也未能夠完全拍攝到,從居高臨下的角度嘗試拍攝「法式和牛漢堡」,結果還是攻敗垂成。我最後還是需要把「法式和牛漢堡」,連着「Mos Burger Express」的餐紙捧在右手上,才能好好地為「法式和牛漢堡」拍張漂亮的造型照片。後來我要為「Mos Burger Express」「法式和牛漢堡」,另加後期造型擺設過程,不斷撥開籐籃裡面的包裝紙,才能完全讓手機相機鏡頭,把「法式和牛漢堡」的實際造型拍攝過來。至於「摩斯脆雞」遇到的實際情況,亦跟「法式和牛漢堡」的情況不遑多讓,「摩斯脆雞」被收藏在密封紙袋裡面,直到撕開紙袋之後,「摩斯脆雞」實際製成品,才能完全公諸於世。至於「Mos Burger Express」裡面的「凍咖啡」情況,感覺實在很像日本快餐店裡面喝得到的「冰咖啡」,因為日本快餐店裡面的凍咖啡,奶精和糖漿是分開另上,飲用時才適量加入。需要自行加入奶精和糖漿的「Mos Burger Express」凍咖啡,甜味和奶精濃度皆可以由自己去選擇,所以凍咖啡實際味道可以變得很甜,符合我個人對咖啡味道要求,怕苦味的個人喜好。不過「Mos Burger Express」凍咖啡有一個地方是難以改變,那地方就是凍咖啡裡面的咖啡濃度。凍咖啡裡面仍然有少量,來自咖啡豆天然的苦澀味,不過加入糖漿後的凍咖啡味道,已經沒有加入糖漿前那麼苦了。至於「Mos Burger Express」裡面的日式炸雞,「摩斯脆雞」雞皮的口感還是始終如一的香脆,而且「摩斯脆雞」裡面的雞肉,雞肉裡面的味道還是有一陣微微的鹹味,不需要另外加醬汁,也能吃得滋味。而且「摩斯脆雞」屬於近乎無骨的炸雞,所以在享用「摩斯脆雞」的過程裡面,幾乎不需要為吐骨頭而感到煩惱,「摩斯脆雞」雞肉口感感覺頗嫩的。至於「摩斯脆雞」外層的炸雞皮,雞皮粉漿也都造得很薄,所以享用「摩斯脆雞」的過程間,我不覺得「摩斯脆雞」會有過份油膩的感覺。至於「Mis Burger Express」套餐裡面的主角,「法式和牛漢堡」實際製成品牛肉因為以「和牛」做材料,所以味道感覺還有濃郁,和牛漢堡扒夾雜了少許牛油油脂的味道和口感感覺。而且「Mos Burger Express」的廚房,為「法式和牛漢堡」裡面,加入了類似黑醋的醬汁,所以我享用「法式和牛漢堡」期間,感覺漢堡裡面有來自濃厚的黑醋,黑醋傳出的濃度酸味。另一方面,「Mos Burger Express」廚房在「法式和牛漢堡」和牛漢堡扒跟黑醋醬汁之間,額外加入了一些疑似椰菜的蔬菜做配料,所以令到「法式和牛漢堡」整體的味道,不會只有和牛牛肉香味和黑醋酸味。椰菜令「法式和牛漢堡」裡面的實際味道增加了少許來自椰菜的清新感覺,椰菜中和了黑醋醬汁以及和牛漢堡扒,中和兩種材料濃厚味道,對「法式和牛漢堡」口味偏重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原來「Mos Burger Express」「法式和牛漢堡」裡面的和牛漢堡扒,漢堡扒的實際厚度也是非同小可,有大約三吋左右的厚度。加上有濃厚酸味的法式黑醋醬汁幫助,令到厚厚的和牛漢堡扒,漢堡扒整體的和牛牛肉香味更加顯著,不會只厚厚的牛肉肉味和豐厚口感而已。不過,還是那句「一分錢一分貨」,坑口分店「Mos Burger Express」雖然從一樓位置,搬到樓上「一田超市」的門口位置,但是「Mos Burger Express」的實際價錢,還是一如既往的昂貴。我食了一個「法式和牛漢堡」加上一件「摩斯脆雞」,再加一杯「凍咖啡」,「Mis Bueger Express」已經收了我,足足港幣五十七元的偏貴價錢。加上現在坑口的「Mos Burger Express」環境沒有座位,所有食客都只能立食,所以「Mos Burger Express」味道雖然濃厚,但是今次享用完「Mos Burger Express」,不知下次何時再有機會幫襯了。…查看更多
+ 8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11
分享
檢舉
張貼
評分
4
味道
3
環境
4
服務
3
衛生
4
抵食
推介美食
凍咖啡
$3
摩斯脆雞
$24
法式和牛漢堡
$30
用餐日期
2019-01-22
等候時間
10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57 (下午茶)
遍地開花的老虎堂
老虎堂黑糖專売 (T.O.P This is Our Place)
2019-04-25
觀乎一眾在香港落地發展,台灣外賣自取手調飲品店之中,暫時分店都比較多,質素比較穩定,排除購買飲品食客人數最多的台灣飲品店,我覺得很有可能是「老虎堂」,現在「老虎堂」的分店越來越多。甚至可以說「老虎堂」的分店,已經開始有落地開花的趨勢,分店遍佈港、九、新界不同的地區裡面。今次幫襯的「老虎堂」分店位置,是在旺角前「工業貿易署大樓」地下,「T.O.P」在「彌敦道」旁邊的街舖裡面。但是由於「彌敦道」街上的行車繁忙,導致路邊實際空氣質素狀況只是非常一般的水平,所以我在旺角方店「老虎堂」等候期間,還要不斷顧忌路邊的汽車和廢氣,一飲完飲品就要儘快回到「T.O.P」室內範圍裡面。雖我之前曾經在銅鑼灣「渣甸街」,光顧過一次「老虎堂」,曾經試飲過一次「波霸厚鮮奶」飲品裡面的濃厚鮮奶味道奶霜,再加上鮮奶撞出來的「老虎堂」黑糖撞奶,味道的而且確很甜。但是「老虎堂」的另一款手調黑糖撞奶飲品,「虎虎生風厚鮮奶」我可是第一次試飲感受它的味道,我最初其實還是不太清楚,究竟什麼是「虎虎生風」。直到我在旺角分店「老虎堂」裡面,第一次購買「虎虎生風厚鮮奶」的時候,看見旺角「老虎堂」裡面的價錢牌後,才忽然愰然大悟,原來「虎虎生風」是大珍珠加小珍珠混合而成。所以享用「老虎堂」的「虎虎生風厚鮮奶」飲品,飲品裡面的味道其實跟「波霸厚鮮奶」根本完全沒有分別,兩者唯一分別其實只是多了一款小珍珠而已。所以「老虎堂」「虎虎生風厚鮮奶」在味道上,根本跟「波霸厚鮮奶」完全一模一樣,都是有很濃厚的鮮奶甜味,加上奶霜裡面的鹹味,甜鹹味道互相夾雜的綜合滋味而已。「虎虎生風厚鮮奶」跟「波霸厚鮮奶」比較之下,最顯著的分別只是口感有了少許的變化。「虎虎生風厚鮮奶」不再只有口感煙韌的大「波霸珍珠」,還有的的骰骰,口感細緻的「小珍珠」。所以,無論食客選擇先直接喝一口「虎虎生風厚鮮奶」,抑或是先攪拌「虎虎生風厚鮮奶」飲品,然後才開始飲用「虎虎生風厚鮮奶」,喝到的口感都一樣,都是小珍珠在自己舌頭上不斷摩擦,但是不容易咀嚼的感覺。相反,「虎虎生風厚鮮奶」的波霸珍珠,波霸珍珠口感還是始終如一,還是那麼煙韌有嚼勁,然而小珍珠裡面的嚼勁,就比較難以咀嚼感受得到。由於「老虎堂」不像「鹿X巷」,手調黑糖撞奶飲品無論是「波霸厚鮮奶」,抑或是「虎虎生風厚鮮奶」,都需要食客直接攪勻享用,直接飲的味道反而會甜得有點過火,又變過猶不及了。不過,「老虎堂」的「虎虎生風厚鮮奶」飲品,使用奶霜和鮮奶的幅度也是十分之大,所以「厚鮮奶」裡面的甜味濃厚超乎你我所想,除了不能減冰之外,飲用「虎虎生風厚鮮奶」速度也不宜過快過急。否則冰水還未能完全沖淡厚鮮奶裡面的濃厚奶霜甜味,你便可能在不知不覺之間,就已經完全喝掉「虎虎生風厚鮮奶」裡面的所有奶霜跟鮮奶,甜味味道也未必人人都接受得了。至於「老虎堂」為「虎虎生風厚鮮奶」飲品表面製作的黑糖拉花圖案,就稍嫌不夠完整和堅固,「虎虎生風厚鮮奶」初初製作完成,造型都還可以。但是我右手一把「虎虎生風厚鮮奶」飲品握在手上,左手準備拿起以手機相機鏡頭,把飲品拍攝下來的時候,飲品的黑糖拉花就已經扭曲瓦解了。而且「虎虎生風厚鮮奶」飲品飲到末段,飲品裡面的黑糖甜味,已經隨着飲品被喝掉七七八八,都已經褪色淡化了,「虎虎生風厚鮮奶」末段的甜味已經大不如前了。「虎虎生風厚鮮奶」末段甜味不及剛剛飲的狀況,估計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虎虎生風厚鮮奶」飲品裡面,加入了太多冰塊,冰塊融掉之後,冰水沖淡了黑糖和牛奶原本濃濃的甜味。結果我喝完整杯「虎虎生風厚鮮奶」,飲品底層居然還剩下大量的冰塊,冰塊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亦令到「虎虎生風厚鮮奶」飲品甜味末段大大褪色。即使「老虎堂」跟很多台灣飲品店的做法一樣,不容許食客「走冰」、「減冰」,所以「厚鮮奶」飲品飲到末段,剩下大量冰塊亦是無可奈何的事。即使「老虎堂」已經為食店製作的飲品,提供了較長杯身的塑膠外賣膠杯,然而「虎虎生風厚鮮奶」飲品實在太多冰塊,變成我心裡面對「老虎堂」一直抱怨的一條刺。另一方面,「老虎堂」現在實在開了太多分店,多得近乎遍地開花,分店數目比其他飲品店差得遠了,但是偏偏又沒有在將軍澳「坑口」開分店,結果「老虎堂」飲品味道甜但是不方便隨時購買,是有點可惜的地方。…查看更多
+ 8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11
分享
檢舉
張貼
評分
4
味道
3
環境
3
服務
4
衛生
4
抵食
推介美食
虎虎生風厚鮮奶
$30
用餐日期
2019-01-21
等候時間
20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30 (下午茶)
炸雞加檸檬汁加甜醬
Rakuraku 樂拉麵 (利東街)
2019-04-24
我之前曾經在將軍澳「坑口區」的商場裡面,食過一碗有豚肉叉燒,又有無骨炸雞,兩者合而為一製作而成的日本豚骨湯拉麵,再加上一客肉質飽滿的無骨炸雞,始料不及我後來在灣仔竟然能重溫舊夢。這個位於灣仔「利東街」,以前「喜帖街」改建而成的商場裡面,主打日本豚骨湯拉麵食品的日本菜餐廳,餐廳名稱叫做「Rakuraku樂拉麵」。「Rakuraku樂拉麵」裡面那一款,同時有齊豚肉叉燒、無骨炸雞,還有半熟溏心蛋的豚骨湯拉麵的正式名稱,叫做「大盛叉燒炸雞拉麵」,售價港幣八十八元。「大盛叉燒炸雞拉麵」價錢在「Rakuraku樂拉麵」六款拉麵裡面,已經是最昂貴的一碗。即使「Rakuraku樂拉麵」食品計算加一服務費後,「大盛叉燒炸雞拉麵」加一後的價錢,還不需要一百元。看來「Rakuraku樂拉麵」裡面的豚骨湯拉麵,拉麵定價價位都是在中等價位水平左右而已,預算比較多的食客,即使再選其他小食和飲品,應該還可以應付自如。結果我額外再選擇,選擇「Rakuraku樂拉麵」裡面,一共五件無骨炸雞拼湊在一起的小食食品「自家製炸雞」。一碟五件的「自家製炸雞」價錢也不算很昂貴,賣港幣四十二元而已。看來在「Rakuraku樂拉麵」一眾食品裡面,豚肉看似是主角,但是實際上「炸雞」雞肉在「Rakuraku樂拉麵」食品裡面,原來也佔了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例如我在「Rakuraku樂拉麵」餐廳裡面,選擇了一碗「大盛叉燒炸雞拉麵」,加一碟五大件的「自家製炸雞」,最後合共的價錢,連同加一服務費也只需要港幣一百四十三元。所謂一分錢一分貨,我在「Rakuraku樂拉麵」點了兩款食品,平均價也只需要七十一元五角,便可以食到合共八件無骨炸雞,對於我這個「無雞不歡」的人來說,已經算是賺到了。「自家製炸雞」在我點菜完成之後的十餘分鐘過後,「Rakuraku樂拉麵」裡面的廚房師傅已經很快製作完成,連同顏色不像常規沙律醬的甜醬,以及半塊切片檸檬,一起送到我的檯面面前。「自家製炸雞」的甜醬味道雖然也很甜,但是甜醬的顏色就令我感到有點懷疑,因為甜醬的顏色是偏向有點淺橙色,有點像把「明太子」加入到沙律醬裡面的感覺。所以「自家製炸雞」甜醬的實際味道,一點都不像傳統的沙律醬,反而有點像沙律醬加入濃味明太子,令甜醬除了有甜味之外,還有少許鹹鮮味。至於「Rakuraku樂拉麵」裡面的主角炸雞,每件炸雞外表都被廚房炸到成為金黃色。我再把切片檸檬裡面的檸檬汁,全部都擠進無骨炸雞裡面,然後才把炸雞沾上「Rakuraku樂拉麵」的甜醬。結果我發現加上了「檸檬汁」和餐廳自家製甜醬後的「自家製炸雞」,炸雞再沒有太油膩的感覺,反而炸雞雞肉裡面的味道,多了一陣開胃的酸味,以及清新的感覺。「自家製炸雞」裡面的雞肉口感還算很嫩滑,由於「Rakuraku樂拉麵」為炸雞預備的炸漿皮層不算很厚,所以即使不加食店自家製甜醬,「自家製炸雞」雞肉加甜醬出來的味道,也是鮮中帶甜。綜合評論「Rakuraku樂拉麵」裡面的「自家製炸雞」,「自家製炸雞」無論是無骨的飽滿炸雞,抑或是味道甜中帶酸,非尋常貨色的甜醬,都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味道。而且食日本風格的和風炸雞,跟食韓國炸雞很不一樣,當然需要以無骨啖啖都食不到骨頭的無骨炸雞,配合味道酸甜開胃的醬汁,才能食到欲罷不能的食用快感。而且「自家製炸雞」裡面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炸雞雞肉,絕對不能夠吃到明顯的雪藏味道,否則味道再酸再甜的醬汁,也無法挽救炸雞裡面發生的雪藏味道問題。「Rakuraku樂拉麵」裡面的炸雞小食食品,「自家製炸雞」就完全吃不到明顯礙眼的雪藏味。不過「Rakuraku樂拉麵」以雞肉作為主導的食品,不單止有「自家製炸雞」,還包括有「大盛叉燒炸雞拉麵」。顧名思義,「大盛叉燒炸雞拉麵」包括有豚肉叉燒在內,不過「Rakuraku樂拉麵」自助點餐紙裡面,原來還加入了追加設定,容許食客加錢,將一般豚肉叉燒轉變變成「上等腩肉叉燒」。不過,對於一個平日不食豬肉的人來說,即使容許食客加錢,把「Rakuraku樂拉麵」拉麵裡面的豚肉叉燒,轉換變成大大塊兼且半肥瘦的「豚腩肉叉燒」,本來也是不錯的選擇。可惜對於一個平日不熱衷於食豬肉的人來說,把豚肉叉燒轉換變成「豚腩肉叉燒」,其實不是很合我個人心意,符合不到我個人要求的設定,有機會的話,我寧願選擇「走豚肉」好過。所以,我個人對於「Rakuraku樂拉麵」「大盛叉燒炸雞拉麵」裡面的一大塊豚肉叉燒,談不上十分熱愛,只知道豚肉叉燒裡面,已經被「Rakuraku樂拉麵」廚房煮到熟透兼且肉質軟腍,叉燒入口容易撕咬咀嚼。至於「Rakuraku樂拉麵」「大盛叉燒炸雞拉麵」裡面的豚骨湯底,豚骨湯底味道非常濃郁,有陣陣的豚肉鮮甜味。而且「大盛叉燒炸雞拉麵」湯底色澤呈淺褐色,可想而知食店煲出來的豚骨湯底味道是如何的濃。至於「大盛叉燒炸雞拉麵」裡面的半熟溏心蛋,雖然半熟蛋蛋黃仍然處於半熟狀態,但是由於「Rakuraku樂拉麵」廚房已經預先把半熟蛋切開,所以半熟蛋浸過豚骨湯底,蛋黃已經難以呈現半熟流瀉效果了。不過,半熟蛋的實際口感還稱得上算是軟腍,蛋白外層口感沒有被煮得太韌。當然,我始終還是比較喜愛,有流心蛋黃效果的半熟蛋多一點。至於「大盛叉燒炸雞拉麵」裡面的炸雞,炸雞一樣是無骨,一樣十分大件頭,不過炸雞浸在豚骨湯底裡面,炸得再脆的炸雞粉漿,也難逃被湯底浸腍的結局。不過,「大盛叉燒炸雞拉麵」裡面的炸雞,炸雞雞皮口感還有脆的口感感覺,只是沒有「自家製炸雞」雞皮那麼脆而已。而且我覺得「大盛叉燒炸雞拉麵」裡面的炸雞,一樣可以像「自家製炸雞」裡面的炸雞一樣,一樣可以點「自家製炸雞」附上的甜酸味道甜醬醬汁。至於「大盛叉燒炸雞拉麵」裡面的麵條,我已經選擇了最硬口感版本的「硬麵」麵條,「硬麵」麵條在浸泡過豚骨湯底後,味道稍為變鹹,但是麵條口感沒有我預期那麼硬,麵條咀嚼多幾次已經完全嚼爛了。不過「Rakuraku樂拉麵」的麵條口感是軟是硬,已經不再重要了,因為「Rakuraku樂拉麵」食品在我心目中的重點,已經變成了一件件,又大又無骨的軟嫩炸雞雞肉,炸雞比豚肉叉燒更出色。…查看更多
+ 8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12
分享
檢舉
張貼
評分
5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3
衛生
4
抵食
推介美食
自家製炸雞
$42
大盛叉燒炸雞拉麵
$88
用餐日期
2019-01-20
等候時間
13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143 (晚餐)
看似很早實際很遲
麥當勞 (荷里活廣場)
2019-04-23
由於我個人在「開飯喇」裡面,積聚太多已經光顧試食過的食店,偏偏又未正式寫食評和提交給「開飯喇」,所以我直到今日才正式有機會,評論今年「麥當勞」農曆新年的「招財福堡」漢堡包套餐味道。但是我在鑽石山分店「麥當勞」裡面,購買試食「黃金脆薯魚堡」超值套餐加「小龍蝦湯」的時候,尚在一月十九日,距離農曆新年年初一(二月初),尚有兩個星期左右的時間,驟眼看感覺光顧時間太早。今年「麥當勞」「招財福堡」跟上年有個最大的分別,就是多一款名稱叫做「黃金脆薯魚堡」,即是長方形的鱈魚魚柳配長方形的漢堡麵包,加上一塊新鮮炸薯餅,上面再鋪上洋蔥粒黑椒醬醬汁的食法。至於「麥當勞」其他推出的餐湯,以飲品小食,大致上都跟上年的「招財福堡」套餐沒有太大分別,一樣有新年例牌限定的「小龍蝦湯」。至於「麥當勞」新出的甜品「紅豆吉士批」,我今次就沒有購買了。另一方面,我加錢為套餐裡面的飲品,轉變變成了「黃金爆珠」飲品,飲品裡面有很多橙色的爆珠。說回「麥當勞」的「黃金脆薯魚堡」,「黃金脆薯魚堡」裡面的「阿拉斯加」鱈魚魚柳,魚柳口感會比一般的「魚柳包」厚一點。「阿拉斯加」鱈魚柳肉起碼還有細緻有紋理,比一般「魚柳包」好食得夠了。至於「小龍蝦湯」的味道,雖然勉強還有濃郁的龍蝦鮮甜味道感覺,但是「小龍蝦湯」實際上所謂的龍蝦肉,其實只有很小的體形。細小的蝦肉實際上的口感,也是渺小得難以用牙齒舌頭感應到。至於「黃金爆珠」飲品的實際味道,黃色的「黃金燒珠」味道其實即是類似芒果,又有點像「熱情果」那樣的甜味。每次「黃金爆珠」在我口腔內爆發,我能直接感受到爆珠裡面的芒果甜味。至於「黃金爆珠」飲品裡面的整體味道,都是全靠那些黃色的「黃金爆珠」,飲品才能彌補到「黃金爆珠」飲品,本來就應該有的芒果加熱情果的甜味。至於「鑽石山」「麥當勞」廚房製作的「扭扭薯條」,我就稍嫌「麥當勞」負責製造「扭扭薯條」過程有點馬虎,居然把原本扭成一圈圈的「扭扭薯條」,實際製成品變成支離破碎,面目糢糊。即使「扭扭薯條」實際製成品變得比較支離破碎,但是薯條的實際口感,其實也都不算很差勁,還有香腍的口感感覺。我再從捲曲的「扭扭薯條」扭出少許薯條,慢慢感受「扭扭薯條」的香脆滋味。最後說回主角「黃金脆薯魚堡」,由於「阿拉斯加」深海鱈魚柳跟炸薯餅都一樣,外表實淨而內裡口感鬆軟,所以我大大口咬下「黃金脆薯魚堡」,反而能夠吃到鱈魚柳加薯餅,飽滿加柔軟的終極口感。本來口感柔軟的「阿拉斯加」鱈魚魚柳,再配合有少許辣味的黑椒醬汁,「麥當勞」的「黃金脆薯魚堡」整體味道變得,在辣味之中夾雜了「阿拉斯加」鱈魚魚柳軟嫩口感和甜味。之後我在其他「麥當勞」裡面,就很少再嘗試過其他的「招財福堡」食品,因為另外兩款口味的「招財福堡」,這幾年內我已經試過很多次,驚喜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多了。…查看更多
+ 8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5
分享
檢舉
張貼
評分
4
味道
3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4
抵食
用餐日期
2019-01-19
等候時間
8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48 (下午茶)
慈雲山抵食炸雞加薄餅
孖寶薄餅屋
2019-04-23
雖然慈雲山本身沒有港鐵站,食客需要從「鑽石山港鐵站」出口,途經「荷里活廣場」和「鳳德商場」,走過接駁鑽石山與慈雲山的行人天橋,之後我發現慈雲山「毓華街」區,原來有很多不同食評可供選擇。今次我在「毓華里」裡面,找到一間售賣廉價薄餅食品,以及炸雞食品的意大利平民薄餅屋,薄餅屋的名稱叫做「孖寶薄餅屋」,「孖寶薄餅屋」主要舖位用作廚房用途,檯櫈則被設置於店外跟旁邊的舖位內。所以我除了點餐的一刻之外,基本上我完全沒有機會看到「孖寶薄餅屋」廚房內部實際狀況,更加不用說把餐廳的廚房實際狀況拍攝下來了,根本不太可能。反而「孖寶薄餅屋」旁邊的用餐檯櫈環境,就容易得多了,而且用餐區域裡面還設置了冷氣機,只是當時我幫襯「孖寶薄餅屋」時還處於寒冬季節,即使坐進室內也很難享用到冷氣機空調。「孖寶薄餅屋」的室內用餐區域裡面,除了檯櫈、放置罐裝樽裝跟紙包裝飲品冷凍櫃、還有冷氣空調機器之外,就什麼都沒有了,食客不用擔心會被電視,跟新聞臺裡面的報道噪音騷擾。結果我只是點了「孖寶薄餅屋」餐牌裡面的「抵食套餐」,包括有一件餐廳指定薄餅一件,加一件由餐廳廚房新鮮製造的炸雞食品一客。至於「孖寶薄餅屋」裡面的飲品,飲品價錢除了沒有跟餐優惠之外,單售飲品的價錢一點也不便宜,而且選擇其實不是很多。我看見食店裡面的啟示,指食客如果攜帶外來飲品的話,還需要額外收費。所以我雖然已經點了「孖寶薄餅屋」薄餅加炸雞套餐,但是我就完全不考慮叫飲品了,反正幫襯完「孖寶薄餅屋」,回去「荷里活廣場」也有大量飲品可以購買。雖然我選擇了,坐在「孖寶薄餅屋」的室內舖位用餐區域,但是當時「孖寶薄餅屋」室內用餐區域裡面幾乎一個食客都沒有,我一個人等候「孖寶薄餅屋」薄餅炸雞套餐期間,其實頗為無聊。幸好「孖寶薄餅屋」出餐的速度頗為快捷,我只需要等候十分鐘,「孖寶薄餅屋」裡面的侍應,在短時間就已經端着一碟,齊集食店一件指定薄餅,加一件指定連骨炸雞的薄餅食品拼盤。「孖寶薄餅屋」基本上沒有為享用炸雞的食客,另外提供例如即用即棄手套、消毒潔手液或者消毒濕紙巾等,可以保護雙手整潔,或者潔淨雙手的配套工具。「孖寶薄餅屋」裡面的指定薄餅口味,大概應該就是辣肉腸加蕃茄醬加芝士,再加以烘烤製作而成,名稱大概可以叫做「辣肉腸蕃茄芝士薄餅」,是香港最愛的薄餅口味。至於「孖寶薄餅屋」的炸雞,雖然炸雞不是什麼雞全翼,或者炸雞髀貨色,只是一隻加上了炸漿作為炸雞槌的炸皮層,令到炸雞槌實際製成品,變得多肉而且十分大件頭。礙於「孖寶薄餅屋」沒有提供塑膠手套,所以我當時選擇以「孖寶薄餅屋」提供的餐叉,一支餐具去獨力應付,炸得大大件的原味「炸雞」。我正式試食「孖寶薄餅屋」的炸雞,發現「孖寶薄餅屋」廚房在製作炸雞之前,竟然還懂得先用刀劏開炸雞槌肉,令到醃漬到的雞肉範圍變得更大,調味入肉程度變得更深入。炸雞裡面的實際味道,也有一層鹽的鹹味,炸雞裡面的雪藏味道也不算明顯。所以炸雞其實可以選擇不加醬汁,就這樣不加醬料淨食炸雞,也能食到炸雞的雞肉鮮味,加鹽裡面的鹹味。而且「孖寶薄餅屋」裡面的炸雞,炸雞雞皮保存溫度的時間可以做到很長,即使遇上我這種食什麼也要「手機食先」的人,炸雞雞皮口感仍能保持爽脆。至於擁有新鮮味道的炸雞肉,炸雞肉除了擁有鹹味之外,炸雞雞肉的份量感覺頗多,雞肉仍然有彈牙口感。所以我覺得「孖寶薄餅屋」炸雞,無論是炸雞味道或者口感也都不錯。炸雞味道有鹹味和鮮味,炸雞皮口感香脆,雞肉沒有雪味,鹹味釀在雞肉裡面。而且炸雞裡面的實際熱度,也能夠保存一段時間,我擱了炸雞一陣時間再吃,炸雞仍有溫度。所以「孖寶薄餅屋」炸雞屬於將來可以「安歌」,上門再食一次的快餐食品。至於「孖寶薄餅屋」裡面的指定口味,蕃茄醬辣肉腸加芝士薄餅,雖然食店只提供一角份量的「薄餅」,但是所謂的「薄餅一角」,實際份量應該可以令很多人感到滿足,包括我自己在內。至於「孖寶薄餅屋」裡面的「薄餅一角」,薄餅裡面的辣肉腸跟蕃茄醬,都跟芝士一樣,三款食材混合在一起之後再鋪在薄餅的表面上,然後烘烤成為一個估計頗大的蕃茄辣肉腸薄餅。「孖寶薄餅屋」廚房裡面的店員,再用刀把其中一角的薄餅切出來,最後薄餅跟炸雞放在同一個塑膠餐碟之上,兩款食物的擺碟造型實而不華。「孖寶薄餅屋」的蕃茄醬辣肉腸加芝士薄餅,薄餅的批底雖然屬於厚身那一種,但是厚身批底實際厚度只是在兩吋左右,再薄一點已經可能變成薄脆批了。而且偏厚的薄餅批厚度,沒有間接直接令到「孖寶薄餅屋」薄餅實際口感變得太腍,薄餅拿上手其他部分也沒有墮落。其實「孖寶薄餅屋」薄餅實際上質感很容易咀嚼,也不會吸收口腔裡面的口水,我在全程不飲水的情況下,仍然能快速咀嚼消化完整件蕃茄辣肉腸薄餅。「孖寶薄餅屋」蕃茄薄餅除了有蕃茄的酸甜味道之外,最重要的地方還是份量大件夾抵食,只需花費區區的港幣三十三元正,就可以食到一件大份量辣肉腸蕃茄薄餅,再加錢喝一罐汽水,感覺就完美了。我食完「孖寶薄餅屋」性價比十足的薄餅加炸雞套餐之後,就立刻付款結賬,「孖寶薄餅屋」沒有正式機印或電腦收據,只能依靠一張手寫記賬單了事。我收了「孖寶薄餅屋」平凡的手寫賬單後,就立刻徒步離開「孖寶薄餅屋」跟慈雲山,徒步返回鑽石山「荷里活廣場」,準備坐巴士返回西貢。其實「孖寶薄餅屋」裡面,還有很多不同口味的薄餅,價錢也不比今次的薄餅昂貴很多,可惜我一個人胃口有限,實在食不到太多的薄餅,要留到下次有機會再幫襯了。…查看更多
+ 8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7
分享
檢舉
張貼
評分
5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3
衛生
4
抵食
推介美食
炸雞
薄餅
用餐日期
2019-01-19
等候時間
12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33 (下午茶)
超厚質感牛牛肉麵
古早味休閒台灣
2019-04-22
雖然我下午在旺角,的而且確是食了一個菠蘿油加紅豆冰下午茶,然而菠蘿油加紅豆冰下午茶,始終無法滿足我個人對下午茶的飽肚要求,所以我沿着「女人街」返回港鐵站前,再食多一間餐廳。結果我在「女人街」盡頭,接近着「亞皆老街」的街口交界位置,找到一間位於樓上的台灣菜餐廳,餐廳的名稱叫做「古早味休閒台灣」。雖然食店的名稱,選擇了採用比較有懷舊氣息,走「古早味」風格的台灣菜餐廳,食的台灣菜食品按道理肯定也是,有少許懷舊感覺的台灣食品。不過事實難免會有點殘酷,「古早味台灣餐廳」裡面可以食到的台灣菜食品,出奇地在最近十年的台灣社會裡面,已經開始出現和流行在台灣的飲食業裡面。例如我在「古早味台灣餐廳」的飲品餐牌裡面,就意外發現到居然有今期,很多食客慕名排隊輪候購買,大熱的台灣手調飲品「黑糖珍珠」飲品。不過「古早味台灣餐廳」自家製作版本的「黑糖珍珠鮮奶」飲品,只是含有紅茶提神成份,價錢比「黑糖珍珠鮮奶」平一大截的「黑糖奶茶」而已。本來「古早味台灣餐廳」裡面製作的「黑糖奶茶」價錢也需要港幣十八元一杯,幸好我還及時遇上「古早味台灣餐廳」的下午茶餐牌,所以勉強可以不用另外加錢,就喝到一杯「黑糖奶茶」。「古早味台灣餐廳」的下午茶,除了可以選擇食品,跟指定飲品之外,還可以額外獲得餐廳送上一連三小碟的餐前小食。於是我選擇了試食「古早味台灣餐廳」裡面,看似會是食店招牌食品的「古早味牛肉麵」,另外加冰凍版本的飲品「黑糖奶茶」,價錢也只需要港幣四十八元而已。回說「古早味台灣餐廳」的下午茶飲品,「黑糖奶茶」雖然價錢不算昂貴,但我意外發現「古早味台灣餐廳」裡面的「黑糖奶茶」,造型還跟坊間大熱的「黑糖珍珠鮮奶」飲品相差無幾。「黑糖奶茶」身上一樣有,類似坊間飲品店售賣的「黑糖珍珠鮮奶」飲品,一樣有由黑糖糖漿,一路扭動外賣塑膠膠杯,一路慢慢倒黑糖糖漿注入膠杯杯壁,製造出黑色的拉花花紋圖案。所以我把「古早味台灣餐廳」廚房的人製作的「黑糖奶茶」飲品實際製成品拿上手,發現「黑糖奶茶」花紋圖案雖然只是一般,但是我卻看到一堆扭曲在一起,雜亂無章的黑糖拉花圖案。很明顯「古早味台灣餐廳」負責製作「黑糖奶茶」的店員,在酙黑糖糖漿進入的工序,落下過量份量的黑糖糖漿,導致「黑糖奶茶」的黑糖甜味,幾乎完全掩蓋了紅茶本身的茶香味。而且「古早味台灣餐廳」「黑糖奶茶」裡面,原來是完全沒有放任何珍珠進入飲品裡頭,所以「古早味台灣餐廳」的「黑糖奶茶」,就稍為欠缺了珍珠煙韌的口感了。如果要整體評論「古早味台灣餐廳」手調黑糖飲品「黑糖奶茶」的味道,我只能夠說「黑糖奶茶」造型和感覺,實際上也很像坊間台灣飲品店裡面製造的手調「黑糖珍珠」飲品。尤其是「古早味台灣餐廳」,居然會選擇以塑膠製造的外賣膠杯,去盛載所有的「黑糖奶茶」飲料,導致享用「古早味台灣餐廳」「黑糖奶茶」的過程,變成在室內環境下悠閒享用「黑糖奶茶」黑糖偏重的甜味。至於「古早味台灣餐廳」下午茶的主菜「古早味牛肉麵」,連同一碟三款的餐前開胃小菜,都以十分整齊的姿態排列在我的面前。餐前小菜材料,主要以蔬菜為主。唯獨是中間那一條,口感很像「越南春卷」的春卷小食,是最讓我感到有點疑惑的地方,因為「古早味台灣餐廳」裡面的餐前春卷小食,春卷餡料飽滿,但是春卷皮的口感就偏向比較韌比較腍。但是我個人比較喜歡春卷皮口感比較香脆的「炸春卷」,如果春卷皮的口感比較韌,那麼製成品實際味道,就跟「米紙卷」沒有太大分別。至於「古早味台灣餐廳」其他兩款餐前小食,小食的味道都是偏向比較酸,口感則偏向比較腍。切片青瓜實際厚度偏薄,所以醃漬的酸味也變得比較明顯,容易透過舌頭和味覺感受得到。至於剩下的「古早味台灣餐廳」餐前小菜裡面的一款,類似炸蒜片的小食,炸蒜片本身的蒜味非常濃厚,我食過幾片後感覺味道很辣,還有強烈的蒜頭味道遺留在口腔裡面。至於「古早味台灣餐廳」裡面的下午茶主角,「古早味牛肉麵」的湯底味道,相對於大部分台灣餐廳都有機會食到的大熱菜式「紅燒牛肉麵」而言,「古早味牛肉麵」湯底的味道偏向比較淡薄。「古早味牛肉麵」的湯底相對「紅燒牛肉麵」,「古早味牛肉麵」湯底實際味道,沒有「紅燒牛肉麵」那麼辣,反而比較多來自蔬菜的鮮甜味。因為「古早味台灣餐廳」,原來也有在「古早味牛肉麵」裡面,加入了一小棵「小棠菜」,「小棠菜」跟「紅蘿蔔」令到「古早味牛肉麵」湯底味道變得比較清甜。至於「古早味台灣餐廳」「古早味牛肉麵」裡面的麵條,麵條原來是寛身的寛條麵,寛條麵吸收了偏甜的「古早味牛肉麵」湯底之後,麵條的味道也變得比較甜。至於「古早味牛肉麵」麵條裡面的口感,則偏向比較實淨,麵條沒有因為浸泡「古早味牛肉麵」湯底時間太長,而導致麵條自動斷裂跌下來。浸泡過湯底的「古早味牛肉麵」麵條,麵條雖然沒有斷裂,但是麵條質地卻偏偏變得比較皺,開始有收縮緊繃的跡象。結果我食了第一口的麵條,麵條口感立刻變得更硬。至於「古早味牛肉麵」裡面的真正主角,我最初以為會是牛的實際體積,會比較細小。但是牛的實際體積,竟然比我預期來得更巨大。「古早味台灣餐廳」的廚房師傅,也因為牛體積比預期中來得巨大,所以被迫用刀先替牛一刀劏開,讓牛的肉更容易被「古早味台灣餐廳」廚房所煮熟。不過牛的實際口感,反而會因為「古早味台灣餐廳」廚房預早煮熟牛備用,會變得比較韌。而且「古早味台灣餐廳」廚房只為原個牛了一刀,所以牛份量變得比我預計更厚肉,更需要花時間去撕咬和咀嚼。很肯定的是我在享用完「古早味台灣餐廳」的「古早味牛肉麵」和原個球形牛肉之後,整個人都感覺非常之飽足,再沒有胃口食其他食品了。雖然「古早味牛肉麵」的湯底味道不算很辣,但是湯底鹹味和甜味,卻成功彌補了牛肉麵湯底的味道完缺,加上甜味的「黑糖奶茶」和餐前小食,「古早味台灣餐廳」下午茶令我感覺非常飽足,就很滿足地返回西貢了。…查看更多
+ 8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10
分享
檢舉
張貼
評分
4
味道
5
環境
3
服務
4
衛生
4
抵食
推介美食
黑糖奶茶
古早味牛肉麵
$48
用餐日期
2019-01-18
等候時間
15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48 (下午茶)
重拾我的「皇冠」集體回憶
皇冠冰室
2019-04-22
這間位於旺角「豉油街」的茶餐廳「皇冠冰室」,雖然店名跟我在西貢墟裡面曾經是我的集體回憶,但是現在已經結業的茶餐廳「皇冠餐廳」完全沒有關係,但是「皇冠冰室」有一點吸引到我的注意。這就是「皇冠冰室」原來主打,有即場烘焙的麵包食品,包括蛋撻、椰撻、菠蘿包、椰絲奶油包等等的烘焙麵包食品,其他廚房製造的食品,反而沒有這些烘焙麵包食品那麼有吸引力。相對於「皇冠冰室」裡面的新鮮烘焙「菠蘿油」跟「椰絲奶油包」,以前西貢墟的「皇冠餐廳」就完全沒有「菠蘿油」或者「蛋撻」這些玩意了,「皇冠冰室」的「菠蘿油」滿足了我,對「皇冠」跟「菠蘿油」的聯想期盼。相反地,以前西貢的「皇冠餐廳」,就肯定沒有即場烘焙麵包食品這種玩意了。除了「皇冠冰室」之外,旺角主打有烘焙麵包售賣的茶餐廳,印象中好像還有「文華冰廳」跟「鴻運冰廳X店」而已。我未進入「皇冠冰室」,已經看到「皇冠冰室」外面設置了外賣麵包櫃檯,方便食客外賣自取「皇冠冰室」的烘焙麵包食品,就算趕着要坐車上班,路上也不用擔心沒有早餐可以充饑。進入到「皇冠冰室」裡面之後,我發現「皇冠冰室」裡面幾乎坐滿食客,我幸好還遇到有多餘座位剩下,不用擔心有食客會中途搭檯打擾。雖然「皇冠冰室」的餐牌裡面,已經列明了多款不同口味,新鮮烘焙出來的麵包食品。但是「皇冠冰室」看來還急於促銷自己烘焙出來的麵包產品,所以還推出指定的麵包配飲品套餐。套餐包括「皇冠冰室」裡面的烘焙麵包食品「菠蘿油」,然後「菠蘿油」配搭指定的飲品包括「紅豆冰」以及「雜果冰」,「菠蘿油」配搭茶餐廳熱門冰品,套餐價錢只收港幣三十二元。由於我在下午茶時間才來到旺角,上門光顧「皇冠冰室」,所以胃口肯定容納不了一份午餐,我甚至對「皇冠冰室」下午茶裡面的焗意大利粉,跟炒粉麵飯都完全興趣不大。所以我把心一橫,選擇了「皇冠冰室」裡面的指定「菠蘿油」套餐,套餐配冰凍「紅豆冰」一杯,侍應收到我的柯打後,立刻抄下記錄,立刻通知「麵包部」的伙計,「菠蘿油」很快就立刻送到。反而「皇冠冰室」「菠蘿油套餐」裡面的另一位主角,「紅豆冰」實際上製作需要的時間,反而比「菠蘿油」來得比較慢,花了接近五六分鐘,「皇冠冰室」的「紅豆冰」才出現在我的面前。至於「皇冠冰室」套餐裡面的主角「菠蘿油」,「菠蘿油」實際製成品竟然比我事前預計來得更加巨大,而且「菠蘿包」外面看來很新鮮。「皇冠冰室」在巨大的「菠蘿包」之間劏了一條很大的裂縫,然後塞入了一大塊的新鮮牛油,完美的茶餐廳食品「菠蘿油」就此大功告成。「皇冠冰室」的「菠蘿油」在送上檯的一刻,仍然保留着一個非常完整,整齊得體彷彿陳列品的菠蘿包加厚片牛油造型,我看完已經按捺不住,拍照後想儘快吃掉它。我咬下第一口「菠蘿油」之後,發現「皇冠冰室」的「菠蘿油」,菠蘿包跟牛油居然還能沒有出現太大撕裂,或者嚴重程度的破碎,足夠我用手機拍下「菠蘿油」內裡實際的狀況。可想而知「皇冠冰室」裡面的「菠蘿包」,「菠蘿包」的口感是如何的新鮮和香脆,當然,如果「皇冠冰室」「菠蘿包」溫度再多一點新鮮溫暖的熱度就更加好了。而且享用「菠蘿油」這種茶餐廳美食,根本就沒有動用餐具,例如刀叉的必要。享用「菠蘿油」的最佳方法,當然就徒手拿起「菠蘿油」麵包,直接用口嚙就可以了。「菠蘿油」雖然沒有新鮮出爐的溫暖熱度手感,但是卻有香脆的口感,「菠蘿包」表面的皮也不會因為咬下「菠蘿包」的過程而意外鬆脫下來。至於新鮮牛油在「菠蘿包」裡面,兩者加起上來的味道效果,是甜中略帶少許的鹹味。鹹味來自於新鮮的切片牛油裡面,這一點是讓我感到有少許的驚訝。不過,整體味道效果鹹甜夾雜的「皇冠冰室」「菠蘿油」,開拓了我對港式茶餐廳麵包食品又有了新的認識,「菠蘿油」屬於值得我,下次再光顧試食的食品。至於「皇冠冰室」餐牌裡面的傳統冰飲飲品,「紅豆冰」的實際製成品,反而在「菠蘿油」送到之後很久,才製作完成跟送過來我的面前。「皇冠冰室」的「紅豆冰」有一點教我有點始料不及,就是餐廳竟然選用有耳的玻璃杯,去盛載所有的「紅豆冰」飲品跟冰塊。所以「紅豆冰」實際製成品,份量比預計變得更多更抵飲。而且紅豆實際上在「皇冠冰室」裡面的餐杯底層,佔了一個很大的面積,紅豆幾乎擠滿了餐杯裡面,接近一半的面積空間。至於「紅豆冰」裡面選用的冰塊,雖然冰塊不是碎冰,但是冰塊也都被製造了,類似小豆般的體積,冰塊對「紅豆冰」裡面實際的飲品份量構成不了重要影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皇冠冰室」「紅豆冰」裡面的迷你冰塊,仍然不是很值得試咬,冰塊質感仍然很硬,而且沒有味道,這種冰塊不咬也罷。至於「紅豆冰」裡面的花奶甜度,跟濃度也是正常的程度,冰塊融化出來的水份,對「紅豆冰」實際上的甜味,始終沒有很大程度的影響。反而「紅豆冰」裡面的紅豆口感,已經不算硬了。但是我覺得「紅豆冰」裡面的紅豆,還是可以選擇煮得再軟一點,煮得再腍一點「紅豆冰」紅豆口感效果會更理想。不過,既然「皇冠冰室」的水吧師傅,已經選擇了使用體積比較細小的冰塊,填進「皇冠冰室」的有耳透明餐杯裡面,亦成功令到攪拌「紅豆冰」內部,遇上冰塊被撞出來的風險亦相對減少了。至於「菠蘿油」加上牛油之後,「菠蘿油」的味道跟口感,都完全符合了我對「菠蘿包」麵包食品味道與口感的最低要求,「菠蘿油」麵包口感夠脆,牛油味道夠鹹夠甜。而且我在「皇冠冰室」裡面,只食茶餐廳美食「菠蘿油」,加茶餐廳經典飲品「紅豆冰」,最後收費價錢也只需要港幣三十二元而已。三十二元包括了一個含有味道鹹甜牛油的菠蘿包,以及一杯大份量的「紅豆冰」,雖然吃完不會即時有飽肚感覺,但是這一個「菠蘿油下午茶」,已經足夠讓我賺回這三十二元港幣了。…查看更多
+ 8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6
分享
檢舉
張貼
評分
4
味道
5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4
抵食
推介美食
菠蘿油
紅豆冰
用餐日期
2019-01-18
等候時間
5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32 (下午茶)
西環豆品店豆腐花
關興記
2019-04-21
我來到香港島的中西區,看到位於西環「西營盤」「第三街」,售賣以黃豆作為材料製成的副產品,以及其他調味料的豆品店「關興記」,我曾經擔心「關興記」,是否真的有可以即場享用的食品。不過,我看過「關興記」食店的實際店舖真面目之後,發現原來「關興記」真的很像,我在西貢經常都能見到的雜貨店,然後加插售賣豆腐、豆腐花跟豆漿飲品。「關興記」店舖親手製造的板豆腐,以完整一板板的製成品狀態,放置在「關興記」專門用來售賣豆腐的「豆腐板」上面,顧客需要購買的時候,「關興記」店員才會親手切豆腐售賣給客人。至於「關興記」真正以甜味為主,專門售賣給食客的「豆腐花」甜品,分別有大小不同版本製成品,大「豆腐花」賣港幣十五元,小「豆腐花」賣港幣九元。於是我親自掏腰包,向「關興記」的店員伙計,購買了一碗大份量版本的「豆腐花」,「關興記」店員收到我的錢後,立刻動手在載滿豆腐花的木桶內,刮下很多份量的豆腐花。店員再在裝滿很多豆腐花的「關興記」塑膠外賣膠碗裡面,加入了很多份甜味糖漿和黃糖,「關興記」的外賣大碗裝熱「豆腐花」甜品就此大功告成。「關興記」的大碗裝「豆腐花」,拿上手時溫度仍然保持溫暖感覺,「豆腐花」在我放入口之後,「豆腐花」的實際溫度比我預計來得更熱,熱得不能即時吞嚥。大碗裝「豆腐花」裡面的糖漿,和黃糖份量看似不多,但是大碗裝「豆腐花」實際的味道已經很甜,再加糖漿或者黃糖,「豆腐花」的甜味隨時可能變得過火。至於「關興記」大碗裝「豆腐花」,「豆腐花」的實際口感也都非常之滑,「豆腐花」在進入我的口裡面之後,就立刻自動分解融化,甜味亦滲透進入我的味蕾裡面。我再把「關興記」大碗「豆腐花」完全攪勻之後,糖漿跟黃糖在大「豆腐花」裡面的甜味程度,立刻變得勻循,甜味沒有最初食第一口「豆腐花」時那麼濃厚。「關興記」的大碗裝「豆腐花」,除了甜味適可而止,沒有做得太過份之外,豆腐花的口感非常幼滑。以單單港幣十五元,就食到一碗「關興記」很大份量的熱「豆腐花」,已經是賺回價錢成本了。…查看更多
+ 6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5
分享
檢舉
張貼
評分
4
味道
3
環境
4
服務
3
衛生
4
抵食
推介美食
大豆腐花
$15
用餐日期
2019-01-17
用餐途徑
外賣自取
人均消費
$15 (下午茶)
相金先惠台灣牛肉麵
南勢角
2019-04-21
我以前在香港,曾經光顧過很多間台灣牛肉麵食店,食過不少碗台灣牛肉麵,甚至不同款式,不同口味的牛肉麵,包括紅燒、清燉、乾拌的牛肉麵。而且我忽然發現大部分在香港的台灣牛肉麵食店,都會選擇以快餐店模式,先購票後取餐的收費方式,收取食客的賬單費用,我之前也遇過需要先購票的台灣牛肉麵體驗。這間位於將軍澳「新都城」,三期商場樓下的台灣牛肉麵餐廳「南勢角台灣牛肉麵」,在我進入「南勢角台灣牛肉麵」裡面後,才知道原來餐廳也奉行,需要先購票的快餐店收費方式。「南勢角台灣牛肉麵」裡面的侍應,在我進入食店裡面然後坐下之後,才告訴我需要先付款購票,然後方能等候到「南勢角台灣牛肉麵」廚房製作,侍應送過來的「紅燒牛肉麵」食品。另一方面,奉行快餐店先購票後取餐模式的「南勢角台灣牛肉麵」,卻偏偏安排了自助點餐紙和一支顏色筆,食客需要填寫自己想食的食品飲品,不能夠直接向侍應開口點餐。「南勢角台灣牛肉麵」自助點餐紙裡面的食品,安排以「點對點」連線的方式選擇食品。點餐紙左邊的食品主要以台灣牛肉麵食品為主,至於點餐紙右邊的食品,則以台灣夜市的小食為主。結果我選擇了食自己比較喜歡的濃味,點了一碗「南勢角台灣牛肉麵」的主菜「紅燒牛肉麵」,再配一份台灣地道夜市小食「台式烤香腸」。點餐紙的下方是「南勢角台灣牛肉麵」裡面,可以向食客供應的飲品,包括有「珍珠奶茶」在內。「南勢角台灣牛肉麵」所有套餐的價錢,都被食店完全劃一固定了,定了在港幣五十八元正。我劃完「南勢角台灣牛肉麵」的自助點餐紙,選擇套餐加飲品「珍珠奶茶」之後,立刻拿着自助點餐紙前往食店裡面的收銀櫃檯,付款跟索取機印的收據發票,然後回到座位,等候享用「紅燒牛肉麵」。我個人覺得「南勢角台灣牛肉麵」裡面的「紅燒牛肉麵」,「紅燒牛肉麵」的湯底雖然不算很辣,但是紅燒湯底裡面的味道,仍然是有濃厚的紅燒鮮味味道。「南勢角台灣牛肉麵」的「紅燒牛肉麵」製成品,味道之所以不算很辣,估計其中一個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因為「紅燒牛肉麵」湯底裡面,有不少體積頗大,切得十分大件的紅蘿蔔。「南勢角台灣牛肉麵」製造「紅燒牛肉麵」湯底時,或許沒有加入太多辣味材料,但是甜味的新鮮紅蘿蔔,才是令到「南勢角台灣牛肉麵」廚房製造的「紅燒牛肉麵」製成品,實際的味道不會變得太辣的真正原因。除了紅蘿蔔之外,其實我發現「南勢角台灣牛肉麵」裡面的廚房,在製作「紅燒牛肉麵」的時候,原來還加入了類似「馬鈴薯」的蔬菜配料。「紅燒牛肉麵」裡面的「馬鈴薯」,不是以切片方式製作完成,味道雖然仍然是偏甜,但是「馬鈴薯」因為實際製成品比較渾圓,口感也變得比較粉,不容易立刻咀嚼吞嚥消化。至於「南勢角台灣牛肉麵」「紅燒牛肉麵」裡面的牛肉,我試食完「紅燒牛肉麵」後,才知道牛肉原來是切粒的「牛腩」,而不是「牛肋條」。所以「牛腩」在「紅燒牛肉麵」裡面的口感,被「南勢角台灣牛肉麵」裡面的廚房煮得偏向比較實淨多肉,需要食客多加牙力去咀嚼,還需要咀嚼很多次,才能正式吞嚥下去。雖然我以前食港式車仔麵的時候,也很喜歡食牛腩。但是我現在的飲食喜好,在不知不覺間忽然又有了轉變,我現在已經變得比較喜歡食口感更軟更腍的「牛肋」多一點。至於「紅燒牛肉麵」底層的麵條,「南勢角台灣牛肉麵」原來選擇了,以類似「油麵」的幼身質地麵條,浸在紅燒湯底裡面,供食客享用。「油麵」麵條在浸淫過「紅燒牛肉麵」牛肉湯底之後,沒有明顯的辣味遺留在麵條裡面,反而麵條外面,反而沾上了不少來自紅燒湯底的油份,麵條入口的感覺多了一份油膩的感覺。至於「南勢角台灣牛肉麵」套餐附上的飲品「珍珠奶茶」,「珍珠奶茶」入口得到的味道感覺非常之甜,是正宗台灣風味的「珍珠奶茶」,「珍珠奶茶」裡面的紅茶味道反而不是很濃厚。至於「珍珠奶茶」裡面的珍珠,珍珠除了數量正常之外,珍珠的口感都算煮得很軟腍,咀嚼珍珠過程期間,我還不需要花太大的牙力。在我差不多食完「南勢角台灣牛肉麵」裡面的「紅燒牛肉麵」,還有喝完甜味的台灣飲品「珍珠奶茶」之後,「南勢角台灣牛肉麵」侍應在這時候,才正式把小食「香烤台式烤香腸」送過來。看來「南勢角台灣牛肉麵」裡面的「台式烤香腸」未切之前的實際製成品,有不短的長度,所以「南勢角台灣牛肉麵」把香腸切成六份之後,香腸仍然有近乎厚切的份量。另一方面,「南勢角」有為「台式烤香腸」,準備好很漂亮的擺碟安排,鋪了一層切絲椰菜塾底,讓「台式烤香腸」裡面滲出來的油份,不會完全弄髒餐碟。不過,正正就是因為「南勢角台灣牛肉麵」的「台式烤香腸」,「台式烤香腸」在我享用的時候,咬下香腸裡面便有油份滲透出來,證明「台式烤香腸」裡面的豬肉和油份是真材實料。只是「南勢角台灣牛肉麵」套餐附上的「台式烤香腸」實際份量有限,我想食多幾件,感受多一點「台式烤香腸」裡面的燒烤味道,和濃厚甜味也不能。至於「南勢角台灣牛肉麵」的「台式烤香腸」實際的味道,原來也跟傳統的台灣烤香腸一樣,味道非常之甜,包括在烤製的過程期間,從烤香腸身上食到油份。「台式烤香腸」本身使用的材料,一直都是以剁碎的豬肉為主,然後在製作「台式烤香腸」期間,加入一定份量的糖份,令「台式烤香腸」整體的味道,有非常之濃厚的甜味。「台式烤香腸」除了味道非常之甜美之外,原來口感也都非常之彈牙,有讓人食完「台式烤香腸」之後,感覺欲罷不能,想繼續食多幾條「台式烤香腸」的強烈欲望。不過,「南勢角台灣牛肉麵」除了六款台灣粉麵飯之外,就沒有其他菜式可供選擇。幸好我暫時只幫襯試食了一款食品,下次再幫襯「南勢狗台灣牛肉麵」,應該還有其他食品可以繼續選擇。…查看更多
+ 8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4
分享
檢舉
OzawaLeung 講咗24次*台灣牛肉麵! 驚你哋唔記得個名。
2019-06-25
回覆
張貼
評分
4
味道
5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4
抵食
推介美食
紅燒牛肉麵
$58
台式烤香腸
用餐日期
2019-01-16
等候時間
20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58 (下午茶)
難得豪食全牛陣容熱狗
ICONIC H 特色熱狗店
2019-04-20
其實我個人不是一個非常熱衷食「熱狗」的人,因為「熱狗」裡面夾着的「熱狗香腸」,極有可能是一條,由豬肉作為材料製作而成的「法蘭克福腸」,所以我平日很少購買試食「熱狗」。但是位於紅磡黃埔「必嘉街」的位置,偏偏又開了一間以創意配搭食材,加上不同口味的醬料,製作成不同創意熱狗,作為招牌食品的熱狗店,店名叫做「I CONIC」。「I CONIC」裡面所有的餐牌跟價目表裡面,大部分主打售賣的食品,清一色都是「熱狗」,而且裡面有很多熱狗,都是以「法蘭克福腸」做主要餡料。我本來看到「I CONIC」餐牌裡面,本來還有一客材料有點吸引到我注意力的熱狗食品,名稱叫做「和牛漢堡狗」,顧名思義即是熱狗另外配搭了,以和牛製作而成的漢堡扒。既然「I CONIC」「和牛漢堡狗」有了和牛作為漢堡扒材料,就算明知「和牛漢堡狗」實際價錢一點也不便宜,連餐上足足需要賣港幣一百零三元,我最後還是決定了選擇食「和牛漢堡狗」。不過後來我向「I CONIC」侍應點餐的時候,忽然問侍應一個問題,問題就是我的「和牛漢堡狗」裡面的「法蘭克福腸」,可否轉換變做「和牛腸」,我跟「I CONIC」侍應說,我可以另外加錢轉「牛仔腸」的。結果在大約二十分鐘過後,「I CONIC」廚房終於製作完成,我點的熱狗食品「和牛漢堡腸」實際製成品,牛仔腸表面不像牛肉香腸,裡面的口感其實不是鮮明,也沒有明顯的和牛牛肉味道。最重要的是,「和牛漢堡腸」裡面的實際和牛味道,都因為「I CONIC」廚房。為「和牛漢堡狗」裡面,加入了「I CONIC」廚房親自調製的「芝士汁」,「芝士汁」裡面的芝士甜味,都已經把牛仔腸裡面的牛味完全掩蓋了。「I CONIC」廚房裡面的店員,看似不計成本地,把「芝士汁」大量淋到「和牛漢堡扒」,以及「牛仔腸」,兩者的實際牛肉味道,都已經被味道又甜又濃厚的「芝士汁」所完全掩蓋。雖然「I CONIC」「和牛漢堡狗」整體上的肉食份量,某程度上是勉強對得住,港幣八十八元的原價價值。至於「和牛漢堡狗」的實際性價比,我覺得「和牛漢堡狗」價錢偏貴,但是味道很甜和有很多肉食。至於跟隨「和牛漢堡狗」一起的「I CONIC」「套餐」,「套餐」包括了一份「炸薯條」,以及一杯食客可以自由選擇的飲品,我選擇了飲罐裝汽水。「ICONIC」雖然安排了,以一個圓桶型的紙兜餐具,去盛載起「I CONIC」廚房所有新鮮炸起的炸薯條,但是卻沒有準備和製造任何醬汁,安排淋到炸薯條之上,最後只附上兩包包裝蕃茄醬了事。「I CONIC」刻意製造一些粗炸薯條出來,但是卻偏偏沒有另外設計一些調味醬汁,結果令到粗炸薯條擱在「I CONIC」的圓形紙碗裡面,粗炸薯條最後還是跟一般炸薯條沒有分別,終究還是被浪費了。即使「I CONIC」的廚房,把粗炸薯條新鮮炸起,令粗炸薯條實際製成品口感變得十分之香脆,而且粗炸薯條入口熱度新鮮滾熱辣,而且薯條還隱約地附有少量香蔥,令薯條實際味道多了一陣香蔥的香味。雖然「I CONIC」套餐裡面的炸薯條屬新鮮炸起的製成品,炸薯條的實際口感也非常香脆,但是始終欠缺了甜味淋醬,為炸薯條額外添加的醬汁滋味。既然「I CONIC」你都已經幾經辛苦,油炸製造出一大碗的新鮮粗炸薯條,還把粗炸薯條擱在一個大紙碗裡面了,為何不索性製造煮一大片濃味的芝士醬汁呢?我敢寫包單保證,加上了濃味芝士醬汁的「I CONIC」「炸薯條」,肯定會比不加芝士醬汁,只靠兩包包裝蕃茄醬最後出色。「I CONIC」到最後附送了一支塑膠餐叉給我,好像我可以在不用手的情況下,只靠餐叉可以食炸薯條,過程會變得更輕鬆更乾淨衛生。說回「I CONIC」的「和牛漢堡狗」熱狗食品,「I CONIC」製造出一個設計十分美觀,顏色頗為鮮艷,長方形的包裝紙盒,紙盒的外觀程度已經賺到正面評價。至於「和牛漢堡狗」裡面的實際味道,算是符合了我對「和牛漢堡狗」裡面的和牛,和牛濃厚牛肉味道的最低要求,和牛的實際口感一點都不韌。「和牛漢堡狗」裡面的「和牛漢堡扒」,「和牛漢堡扒」和牛味道本來是有,可惜芝士味道太濃太甜了,導致和牛裡面的牛肉原味,被芝士汁的甜味所掩蓋,是稍為有點美中不足的缺點。另一方面,「I CONIC」把兩小塊和牛牛肉漢堡扒,以層層疊的方式堆砌在「和牛漢堡狗」的熱狗腸之上,導致「和牛漢堡狗」實際製成品,和牛漢堡扒處境危如累卵,要我率先食完和牛漢堡扒才能解決問題。結果我實際上,真正用手捧起「和牛漢堡狗」,要「和牛漢堡狗」可以在空整無缺的情況下放入我的口中,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我最後還是放棄「原件食」,食完和牛漢堡扒再算。至於「和牛漢堡狗」裡面的芝士,我發現「I CONIC」廚房裡面負責製造「和牛漢堡狗」的店員,店員的心思看來也頗為細緻,芝士沒有只停留在熱狗表面,芝士最後也完全滲透到熱狗的內部。加上「I CONIC」廚房為「和牛漢堡狗」預備了一個,質地十分之軟熟的熱狗麵包。所以「和牛漢堡狗」熱狗麵包實際的口感,都變得很軟很腍,熱狗麵包放入口咀嚼難度降低了不少。只可惜薯條沒有醬汁,導致「I CONIC」熱狗套餐價錢變得比較昂貴,一百一十多元的套餐價錢的實際性價比只是一般而已。雖然「I CONIC」的「和牛漢堡狗」,熱狗的和牛口感很腍,而且和牛裡面的油脂很豐盈,但是享用「和牛漢堡狗」時,被迫先把和牛漢堡扒分開另外先食。由於「I CONIC」製作「和牛漢堡狗」時,選擇和牛擱在熱狗上方的頂層位置,迫使我只能把和牛漢堡扒,與麵包分開享用,間接破壞了「和牛漢堡狗」原本的和牛,和牛油脂香味在熱狗內產生的油脂和味覺刺激效果。我在享用完「I CONIC」的「和牛漢堡狗」,跟炸薯條和汽水的套餐,發現套餐所有的味道精華,最後都只能在「和牛漢堡狗」裡面找得到,反而炸薯條則因為欠缺芝士汁,味道因此打了折扣。最後評價「I CONIC」的店舖選址,和店舖裝修格局。「I CONIC」雖然選在紅磡黃埔區內營業,但是「I CONIC」實際上距離「黃埔」港鐵站有一段距離,我在黃埔也需要找尋很久才找到。至於「I CONIC」店舖內部環境,廚房選擇以無遮掩全開放廚房方式運作,廚房環境一覽無遺。但是「I CONIC」跟我的距離變得十分接近,我最後還是有點膽怯,不能拍下「I CONIC」與廚房的實際面貌有關的照片。…查看更多
+ 8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4
分享
檢舉
張貼
評分
4
味道
3
環境
3
服務
4
衛生
3
抵食
推介美食
和牛漢堡狗
$103
用餐日期
2019-01-15
等候時間
25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118 (下午茶)
份量偏多價錢又不貴
金鶴拉麵 (閩街)
2019-04-20
雖然現在香港已經出現了不少,有推出雞白湯湯底,加自製雞叉燒,甚至會為雞白湯湯底製造泡沫效果,加上流心半熟蛋而成的「雞白湯拉麵」,但是位於佐敦的日本拉麵餐廳「金鶴拉麵」「雞白湯拉麵」有多了一樣東西。那東西正正就是以油炸方式製作而成的「炸牛蒡」,「炸牛蒡」實際製成品,被「金鶴拉麵」的廚房裡面的師傅,在「雞白湯拉麵」製成完成的一刻,堆砌鋪了在「雞白湯拉麵」的湯面頭上。由於「金鶴拉麵」的「雞白湯拉麵」表面上,有一大撮十分顯眼,引人注目的炸牛蒡,「金鶴拉麵」的「雞白湯拉麵」讓我第一時間想起,炸牛蒡也是我平日享用「雞白湯拉麵」裡面最愛的配料之一。「金鶴拉麵」在九龍佐敦區裡面,店舖位置身處於內街不起眼的位置,食店的對面沒有商業樓宇,只有一個小型的球場而已,我可以從「佐敦」港鐵站直接走出來,避開大街繁忙的車輛噪音,直接找到「金鶴拉麵」。一進入到「金鶴拉麵」裡面之後,看完「金鶴拉麵」的餐牌後,還要在兩款雞白湯,拉麵跟沾麵食品裡面二選其一,我最後選擇了「雞白湯拉麵」。除了「雞白湯拉麵」之外,我另外再揀選「金鶴拉麵」裡面的小食,我選擇食「金鶴拉麵」的炸雞塊小食「日式唐揚炸雞」。「日式唐揚炸雞」價錢頗為便宜,只賣港幣三十三元而已。所以即使把我在「金鶴拉麵」裡面揀選的兩款食品,包括一碗「雞白湯拉麵」加上炸雞小食「日式唐揚炸雞」,兩者連同餐廳加一服務費之後,港幣一百四十四元的價錢還未算十分昂貴。「金鶴拉麵」的招牌菜拉麵食品,「雞白湯拉麵」比起其他日本拉麵餐廳廚房製造的「雞白湯拉麵」,「金鶴拉麵」的「雞白湯拉麵」雞肉配料明顯比較多而已。另一方面,「金鶴拉麵」廚房只為「雞白湯拉麵」預備了半隻「半熟蛋」而已。由於「雞白湯拉麵」裡面只有半隻半熟蛋,所以不用期望半熟蛋會有蛋黃流心效果了,蛋黃不熟透就已經是萬幸。由於「金鶴拉麵」的「雞白湯拉麵」,拉麵裡面的麵條份量頗多,導致麵條吸收雞白湯湯底速度,比預期快了很多,實際可以飲到的湯底份量減少了。由於「金鶴拉麵」「雞白湯拉麵」的湯底流失速度,比我預期來得較快,所以我還需要趁早試飲一啖,感受「雞白湯拉麵」雞白湯湯底的真實味道。由於「金鶴拉麵」「雞白湯拉麵」湯底實際剩下不多,所以「雞白湯拉麵」的雞白湯味道,亦變得比較多了一層鹹味,鹹味把雞白湯湯底裡面的甜味都稍為掩蓋住。至於「雞白湯拉麵」表面的雞肉,仍然比較像我在港島區食過的「雞白湯拉麵」一樣,都是一塊塊從雞肉身上,逐塊逐塊切下來的切片雞肉,而不是「雞叉燒」。「金鶴拉麵」「雞白湯拉麵」裡面的雞肉份量不算少,而且雞肉口感偏向比較嫩口和薄,但是我偏向比較喜歡,由雞肉捲曲而成,口感比淨雞肉豐厚的「雞叉燒」多一點。至於「金鶴拉麵」「雞白湯拉麵」麵條,半熟蛋跟雞肉以外的食材,就主要以蔬菜類的「炸牛蒡」,跟類似「椰菜」的新鮮蔬菜為主。「炸牛蒡」一如食品本身的名稱,被「金鶴拉麵」廚房炸成彎彎曲曲,捲曲互相糾纏在一起。淨食「金鶴拉麵」的牛蒡,牛蒡除了口感鬆脆之外,味道亦偏向比較苦,還是比較適合配甜味雞白湯一起食。由於「金鶴拉麵」「雞白湯拉麵」裡面有很多蔬菜作為伴麵配菜,所以「雞白湯拉麵」整體上的營養指標,指標偏向比較健康和少油份,雞白湯湯底除了味道甜之外,雞白湯本身實際的油份不多。就連伴着「雞白湯拉麵」一起上檯的「炸牛蒡」,本身經過油炸工序過後的牛蒡,在難免地會有油份,但是炸牛蒡本身的油,最終沒有令到「雞白湯拉麵」湯底最後味道會有油膩的負擔感覺。至於「金鶴拉麵」另一道炸類小食配菜,價錢港幣三十三元的「日式唐揚炸雞」,實際份量也對應了價錢,「日式唐揚炸雞」炸雞實際數量,僅止於三件左右而已。「日式唐揚炸雞」看似炸層頗厚,但是炸雞實際上的口感,始終還是偏向肉比皮厚,「日式唐揚炸雞」炸雞肉口感,仍然能夠擁有一貫中等偏嫩感覺。另一方面,我發現「金鶴拉麵」現場,原來也沒有專門為「日式唐揚炸雞」,提供任何例如沙律醬,或者其實甜味的調味醬料。「日式唐揚炸雞」的實際味道,偏向有少許的鹹味點綴,所以我反而有點覺得,「金鶴拉麵」的「日式唐揚炸雞」,味道反而有點像肉質比較大件版本的「鹽酥雞」。我在「金鶴拉麵」座位附近不斷找來找去,甚至詢問過「金鶴拉麵」本身的侍應,結果還是還不到與「日式唐揚炸雞」相呼應,味道比較配合的調味醬汁。由於「金鶴拉麵」本身的「唐揚炸雞」,炸雞肉質偏向比幼身,雖然失去了本來食無骨炸雞應該有的飽滿肉質口感,但是卻換來了不需調味醬料,也有鹹味調劑味覺的好處。而且「金鶴拉麵」「日式唐揚炸雞」本身,其中原來也有幾粒肉質偏向豐厚飽滿,可以食到啖啖無骨兼具肉中等的雞肉,而且無骨炸雞本身已經有,來自鹽份的鹹味,再調味其實還是多此一舉。由於「金鶴拉麵」裡面的小食,「日式唐揚炸雞」本身的價錢不昂貴,對應實際製成品大約三件左右的份量,我覺得「金鶴拉麵」「日式唐揚炸雞」味道口感不差,但是還未算是最好,只是最便宜抵食而已。至於「金鶴拉麵」裡面的侍應服務態度,以及食品從廚房端出來,直到食品上檯實際所需要的時間,我覺得「金鶴拉麵」二十多分鐘,其實都還可以接受。有關「金鶴拉麵」店舖選址,唯一挑剔的地方不在於「金鶴拉麵」店舖位處於佐敦內街「閩街」,稍嫌選址比較有點隱蔽而已,我找了一會兒才能找到「金鶴拉麵」鋪位所在。「金鶴拉麵」整體的價錢其實還未算最昂貴,只是選址去到「佐敦」的內街「閩街」位置,內街鋪位隱蔽得叫我搜尋過程也變得艱難。「金鶴拉麵」食品沒有明顯問題,問題在於食店的選址而已。…查看更多
+ 8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8
分享
檢舉
張貼
評分
4
味道
3
環境
4
服務
3
衛生
4
抵食
推介美食
雞白湯拉麵
$98
日式唐揚炸雞
$33
唐揚炸赤雞
用餐日期
2019-01-13
等候時間
22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144 (晚餐)
沒有「有錢佬」後的「蛋丸之地」
蛋丸之地
2019-04-19
我本來其實是想光顧,位於「筲箕灣東大街」街尾位置,主打花膠撈麵食品的港式撈麵食品「撈喜」(現在已經結業)。可惜我當時站在「撈喜」似開非開,似休非休的餐廳店門,直至晚上六點仍然未有開門營業的意思。我終於忍受不了「撈喜」愛理不理,不趕緊做生意的食店態度,最後還是放棄繼續等候「撈喜」,轉試「筲箕灣東大街」裡面的其他食店,食少少東西就坐港鐵返回將軍澳去了。結果我選擇「筲箕灣東大街」,以前「有錢佬靚粥」舖位的新主人,新食店的名稱叫做「蛋丸之地」。話說我之前光顧過「有錢佬靚粥」,但是「有錢佬靚粥」最後跟「撈喜」一樣結業關門收場。「有錢佬靚粥」結業關門之後,舖位後來就變成了賣港式街頭魚蛋小食的小食店「蛋丸之地」。「蛋丸之地」這版本的店名,其實頗為可圈可點,因為舖位不大,的而且確是只能當小食店飲品店的「彈丸之地」。而且「彈丸之地」主打港式魚蛋小食,亦符合了新店店名的設計原意,所以「彈丸之地」單是在店名構思這一步步驟上,已經成功創造到一清楚易明的街頭小食店出來。但是,如果在「筲箕灣東大街」「蛋丸之地」裡面只買一串咖喱魚蛋小食,就當自己光顧過「彈丸之地」的話,實際很難寫到一篇像樣兼足夠字數的食評。最後我在「蛋丸之地」購買一份魚蛋撈麵套餐(哈哈,我食不到「撈喜」的「花膠撈麵」,卻偏偏食到一碗平價的「魚蛋撈麵」),包括一碗魚蛋加魚肉燒賣,加食店聲稱秘製醬料的「撈麵套餐」。「蛋丸之地」一份簡單的「撈麵套餐」,售價只需要港幣二十二元正,唯一美中不足的只是飲品沒有太多選擇,只能夠選擇紙包檸檬茶或者「維他奶」。結果我有點無奈,只能選擇一杯沒有任何提神成份,純粹紙包飲品的「維他奶」。「蛋丸之地」在店舖旁邊放置了一張膠製摺檯,膠製摺檯成為了我食「撈麵套餐」唯一餐檯。「蛋丸之地」的撈麵,跟坊間其他撈麵小店有個最大的分別,就是「蛋丸之地」選擇了使用一些疑似啫喱,味道有點像醬油又像雞油的半固體調味醬。那些「撈麵套餐」撈麵表面,那些疑似啫喱的調味醬汁,跟醬汁裡面的甜鹹味,成為了我在「蛋丸之地」「撈麵套餐」裡面食到的實際味道。由於「蛋丸之地」裡面的魚蛋,魚蛋感覺有點像已經預先煮好備用,所以「蛋丸之地」魚蛋實際入口之後,魚蛋表面的溫度比預期來得冰冷,魚蛋實際彈牙程度感覺尚可。由於「蛋丸之地」「撈麵套餐」表面,已經堆放了很滿很擠迫的魚蛋跟魚肉燒賣,結果底層的麵條跟撈麵醬料,在「蛋丸之地」裡面反而不易看到,撈麵真面目面世的重要一刻。「蛋丸之地」的撈麵,舖在撈麵表面的醬汁互相分開,所以非常需要食客,自動自覺撈勻外賣碗裡面的魚蛋燒賣跟即食麵,甜味「秘製醬汁」才能起到自己的作用。「蛋丸之地」本身的「秘製醬汁」,醬汁質地呈半固體的凝結狀態,但是份量不多的「秘製醬汁」,卻可以令本來平平無奇的即食麵,味道變得甜和容易入口。「撈麵套餐」裡面的即食麵,口感只是一般的程度,感覺只是從平價即食麵,如果不是有甜味和偏稠「秘製醬汁」的話,「蛋丸之地」的即食麵只會是一般級數的即食麵而已。至於「彈丸之地」「撈麵套餐」其餘的配料食品方面,魚肉燒賣的實際味道感覺,只是價錢比較便宜,口感亦只是中等的雪藏魚肉燒賣,魚肉燒賣沒有明顯的味道,「蛋丸之地」只有質地不粗大的魚肉燒賣而已。雖然「彈丸之地」裡面的店員,已經把魚肉燒賣,隔水蒸直到魚肉燒賣本體開始發漲為止。魚肉燒賣的口感,很難說到有飽滿豐滿的感覺,只能說燒賣裡面,確實有魚肉的魚肉彈牙口感而已。至於「撈麵套餐」裡面的魚蛋,情況亦跟魚肉燒賣差不多,魚蛋裡面的口感彈牙程度只是一般程度,很難給人深刻的印象。魚蛋裡面的魚味亦只是不大強烈的魚肉味道,只是一般廠貨出品而已。「蛋丸之地」唯一給我深刻的印象,只有那個啫喱狀態,味道偏向有偏強甜味的半液態啫喱醬汁而已。食完沒有強烈鮮明印象和味道的「撈麵套餐」之後,我儘快回到港鐵站,坐港鐵返回將軍澳好了。…查看更多
+ 8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8
分享
檢舉
張貼
評分
3
味道
3
環境
4
服務
3
衛生
3
抵食
用餐日期
2019-01-14
等候時間
6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22 (下午茶)
香蕉加拖肥變成「咖啡」味……?
Holly Brown
2019-04-17
我本來知道西式甜品店「Holly Brown」,本身也推出類似「梳乎厘班㦸」,這個在香港大熱流行的甜品。結果我嘗試上門光顧「Holly Brown」,位於中環「士丹利街」的分店,結果我還未能試到「梳乎厘班㦸」。因為中環分店的「Holly Brown」,原來是沒有製作和提供與「梳乎厘班㦸」有關的西式甜品,中環分店「Holly Brown」侍應給我的答案,無疑是有點令我失望。中環「Holly Brown」的侍應後來遞上食店的卡片,提醒我在位於九龍荔枝角的「Holly Brown」分店,才有「Holly Brown」廚房自家製的「梳乎厘班㦸」甜品提供。我為免什麼食品、飲品、甜品都沒有正式嚐試過,就要敗興黯然離開中環分店「Holly Brown」,所以我點了一杯中環分店「Holly Brown」廚房製作的奶昔飲品,喝完才坐車離開中環。我在中環分店「Holly Brown」的外賣飲品部位置,購買了一杯名稱叫做「Banoffee Milkshake」,中文直譯版本名稱叫做「香蕉拖肥奶昔」的奶昔飲品。「Banoffee Milkshake」實際製成品,中環分店「Holly Brown」廚房在大概二十分鐘過後製作完成。「Banoffee Milkshake」的英文名稱裡面暗藏玄機,暗示香蕉加上拖肥後的味道,另有一番新的滋味。先說回中環「Holly Brown」製作出來的「香蕉拖肥奶昔」「Banoffee Milkshake」,「Banoffee Milkshake」奶昔入口後的口感比較幼細,奶昔沒有卡在飲管,飲用過程沒有遇上過阻滯。不過「Banoffee Milkshake」真正引人入勝的地方,反而在於「Banoffee Milkshake」裡面的實際味道,因為香蕉加上拖肥後的合成味道,竟然有點像咖啡。或許這是因為拖肥裡面的香味,跟咖啡裡面的香味十分相似吧,所以當本來味道已經很甜的拖肥,在加上甜味的香蕉之後,立刻合體變成了擁有類似咖啡裡面的濃郁香味,但又有濃厚甜味的飲品。一般咖啡豆原材料經過研磨,被研磨成為咖啡粉末,咖啡粉末在未經過奶油調味,未經過甜味修飾之前的原味味道,一般都會偏向比較苦澀。但是「Holly Brown」把香蕉加上拖肥,再加上鮮奶混合攪拌之後,製作出來的「Banoffee Milkshake」,味道卻竟然跟咖啡十分相似,卻沒有咖啡本身的苦澀感覺。「Holly Brown」「Banoffee Milkshake」實際味道很有咖啡感覺,飲完卻偏偏不會有提神作用,奶昔整體味道感覺不算差的。不過我比較期望下次,在荔枝角分店「Holly Brown」試到的「梳乎厘班㦸」實際味道。…查看更多
+ 6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4
分享
檢舉
張貼
評分
4
味道
3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抵食
推介美食
香蕉拖肥奶昔
$58
用餐日期
2019-01-12
等候時間
22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58 (下午茶)
沒有預期那麼差那麼好
吉龍糖黑糖茶飲專賣店
2019-04-16
旺角著名食街「登打士街」,除了車水馬龍,遊人熙來攘往之外,「登打士街」裡面的食店變動,亦都是來來往往,有始有終地不斷開張結業,一雞死一雞鳴,生意再旺的食店在「登打士街」,隨時間都有面臨結業關門的命運。我都已經忘記了台灣手調飲品店「吉龍糖黑糖紅茶專賣店」(下稱「吉龍糖」)的舖位,究竟舖位上手的東主是什麼食店,賣什麼風格的食品或飲品,我只知道上手的業績應該好極有限。如果「吉龍糖」上手食店生意是好得不得了,大概就不會這麽快就結業收場,令到「吉龍糖」在我也不知道的情況下,迅間進入旺角跟「登打士街」,建立多一間台灣外賣手調飲品店。不過,可能因為台灣很多知名手調飲品店,最近都已經進駐旺角,建立在旺角的第一間分店,結果「吉龍糖」在這一片台灣飲品店的熱潮之下,生意也受到影響,店外幾乎沒有食客排隊輪候。從我個人目測所見,「吉龍糖」即使在最多人購買飲品的期間,最多都只有兩三個人排隊而已。「吉龍糖」食客不多,除了因為旺角到處都有飲品店之外,「吉龍糖」的外界評價一般也是重要原因。所以我很快就在「吉龍糖」,購買到第一杯飲品,第一杯購買的「吉龍糖」手調飲品,是坊間大熱流行的黑糖鮮奶飲品,「黑糖珍珠」鮮奶飲品。「吉龍糖」奇就奇在,分別推出「鮮奶」跟「厚奶」兩個版本黑糖飲品。「吉龍糖」在處理「黑糖珍珠」手調飲品這方面,竟然選擇了推出兩個不同鮮奶濃厚版本,純粹北海道鮮奶撞黑糖的「鮮奶」飲品,還有北海道鮮奶撞其他口味鮮奶,撞出濃厚版本鮮奶的「厚奶」飲品。「吉龍糖」除了推出了「黑糖珍珠鮮奶」,以及「黑糖珍珠厚奶」飲品之外,竟然還推出了價錢比較便宜,沒有包含珍珠在內的純「黑糖鮮奶」飲品。而且「黑糖鮮奶」的售價,竟然比「黑糖珍珠鮮奶」和「黑糖珍珠厚奶」便宜了三元港幣,所以我首先在「吉龍糖」收銀櫃檯面前,付款購買了一杯價錢比較便宜「黑糖珍珠厚奶」。「吉龍糖」的「黑糖珍珠厚奶」,跟很多台灣飲品店裡面製造的台灣手調黑糖珍珠撞奶飲品一樣,都是無法要求調校改變飲品裡面的冰塊,以及飲品裡面的甜度,設定都已經被固定鎖死了。所以很多手調的台灣黑糖珍珠撞奶飲品,飲品裡面的冰塊,往往都會有大量的冰塊,冰塊多得幾乎要食客花上三十塊港幣購買一杯黑糖珍珠撞奶飲品,到最後真正喝到的黑糖鮮奶卻是少之又少。例如我的「吉龍糖」「黑糖珍珠厚奶」飲品都一樣,裡面也有很多質感還是冰凍狀態的冰塊,直到我喝完「黑糖珍珠厚奶」為止,冰塊還未完全融化。至於「吉龍糖」「黑糖珍珠厚奶」裡面的鮮奶味道,我覺得鮮奶奶味都還可以接受,只是飲品裡面的冰塊數量實在太多了,多得叫人無法享用飲品,無法清楚了解「黑糖珍珠厚奶」實際飲品真正甜味。加入「吉龍糖」廚房店員為「黑糖珍珠厚奶」實際飲品,加入了很多的黑糖糖漿,所以黑糖糖漿的濃厚甜味,令到「黑糖珍珠厚奶」最後喝到的黑糖甜味,甜得有點過猶不及,甚至蓋過了北海道牛乳的奶甜味。至於「黑糖珍珠厚奶」裡面的北海道牛乳甜味,亦因為「吉龍糖」廚房店員加入了太多黑糖糖漿,導致飲品底層的黑糖糖漿甜味,完全凌駕了北海道牛乳本身甜味,我幾乎喝不出厚奶裡面的牛奶甜味。至於「黑糖珍珠厚奶」裡面的珍珠,亦稍嫌黑糖珍珠體積偏小和口感偏硬,黑糖珍珠的數量也不算很多,所以我喝多幾啖「黑糖珍珠厚奶」,已經幾乎把所有珍珠都吮光了。歸根究底,「吉龍糖」「黑糖珍珠厚奶」的黑糖糖漿,跟北海道牛乳本身都沒有太大的問題,真正問題可能是在黑糖糖漿,跟北海道牛乳的調校上出了問題,導致飲品實際味道變得太甜。我直到快要飲完「吉龍糖」「黑糖珍珠厚奶」的一刻為止,「黑糖珍珠厚奶」杯底仍然有很多冰塊剩下,黑糖珍珠的數量卻已經所餘無幾了。至於我在試飲完「吉龍糖」的「黑糖珍珠厚奶」之後,再付款購買的另一款飲品「黑糖烏龍拿鐵」,飲品的價錢本來只需要港幣二十四元正,但是「吉龍糖」容許另外加四元追加珍珠。所以我的「黑糖烏龍拿鐵」加珍珠飲品,實際上的價錢只需要港幣二十八元而已。雖然「黑糖烏龍拿鐵」裡面的北海道牛乳味道,沒有其他飲品那麼濃郁,但是卻換來黑糖甜味調校也沒那麼過份。而且烏龍茶本身味道,已經有一股比較清涼的感覺,所以即使「吉龍糖」沒有為「黑糖烏龍拿鐵」飲品加入太多的北海道牛乳,「黑糖烏龍拿鐵」飲品仍然能夠擁有一股來自烏龍茶的清新甜味。至於「吉龍糖」廚房,為所有黑糖飲品表面的花紋圖案的拉花,都比我購買前預計來得比較馬虎,「吉龍糖」廚房店員只是酙了大量黑糖糖漿,而沒有刻意使用技巧控制黑糖糖漿流量,導致黑糖花紋效果比較雜亂。而且「吉龍糖」廚房店員在製作「黑糖珍珠鮮奶」的時候,落黑糖糖漿太過重手,導致「黑糖珍珠厚奶」的實際黑糖甜味變得太強,壓制了北海道牛乳裡面的甜味。相反地「黑糖烏龍拿鐵」黑糖糖漿甜味就不一樣了,「吉龍糖」廚房店員為「黑糖烏龍拿鐵」倒的黑糖糖漿,比「黑糖珍珠鮮奶」的少了很多。結果「黑糖烏龍拿鐵」裡面的黑糖糖漿甜味,沒有「黑糖珍珠厚奶」飲品那麼強烈。「黑糖烏龍拿鐵」的黑糖甜味加上烏龍茶本身的甜味,令到飲品實際味道,變得比較容易令我接受。而且「黑糖烏龍拿鐵」在我完全攪拌之後,飲品裡面的甜味味道,也變得比較平均和一致。當然,如果飲用之前,可以直接飲一啖「黑糖烏龍拿鐵」,飲到的甜味可能會更好。雖然我不敢貿貿然,回應大部分批評「吉龍糖」黑糖珍珠撞奶飲品的食客意見,事實上「黑糖珍珠厚奶」裡面的黑糖甜味,的而且確是造得有少許過火。反而「黑糖珍珠拿鐵」裡面的黑糖糖漿,「吉龍糖」為「黑糖珍珠拿鐵」注入的糖漿份量,的確是比價錢較貴的「黑糖珍珠厚奶」稍為少一點。「吉龍糖」「黑糖珍珠厚奶」飲品在「一分錢一分貨」,價錢稍貴的飲品要用較多黑糖糖漿的立場下,黑糖糖漿的甜味濃度竟然變得比「黑糖烏龍拿鐵」更重手,「黑糖烏龍拿鐵」的甜味反而比較自然得多了。「吉龍糖」既然身處於,大量知名台灣手調黑糖鮮奶飲品店都紛紛進駐的大型「戰場」「旺角」,「吉龍糖」在處理「黑糖珍珠厚奶」飲品的黑糖糖漿與牛乳比例偏重,以及著重糖漿拉花效果,有矯枉過正之嫌。不過,如果下次我再光顧「吉龍糖」,我就寧願購買和試飲「吉龍糖」的「黑糖烏龍拿鐵」飲品好過。起碼「黑糖烏龍拿鐵」還有烏龍茶的清新甜味,黑糖糖漿在「黑糖烏龍拿鐵」裡面的甜度也沒有「黑糖珍珠厚奶」那麼厲害。所以我覺得「吉龍糖」飲品又未至於很差,只是「吉龍糖」廚房在製作「黑糖珍珠鮮奶」,投放黑糖糖漿時的手勢,有需要調整修正的空間而已。…查看更多
+ 8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7
分享
檢舉
張貼
評分
3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4
衛生
3
抵食
推介美食
黑糖烏龍拿鐵
$28
用餐日期
2019-01-11
等候時間
30 分鐘 (外賣自取)
人均消費
$58 (下午茶)
59
城市
1,392,861
餐廳
9,393,896
會員
5,335,024
食評
40,493,531
相片
85,119,492
收藏
OpenRice
OpenRice Biz
餐廳管理系統
推廣宣傳
訂座
餐飲券
遙距排隊
堂食點餐
外賣自取
招聘平台
聚合支付
飲食
  • 新餐廳
  • 排行榜
  • 餐飲券
  • 優惠券
  • 飲食誌
  • 開飯頭條
  • 食譜
  • 提供餐廳資料
特集
  • 自助餐
  • 火鍋
  • 包場Party
食評
  • 寫食評
食家
  • 我的OpenRice
  • 晉級階梯
  • 會員登記
其他地區
  • 开饭喇 大湾区
  • 開飯喇 澳門
  • 開飯喇 台灣
  • 開飯喇 日本
  • OpenRice Thailand
  • OpenRice Singapore
  • OpenRice Philippines
更多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FAQ
  • 私隱政策
  • 條款和細則
  • 版權政策
  • 商家服務條款
  • 就業機會
OpenRice《開飯喇!》為香港最受歡迎飲食資訊媒體並已覆蓋多個亞洲地區,提供最新最全面的餐廳資料、食評及評分。配合網上訂座、餐飲券、外賣自取及OpenRice Pay埋單等多元化餐飲服務,讓你輕鬆搜尋及享用地道美食及最佳餐廳!
© 2025 Openrice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如您發現含有侵犯版權、商標、商業內容或其他不當的內容,請按此向我們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