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10-15
456 瀏覽
兩個多三個星期過去, 回顧一下遠行前的一餐。因為自己習慣每逢出行超過七日的一次, 出發前總是抓著機會去吃些港式東西。這裡, 不單是普通的一間咖哩碟頭碟餐館, 更是九龍區港印式咖哩的老牌代表。亞龍這個名字, 很多知情老饗應該不覺陌生。不過門口外面兩家餐廳, 一間“亞龍”; 另一家“阿龍”, 先不論兩家店的淵源與來由, 只是用電話跟朋友講在哪家已經要花不少唇舌, 真是有互相倒米的感覺。 入到店中, 二話不說來個咖哩牛腩飯, 餐廳有大中小辣給你選擇。咖哩底是先做好, 辣度是後期調配, 操作靈活。牛腩一般不過提供腩邊位置, 如需牛腩近薑邊位置是需要另外加錢的。當然吃的並不只是那塊脆香的邊皮, 而是連近邊的肉也有不可質感, 不過這個豐儉由人吧。咖哩是採用類近西亞印巴式方法配方, 重點在於大量煮過及切成細塊的洋蔥, 經過慢水精煮, 洋蔥變得甜美而軟稔, 咖哩粉與之配合, 感覺十分好。至於辣味方面, 餐廳選擇以後加的方式將辣油再加進同煮一段時間, 令兩者再混合起來。咖哩入口充滿香濃的香料味道, 同樣洋蔥的甜味亦為咖哩做出適當的平衡與提升口中的質感。而我選擇的是中辣, 入口辣度不算太強, 但是辣味與咖
入到店中, 二話不說來個咖哩牛腩飯, 餐廳有大中小辣給你選擇。咖哩底是先做好, 辣度是後期調配, 操作靈活。牛腩一般不過提供腩邊位置, 如需牛腩近薑邊位置是需要另外加錢的。當然吃的並不只是那塊脆香的邊皮, 而是連近邊的肉也有不可質感, 不過這個豐儉由人吧。
整體來說, 這家老字號的咖哩店, 水汁可說依然的可靠。其中洋蔥的煮法與用料, 的確沒有馬虎。然而味道上未必真的能講上完全是正宗的什麼什麼流派的咖哩, 但是卻感覺加入了地道的香港元素, 感覺親切而更有代入感, 吃咖哩時, 還是會說起它吧!!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