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11-29
到江戶前食壽司當午餐的計劃被門外人龍打亂,唯有移步往路德圍搵食。由港式車仔麵變種的雲南米線食到厭,見「麵棧」店內環境可接受,一於試試。點了碗「麻辣雞塊麵」。稍等三兩分鐘,阿姐端上一碗清湯麵和一飯碗份量的雞塊。山東麵條粗幼適中,還以為會配上深色麻辣湯底,竟然是清湯,意料之外。雞塊顏色、外觀和初嚐的味道,根本就是咖喱雞,而且也不能說得上辣。心裡正在嫌這個「麻辣雞塊麵」名不符實,便加了點辣椒油進湯麵裡。又一意料之外,這店的辣油原來不是蓋的,只下一點點就已有豐厚辣度。翻翻那些雞塊,竟然全是無骨雞肉,並無用薯仔之類充撐場面裝大堆頭...我的意思是,一個飯碗的份量全都是肉,真材實料,配上湯麵才賣廿六元,也太扺食了吧。兩三啖下肚,「麻辣」的味道終於吃得出來,而且,原來是非常麻、非常辣。這刻當然為剛才嫌它不夠辣而下辣油的無知行為,後悔不已了。有說吃麻辣是會上癮的,這裡的「麻辣雞塊麵」,我真的一試就上癮了。回家上網才知道此小店原來是在openrice有百多個笑臉的好評店。原來,從前一直與美食擦身而過。
由港式車仔麵變種的雲南米線食到厭,見「麵棧」店內環境可接受,一於試試。
點了碗「麻辣雞塊麵」。
稍等三兩分鐘,阿姐端上一碗清湯麵和一飯碗份量的雞塊。
山東麵條粗幼適中,還以為會配上深色麻辣湯底,竟然是清湯,意料之外。
雞塊顏色、外觀和初嚐的味道,根本就是咖喱雞,而且也不能說得上辣。
心裡正在嫌這個「麻辣雞塊麵」名不符實,便加了點辣椒油進湯麵裡。
又一意料之外,這店的辣油原來不是蓋的,只下一點點就已有豐厚辣度。
翻翻那些雞塊,竟然全是無骨雞肉,並無用薯仔之類充撐場面裝大堆頭...
我的意思是,一個飯碗的份量全都是肉,真材實料,
配上湯麵才賣廿六元,也太扺食了吧。
兩三啖下肚,「麻辣」的味道終於吃得出來,
而且,原來是非常麻、非常辣。
這刻當然為剛才嫌它不夠辣而下辣油的無知行為,後悔不已了。
有說吃麻辣是會上癮的,這裡的「麻辣雞塊麵」,我真的一試就上癮了。
回家上網才知道此小店原來是在openrice有百多個笑臉的好評店。
原來,從前一直與美食擦身而過。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