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12-20
4 瀏覽
台式街頭代表之一 - 麵線,在香港仍是方興未艾,繼早前的新阿宗麵線,同阿土麵線之後,今次輪到"阿升麵線"來分一杯羹,進駐在太子弼街.可能是新開不久之關係,就算在晚上黃金時間,也沒有阿土麵線的多人.在櫃檯前有個樣貌娟好的女子,應該是該麵線店之主理人.見她一邊指點下屬,一邊招呼客人.麵線有分大同小,小試牛刀來一碗小.台灣麵線沒有大多花樣,同我們的本土意識下的碗仔翅,有點點雷同.因為如果你覺得碗仔翅略嫌單調,可加些魚肉,豬油渣,那如果吃麵線覺得寡,亦可加錢,加蟹肉,貝柱,蜆肉,蠔仔等等配料.我不要求多花臣,只求原味,當店員奉上麵線時,只下了一點點蒜茸,莧茜同烏醋作吊一吊味.台式麵線的口感遍杰,阿升也不例外,可以說是恰如其份,第一口感到一陣很濃的木魚味道,味道不算很鹹,大腸幾好咬口,沒有異味.加些莧茜,烏醋之後,麵線即刻香起來.又是同吃碗仔翅一樣,加了麻油,醋之後,味道也因而不一樣.同一個道理.想起,兩者又有幾多共同點.台灣人吃麵線,我們就吃碗仔翅,現今台灣麵線逐一登陸,屬於我們的車品品,又幾時來個反攻,替我們香港人爭光?
可能是新開不久之關係,就算在晚上黃金時間,也沒有阿土麵線的多人.在櫃檯前有個樣貌娟好的女子,應該是該麵線店之主理人.見她一邊指點下屬,一邊招呼客人.
麵線有分大同小,小試牛刀來一碗小.台灣麵線沒有大多花樣,同我們的本土意識下的碗仔翅,有點點雷同.因為如果你覺得碗仔翅略嫌單調,可加些魚肉,豬油渣,那如果吃麵線覺得寡,亦可加錢,加蟹肉,貝柱,蜆肉,蠔仔等等配料.我不要求多花臣,只求原味,當店員奉上麵線時,只下了一點點蒜茸,莧茜同烏醋作吊一吊味.
台式麵線的口感遍杰,阿升也不例外,可以說是恰如其份,第一口感到一陣很濃的木魚味道,味道不算很鹹,大腸幾好咬口,沒有異味.加些莧茜,烏醋之後,麵線即刻香起來.又是同吃碗仔翅一樣,加了麻油,醋之後,味道也因而不一樣.同一個道理.
想起,兩者又有幾多共同點.台灣人吃麵線,我們就吃碗仔翅,現今台灣麵線逐一登陸,屬於我們的車品品,又幾時來個反攻,替我們香港人爭光?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