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12-06
121 瀏覽
年尾工作相當繁忙,外出用餐機會減少,更沒有時間在openrice打食評。捱過了最忙碌的11月,希望多點時間蒲頭,回歸這裡寫自己喜歡的食評。因為下月將會外遊的關係,最近四處搜購禦寒衣物,這天就來到旺角。shopping前先來個簡單的午飯,走到大食瀛,選了評價麻麻的大阪王將,看看是否真的會中伏。星期六的午飯時間,王將的人流不算太多,只花了5分鐘就獲安排入座。看著門外一列排開的食物模型,加上內裡甚有氣氛的裝潢,又不禁再問,真的那麼差嗎?店子採用日式小店的格調,燈光稍暗,滿座後感覺頗為熱鬧,挺不錯的。我和男友坐在面向廚房的bar枱,可以看見職員煎餃子的過程。如日本的中華料理店一樣,這裡的餃子同樣是整齊排在鐵板上,略煎再加水,製成品是"一餅餅"的。急不及待點餐,發現款式被以前在food court吃的多很多。我還停留在王將只有餃子、天津飯和清淡烏冬的想法。和男友一人點一個set,我的是咖哩吉列豬排天津飯,他的是味增牛油拉麵。兩個餐都配上一客五隻的餃子,相當具份量,我的飯餐還多一碗麵豉湯。順帶一提,這裡有生餃子的外賣,更附送餃子汁,可以買回家自己煎。不過我的焦點卻落在它的外帶紙盒,跟餐牌一樣是紅色
捱過了最忙碌的11月,希望多點時間蒲頭,回歸這裡寫自己喜歡的食評。
因為下月將會外遊的關係,最近四處搜購禦寒衣物,這天就來到旺角。
shopping前先來個簡單的午飯,走到大食瀛,選了評價麻麻的大阪王將,看看是否真的會中伏。
看著門外一列排開的食物模型,加上內裡甚有氣氛的裝潢,又不禁再問,真的那麼差嗎?
店子採用日式小店的格調,燈光稍暗,滿座後感覺頗為熱鬧,挺不錯的。
我和男友坐在面向廚房的bar枱,可以看見職員煎餃子的過程。
如日本的中華料理店一樣,這裡的餃子同樣是整齊排在鐵板上,略煎再加水,製成品是"一餅餅"的。
我還停留在王將只有餃子、天津飯和清淡烏冬的想法。
和男友一人點一個set,我的是咖哩吉列豬排天津飯,他的是味增牛油拉麵。
兩個餐都配上一客五隻的餃子,相當具份量,我的飯餐還多一碗麵豉湯。
順帶一提,這裡有生餃子的外賣,更附送餃子汁,可以買回家自己煎。
不過我的焦點卻落在它的外帶紙盒,跟餐牌一樣是紅色的,很有日式中華料理的感覺。
店子細心的連同七味粉和餃子汁等醬料一同呈上,讓客人可以按自己的口味添加。
除了招牌的餃子汁外,還有辣油和柚子醬汁可以沾餃子吃,款式多多。
天津飯是日本人自創的中華料理,做法大概是在白飯/炒飯的面頭蓋上炒蛋,再淋上超濃稠的茨汁。
這個咖哩變奏版就是將那茨汁加入咖哩,質地則同樣杰身。
咖哩汁的味道與一般日式咖哩無異,都是偏甜口,只有些少辣味,伴上炒蛋和白飯感覺還OK。
而且咖哩汁的份量多得有如"水浸",所以每一口飯都會包滿茨汁,很飽肚。
白飯上的炒蛋,比我想像中來得軟身,不會太老。
中心的部份還保留少許蛋汁,不會像芙蓉蛋飯的蛋煎得實實的。
見牆上的poster 以"ふわふわ"形容這炒蛋,就是軟綿綿、輕飄飄的意思,我想它剛好合格吧。
最後說一下大大塊的吉列豬扒,這裡不是吉列專門店,自己對它沒有特別高的期望。
豬扒的外皮和肉出現少許皮肉分離的情況,而且外皮略嫌油膩了一點,亦不脆口,也就是普普通通。
我喜歡吃餃子的原因有點古怪,主要是因為餃子汁。
本身對微酸的食物很有好感,餃子汁帶醋味,又有醬油味,正合我意。
王將雖然以餃子作為主打,但其實做得相當普通,至少我覺得肉餡部份不夠肉汁,又容易出現肉餡跌出來的情況,溫度也不夠熱,唯一稍佳的就只有脆脆的外皮邊位。
不過基於我愛餃子汁,最終的食味我還是覺得不錯的,但這絕對不可作為參考。
另外,加少許辣油一起吃也很不錯,味道更開胃。至於柚子汁,我就不懂欣賞了,覺得它太油。
同樣道理,這裡不是拉麵店,也不能期望太高。
拉麵用上最基本的來貨梘水麵,幸好梘味不至於太濃。
味增湯底素來不是我杯茶,加上一塊牛油後,質地變得幼滑,而且稍為壓低了味增味,反而覺得不錯。
配料有叉燒、半隻蛋和筍干,一律普通貨色。不過半熟蛋總比烚蛋好,就給它合格。
王將的套餐花款甚多,飯麵甚至啤酒小食餐都有。想不到吃什麼時來這裡就最適合。
可惜瓣數多,卻沒有一瓣精,不能在整頓飯中找到出色的亮點。
連主打的餃子也只是普普通通,沒有特別可取之處。其他食物同樣是一般水準,不難吃,但沒有驚喜。
最可取的就是這裡算抵吃,食量不大的女生甚至可以二人吃一個餐。
我還是對於那外帶生餃子有點興趣,不知我會否被店員煎得更好呢?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