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6-05-19
5 瀏覽
還記得初中時代,經常性在高登一帶流連,除黃金對外一字長蛇陣的熟食小販,有魚蛋魷魚,煎餃子等必吃之選外,尚有一檔由外江佬主理的炒螺車仔檔.一路炒一路喊住好石曼泥.)到今日,依然不明所以.與此同時,今天黃金門外,只見一些網絡商推銷員等你無限任上,和貌不驚人,死纏爛打的保險姐姐,身手比後衛敏捷,左右包抄,要用到"超必"才能脫身,討厭至極.昔日少年踢拖在黃金抄game後,留連門外掃街的好年華,一早離棄我們而去.附近街舖,劉森記,維記係要成人禮後才光顧,由細吃到大的,只得周記油渣麵.當年少不更事,並無深究油渣麵是什麼東西.唯一一個反應,係覺得好好吃.闊別多年偶然去光顧,已經失卻昔日的風味,何出此言?不知道,感覺上已失去.在現今社會眾人要吃得健康,少油等大前題之下.這等頻臨絕種的港式食物,差不多要在博物館見.其實這些也是老香港文化之一呀,為何不去好好珍惜呢?健康與否都係睇個人,凡係一個人吃什麼也要左度右度,吃少少肥膩就疑神疑鬼的話,這個人一定比吃得的人來得更不健康,心病比身體出現毛病,分分鐘來得更可怕.既然買少見少,當一旦遇上,便毫不猶疑地前往,食友之間一致對只做晚市,大角咀英記油渣麵推崇備致.日
附近街舖,劉森記,維記係要成人禮後才光顧,由細吃到大的,只得周記油渣麵.當年少不更事,並無深究油渣麵是什麼東西.唯一一個反應,係覺得好好吃.闊別多年偶然去光顧,已經失卻昔日的風味,何出此言?不知道,感覺上已失去.
在現今社會眾人要吃得健康,少油等大前題之下.這等頻臨絕種的港式食物,差不多要在博物館見.其實這些也是老香港文化之一呀,為何不去好好珍惜呢?健康與否都係睇個人,凡係一個人吃什麼也要左度右度,吃少少肥膩就疑神疑鬼的話,這個人一定比吃得的人來得更不健康,心病比身體出現毛病,分分鐘來得更可怕.
既然買少見少,當一旦遇上,便毫不猶疑地前往,食友之間一致對只做晚市,大角咀英記油渣麵推崇備致.日前在川味港有局,時間比預算地早到,落一客油渣麵,多好.
$14一碗,份量細細夠的式,麵本身已經浸得軟身,談不上爽口彈牙可言,吃雲吞麵麼?面頭冬菜同冬菇係油渣麵必然之選,主角豬油渣,KC講得無錯,今日吃的豬油渣,已經沒有昔日的香脆.不過有得吃的話,已經非常難得.幻想一口脆口豬油渣,一口冰凍啤酒,吃得不羨仙.比花生薯片,層次來得更高級.
一碗便夠,少吃多知味,接下來尚要面對麻辣的川菜,不能夠再encore,事後孔明,比英記麵弄至吃不下個擔擔麵了.
店舖細細,而且只做晚市,獨孤一味$14油渣麵,真有點擔心做不下去,祝君好運.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