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光顧的,大概是最為樸實的一間,但一進店感覺就不錯,最重要就是沒有舊式茶餐廳那種吃完會擾在身上一整天的油煙味,枱面主動放下一瓶水,這兩點已經完勝大量茶餐廳了。


第一次去到新茶餐廳,應該點什麼菜?乾炒牛河大概是最穩妥的選擇,一碟炒河就能了解到店家的:選料、備料、火喉、調味。如果是一碟乾炒牛河都未能妥善處理,就可以狠下心不再光顧。(當然部份茶記有自己的招牌菜)

很快就上枱,色水不深,也讓我有點小擔心。但備料不錯,韭黃芽菜長度一致,聽起來很容易,做到的並不多。

先嚐河粉吧,第一口就覺得好滑,也有淡淡的鮮味。用上的是港式湯河粉,夠薄也夠嫩,沒有用重色的老抽和厚河粉,反而用上生抽,令河粉有一種鮮味。不如坊間牛河般粗獷,反而有一種優雅。

牛肉也嫩,沒有鞋口的口感。
觀乎餐廳中的其他客人桌上都有咕嚕肉,忍不住好奇心也點了一份。上枱時已留意到各樣配料都十份工整,備料就是中菜最基本的工架。肉也夠大份,這樣的價錢,很值得一試。


肉是腩肉,入口有油脂的甘香,更好的是汁料。不是茄汁溝糖加白醋的行貨,吃了半碟都不覺口乾和嗆喉,聽老闆說是參考拔絲紅薯的汁料。這碟70元有找的小菜,頂得上不少酒樓甚至酒店的水準。

下次再來大埔時,再賞試他的魚雲和牛柳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