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22
22
等級4
2009-11-09 59 瀏覽
難得與家人在外飯聚,所以選了一所印象中水準高,而又企理的酒家,加上已經很多年沒有吃過它美味的叉燒,所以也來朝聖一番。在大家到達之前,我已經是足足了功課,所以也詢問了他們一點意見後,也快快手的點菜,畢竟也很肚餓了。見菜牌內有金錢雞,當然不放過,但怎知只有小弟肯陪我吃,另外當然要點叉燒,就來一個例牌吧,另外也點了馳名的爵士湯,另外點了一個纖維,乃魚湯浸矮腳白菜,之後來一煲頭抽瓦罉豉油雞及生拆蟹肉大良炒鮮奶,然後單尾來一煲此處有名的腊味煲仔飯,甜品要了半打雪影杏汁包作結,應該也很夠吃了。此處的金錢雞屬健康版,沒有了中間的冰肉,但仍有鳳肝一塊,所以家人還是對此物耍手擰頭,而我和老弟各點了一件來吃,上桌的金錢雞,已經是放了薄版荷葉包在底的待吃版本,其中心有孔,很明顯也是以串燒的方法燒成,西苑最出名的就是其叉燒,而金錢雞的那一塊叉燒也是非常好吃,但就沒有好吃的梅頭肉般鬆化的口感,但是蜜味強又是事實,而鳳肝也是有膶香而滑身,可是酒味欠奉,加上缺少了冰肉油香的滋潤,真的不太對版,難道健康跟美味不能共存?也另點了一碟例牌的大哥叉燒,一碟只有十二件,但收費卻要一百一十八元,接近十元一塊的叉燒,究竟是否物有
更多

難得與家人在外飯聚,所以選了一所印象中水準高,而又企理的酒家,加上已經很多年沒有吃過它美味的叉燒,所以也來朝聖一番。

在大家到達之前,我已經是足足了功課,所以也詢問了他們一點意見後,也快快手的點菜,畢竟也很肚餓了。見菜牌內有金錢雞,當然不放過,但怎知只有小弟肯陪我吃,另外當然要點叉燒,就來一個例牌吧,另外也點了馳名的爵士湯,另外點了一個纖維,乃魚湯浸矮腳白菜,之後來一煲頭抽瓦罉豉油雞及生拆蟹肉大良炒鮮奶,然後單尾來一煲此處有名的腊味煲仔飯,甜品要了半打雪影杏汁包作結,應該也很夠吃了。

此處的金錢雞屬健康版,沒有了中間的冰肉,但仍有鳳肝一塊,所以家人還是對此物耍手擰頭,而我和老弟各點了一件來吃,上桌的金錢雞,已經是放了薄版荷葉包在底的待吃版本,其中心有孔,很明顯也是以串燒的方法燒成,西苑最出名的就是其叉燒,而金錢雞的那一塊叉燒也是非常好吃,但就沒有好吃的梅頭肉般鬆化的口感,但是蜜味強又是事實,而鳳肝也是有膶香而滑身,可是酒味欠奉,加上缺少了冰肉油香的滋潤,真的不太對版,難道健康跟美味不能共存?

也另點了一碟例牌的大哥叉燒,一碟只有十二件,但收費卻要一百一十八元,接近十元一塊的叉燒,究竟是否物有所值呢?以我近十年前到過太古那分店吃的經驗,以今時今日的物價所計,個人認為還是值得的,但今天所吃到的,就真的是令人太失望了,記憶所及,大哥叉燒的外層燒得夠焦,吃起來很有炭香,而且蜜味夠,肉的質地也是用上上好的梅頭肉,質感鬆化,脂肪與瘦肉相間,咬下口油花爆發,但現已成泡影,雖然蜜味仍豐,但其他上述的其他好處,完全不知去了哪兒,而看那叉燒是肥膏還肥膏,瘦肉還瘦肉,就知我為何覺得咁失望,坦白說,雖然此店的叉燒仍可說是中上,但已是大不如前,更不值得收這個價錢。

要了半煲爵士湯,一煲少少的只是勉強分到五碗,但材料在細細的煲內也佔了半煲,怪不得湯頭是這麼甜,而材料方面有 雞腳、 螺肉、豬展及蜜瓜等,所以喝得出是既有雞肉的濃甜,又有豬肉的肉香,螺肉帶來點鮮味及清甜,而蜜瓜就增加了湯的甜度,喝起來又少油,好喝!但要一百七十元又好像是貴了點。

魚湯浸矮腳白菜,白菜被魚湯煮得軟腍,白菜纖維吸了奶白色的魚湯,而其瓣與瓣之間又藏了魚湯,吃起來當然味道夠,所以也好吃,若魚湯能夠再濃一點,應該會更好。

腊味煲仔飯要上二百四十元一煲,在廟街吃可以吃到至少七煲,所以當然對它寄予厚望,飯每人分到一小碗,另外再有兩碗飯焦,好像不是太抵吃,但以腊味的份量來計,也算是下得挺足,但最奇怪的是,飯內的腊味的香味不強,沒有了煲仔腊味飯的神髓,還記得在坤記吃一煲四十元的腊味煲仔飯,雖然腊味份量不多,但飯味仍有大量的腊味香,咁哪些香味跑了到哪兒呢?原來不是它跑了,只不過它可能並不存在,因為當我夾起一塊腊肉,就知什麼一回事了,腊肉作為腊味油份的主要來源,竟是瘦得如柴一樣,吃起上來丁點油香也沒有,肉質也是嚡得要命,真的不禁呻笨。

腊鴨也如腊肉一樣,好不了到哪裡,又是瘦柴兼嚡口,一點油香也沒有,失望;正當在極度失望之際,幸好腸系方面的腊味是比較好一點,腊腸有油份的甘香,腊味的味道緩緩釋出,而且肉身沒有死甜的情形,加上一點肉香,不錯;另外的膶腸更加是值得一讚,跟腊肉簡直差之千里,吃起來有膶香而豐腴可口,內藏一點脂肪緩緩釋出油份,加上濃郁的玫瑰露味,美味。

當然吃煲仔飯也要吃飯焦,貼在煲底全都是飯焦,飯焦乾身脆口,焦而不燶,但吃起來就是乾身了一點,所以本人分別試過加煲仔飯豉油同吃,或加入魚湯浸泡,兩者的味道迴異,前者吸了豉油的味道,吃起來是滿口濃濃的豉油香,如豉油味的薯片一樣,但就帶有點點米香,而浸了魚湯的飯焦,由於可能是太乾身吧,久旱逢甘露的飯焦吸飽了魚湯,吃起來有魚湯的鮮味,而且質地是軟身了一點,所以可說是不同吃感。

頭抽瓦罉豉油雞,個人認為很是不錯的了,雞件大大件的,但雞皮全被染至啡色,吃起來也是很有豉油的香味,雖然豉油是調得過甜,但味道真的可說不錯,所以其雞皮也真的不能錯過,連着雞肉同吃,吃了背部的雞肉,吃起來是出奇的有雞肉味,而且煮的時間剛好,雞肉嫩清細緻,夾帶煲底吸滿了頭抽的蔥段、薑片及洋蔥片同吃,真的是很美味,而用來下飯又是相當不錯,所以我們也另點了兩碗白飯,用來撈汁吃,真的是很不錯,所以真的不明白為何家人硬要用它和浣沙廚房的煙燻豉油雞去比,依我之見,我認為是各有各好吃。

最後再加多碟生拆蟹肉大良炒鮮奶,其實是一心想吃的一道菜式,怎知道陰差陽錯,原來是部長漏了單,所以他也醒目的說可以盡快炒好給我們,而部長果然所言非虛,只消十分鐘也有得吃了。雪白的炒鮮奶中可見零星的黑點,很明顯的是加了鑊屎作料吧,但抵讚的卻是比要彈的多,生拆蟹肉鮮嫩清甜,份量真的不算少,而炒鮮奶奶味不太強,加上其出品乾身夠挺的情度絕對是令人難以置信,似乎是像炒蛋白多一點呢,很可能店家只不過在炒蛋白中混入一點牛奶同炒罷了,但怎說也好,味道不太濃,油膩度以炒蛋白來說是尚可接受,最讚的就是其滑溜的情度,所以也真的是值得一吃的菜式。

最後的甜品要了雪影杏汁包,包身如墨西哥包一樣,面層是一塊酥皮,吃起來是既脆口又鬆軟,甜度剛好而又有酥香,加上咬開一口流出的杏汁,杏汁非常滑身而又有頗強的杏香,所以本人是極之喜愛,真的希望杏仁味可以再強一點就好了,這個包以十元一個來計,真的是超值。

總體來說是美味的一頓晚飯,但確實沒有驚喜,而且部分菜式很不抵吃,而其招牌的大哥叉燒也是大大的退步了,似乎也沒有再來的理由了。
印象中水準高而又企理的酒家,但如今...
7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退步了的大哥
5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健康版金錢雞;半煲爵士湯只是勉強分到五碗
4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材料方面有 雞腳、 螺肉、豬展及蜜瓜等
4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二百四十元一煲腊味煲仔飯太貴了吧
6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魚湯浸矮腳白菜及生拆蟹肉大良炒鮮奶很是不錯
7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頭抽瓦罉豉油雞不錯,稍嫌是豉油是調得過甜
6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吃得人一口杏香的雪影杏汁包
5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09-11-06
人均消費
$250 (晚餐)
推介美食
印象中水準高而又企理的酒家,但如今...
魚湯浸矮腳白菜及生拆蟹肉大良炒鮮奶很是不錯
吃得人一口杏香的雪影杏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