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6-25
829 瀏覽
在大埔長大的我,在飲食方面,總有不少情意結,有好多老字號的食肆,無論現今世代的質素如何,能否保持到,能否追上時代,偶爾回到大埔,偶爾回去探訪這一些陪著我成長的味道,不知為何,我總會說一聲很好。這一次聽聞大埔的老牌上海館子《紅洋蔥餐廳》將於5月底結業,我心動了,早已計劃好,在他結業之前,一定要回來,回味當年的老大埔,老上海味道。餐廳的門口,三十年如一日,我幾歲時,眼中及記憶中的《紅洋蔥餐廳》已經是這一個樣子,門口要上幾級,晚上的燈光昏暗,嚴重的不足,平日若不是有人龍排隊等位,其燈光不足的門口,往往會令人覺得他沒有營業。內裡,也是沒有任何的變化,連檯凳的佈局,都跟三十年前的一樣,再者他們用的是白光,再用窗簾密封,的確,沒有特別去留意他,真的不知道這兒一早已坐滿了人。幾年前,我曾經同朋友來過一食,朋友說若不是我推門而入,他根本不知道這兒是營業的。回想起小時候,我們一家五口,會叫4個客飯、一個湯羹、一份小籠包、一份豆沙鍋餅,這樣成就了我們的豐富晚餐。客飯,是包一個例湯及兩碗白飯的,餸則是一人份量的。先說例湯,是我們廣東人的豬骨靚湯,無味精,味道濃,濃得黎又帶點清,是給我們平日少湯水的人士飲用的
這一次聽聞大埔的老牌上海館子《紅洋蔥餐廳》將於5月底結業,我心動了,早已計劃好,在他結業之前,一定要回來,回味當年的老大埔,老上海味道。
餐廳的門口,三十年如一日,我幾歲時,眼中及記憶中的《紅洋蔥餐廳》已經是這一個樣子,門口要上幾級,晚上的燈光昏暗,嚴重的不足,平日若不是有人龍排隊等位,其燈光不足的門口,往往會令人覺得他沒有營業。
客飯,是包一個例湯及兩碗白飯的,餸則是一人份量的。先說例湯,是我們廣東人的豬骨靚湯,無味精,味道濃,濃得黎又帶點清,是給我們平日少湯水的人士飲用的屋企靚湯。
又來一個小知識,我的上海朋友說未見過或聽過此物,相信是香港創作出來的上海菜。
可是,這一個令好多大埔朋友懷念的老食店,將於五月下荀光榮結業,亦是因為這一個消息,令原先只有在週末才需要排隊的小店,平日都排起隊來。香港人啊,香港人啊,真的是要人家結業你才會珍惜。(這一句話其實也在批評自己)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