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9-04
12 瀏覽
不知不覺間,我們對日式西餐廳有了一份鍾情,很喜歡白色和簡單的配搭,特色的食材或做法,和那製作精美的餐牌,今次就試了TOI,試試那米比薩到底是什麼一回事。在米比薩中,海鮮和鰻魚是我們的心水,最後我們點了鰻魚,把海鮮留給大板燒。鰻魚比薩先上碟,賣樣未如我們在門外見到的一樣吸引。鰻魚是薄身,不算出色,飯上面也加了青椒、栗米和芝士,好像沒有其他材料了。飯有點飯焦是可以接受的,但做得較硬身,咬下去時就不能提起興趣,最好的是邊位有些香口的芝士,也略嫌太少了。接著是海鮮大板燒,大板燒很厚身,以為會很飽,原來菜絲佔了八成。茄醬下得不平均,有些地方很酸,有些則沒味。我也吃到少少的蛋味,只是太少,也在底部。咦! 海鮮呢??最後來一客宇治金時,第一次吃這出名的甜品,還不錯的。綠茶醬下在軟雪糕上,綠茶味不夠。紅豆在底,煮得夠淋。暖的番薯和凍的雪糕的配合,幾有層次感,冰火交替的感覺實在難以形容,第一次這樣吃軟雪糕呢。店子可能太多人,沒有那份清靜,還吵得有點過份。最後要了一杯水,女友突然說不要飲不要飲,我驚訝地問為什麼,她見到店員在很多盛滿了水的杯中倒回入那水壺,然後又盛滿入我們的杯子裡。雖然這不能證明那些杯是收
在米比薩中,海鮮和鰻魚是我們的心水,最後我們點了鰻魚,把海鮮留給大板燒。
鰻魚比薩先上碟,賣樣未如我們在門外見到的一樣吸引。鰻魚是薄身,不算出色,飯上面也加了青椒、栗米和芝士,好像沒有其他材料了。飯有點飯焦是可以接受的,但做得較硬身,咬下去時就不能提起興趣,最好的是邊位有些香口的芝士,也略嫌太少了。
接著是海鮮大板燒,大板燒很厚身,以為會很飽,原來菜絲佔了八成。茄醬下得不平均,有些地方很酸,有些則沒味。我也吃到少少的蛋味,只是太少,也在底部。咦! 海鮮呢??
最後來一客宇治金時,第一次吃這出名的甜品,還不錯的。綠茶醬下在軟雪糕上,綠茶味不夠。紅豆在底,煮得夠淋。暖的番薯和凍的雪糕的配合,幾有層次感,冰火交替的感覺實在難以形容,第一次這樣吃軟雪糕呢。
店子可能太多人,沒有那份清靜,還吵得有點過份。最後要了一杯水,女友突然說不要飲不要飲,我驚訝地問為什麼,她見到店員在很多盛滿了水的杯中倒回入那水壺,然後又盛滿入我們的杯子裡。雖然這不能證明那些杯是收回其他食客的杯,但是我們還是不飲為妙。
漂亮的食物無疑是會加分的,但它終究不是藝術品,是要放入口中。如果他們對煮食物多花一點功夫,用料合乎消費者心中的價值,這店是有潛在的發展空間。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