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1-04
14 瀏覽
十二月三十一日﹙水﹚APM三樓一角,隱藏著兩個日食孖公仔,一是蠻高水準的迴轉壽司和花亭,而和它共處同一店位的赤丸,亦據聞是頗有水準的一間手打烏冬。兩店子母房的設計蠻特別,曾經多次想來試食,但最後都被內裏的和花亭吸入去了。是日除夕夜,和妹妹來睇戲迎接新一年,睇戲前決定來這裏作為08年的最後晚餐,看看是否一間名符其實出名的製麵所。八時半,人龍不算長,大約十分鐘便可就坐。店子面積不大,有一列長長的BAR枱和兩三張TABLE便是,被安排坐到正正處於兩店交界位的一張四人桌,同時要與另外兩人搭枱,環境蠻擠迫。人手不甚足夠,來來去去只有兩三個赤丸的侍應生,蠻自助的服務,亦沒加一收費。落單有紙仔畫﹑埋單有親切的櫃枱服務﹑飲水有自斟任飲的清水供應。或許這是營造小麵店的簡單風格吧。餐牌上聲稱烏冬是製麵所直營,直送。點了燒汁豚肉湯烏冬和辣味豚肉蛋烏冬。前者清湯底做得好好,清澈見底,味道溫和;烏冬好滑,煙韌有彈性,和清淡的湯底絕對是最佳組合。烏冬長度較富久保的短,吃起來比較容易;豚肉帶點軟筋骨,有口感。肉質起初嫩滑,但愈吃可能浸透的時間長了,變得「鞋」口了,但由始至終不太感覺到有燒汁的味道存在。後者多了一隻蛋
APM三樓一角,隱藏著兩個日食孖公仔,一是蠻高水準的迴轉壽司和花亭,而和它共處同一店位的赤丸,亦據聞是頗有水準的一間手打烏冬。兩店子母房的設計蠻特別,曾經多次想來試食,但最後都被內裏的和花亭吸入去了。是日除夕夜,和妹妹來睇戲迎接新一年,睇戲前決定來這裏作為08年的最後晚餐,看看是否一間名符其實出名的製麵所。
八時半,人龍不算長,大約十分鐘便可就坐。店子面積不大,有一列長長的BAR枱和兩三張TABLE便是,被安排坐到正正處於兩店交界位的一張四人桌,同時要與另外兩人搭枱,環境蠻擠迫。人手不甚足夠,來來去去只有兩三個赤丸的侍應生,蠻自助的服務,亦沒加一收費。落單有紙仔畫﹑埋單有親切的櫃枱服務﹑飲水有自斟任飲的清水供應。或許這是營造小麵店的簡單風格吧。
餐牌上聲稱烏冬是製麵所直營,直送。點了燒汁豚肉湯烏冬和辣味豚肉蛋烏冬。前者清湯底做得好好,清澈見底,味道溫和;烏冬好滑,煙韌有彈性,和清淡的湯底絕對是最佳組合。烏冬長度較富久保的短,吃起來比較容易;豚肉帶點軟筋骨,有口感。肉質起初嫩滑,但愈吃可能浸透的時間長了,變得「鞋」口了,但由始至終不太感覺到有燒汁的味道存在。後者多了一隻蛋和辣汁,辣味適中,蛋是煎的溏心蛋,其餘的味道兩者應該差不多。
小食點帆立天婦羅和日本南瓜天婦羅。兩者各有四件,天婦羅皮薄,炸的程度剛剛好,清楚吃到食材本身的鮮味和香味,值得推介。還有比較失望的燒玉子,落單後兩分鐘就送到,三塊凍冰冰的物體,玉子的味道和調味均欠奉,不知在吃甚麼,這個不合格。
看見同枱兩位女士的牛肉薯餅味道蠻不錯,想試食,但實在太飽了,唯有留待下一次。如果不在意服務和環境稍為擠迫,食物水準是值得來試。以前來到門口往往一面倒入去食壽司,下次來到時,可能變得心大心細,不知去哪裏好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