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
138
41
等級4
2014-06-17 5576 瀏覽
八色小籠包的噱頭,舖天蓋地的宣傳,這條來自新加坡的過江龍--樂天皇朝,成功捉到香港人的目光,我們也不例外。上周,約了幾位朋友到此飯聚,餐廳電話卻一直打不通,惟有在下班後趕過來等位。抵達時,店外已堆滿了等位的人,十分熱鬧。匆匆飛到櫃檯前,拿了一張五人的票子。櫃檯告訴我們:「要人齊才可入座。」由於有朋友遲到,所以我問道:「欠一、兩人可以入座嗎?」櫃檯小姐表情無奈,說:「哎 …… 我也不知道呀。應該可以吧?」呃。那即是可以,還是不可以呢? 還好,他們容許我們三人先內進。餐廳環境幽暗,以水池分隔為左右兩邊,水中有荷花的銅雕,遠處掛起了一件大龍袍,似乎是「皇朝」的象徵。整個佈局令我們聯想起台灣的「輕井澤」,不過氣派上遠不及後者。 翻開菜譜,當然二話不說點皇朝小籠包。原本想叫三籠,但由於有兩位朋友遲到,所以先來兩籠,再要了幾款前菜、小菜。色彩繽紛的食物,擺滿一桌,當時心情蠻興奮的。 襯熱食小籠包是常識。七彩繽紛,每種顏色代表一種味道。中間是原味;按順時鐘方向數,分別是綠色的人參小籠包、鵝肝小籠包、黑松露小籠包、芝士小籠包、蟹粉小籠包、蒜香小籠包、麻辣小籠包。 我搶先夾了原味來試,因為想看看在不「
更多
八色小籠包的噱頭,舖天蓋地的宣傳,這條來自新加坡的過江龍--樂天皇朝,成功捉到香港人的目光,我們也不例外。

上周,約了幾位朋友到此飯聚,餐廳電話卻一直打不通,惟有在下班後趕過來等位。抵達時,店外已堆滿了等位的人,十分熱鬧。匆匆飛到櫃檯前,拿了一張五人的票子。

櫃檯告訴我們:「要人齊才可入座。」
由於有朋友遲到,所以我問道:「欠一、兩人可以入座嗎?」
櫃檯小姐表情無奈,說:「哎 …… 我也不知道呀。應該可以吧?」

呃。那即是可以,還是不可以呢?



還好,他們容許我們三人先內進。餐廳環境幽暗,以水池分隔為左右兩邊,水中有荷花的銅雕,遠處掛起了一件大龍袍,似乎是「皇朝」的象徵。整個佈局令我們聯想起台灣的「輕井澤」,不過氣派上遠不及後者。
18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8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翻開菜譜,當然二話不說點皇朝小籠包。原本想叫三籠,但由於有兩位朋友遲到,所以先來兩籠,再要了幾款前菜、小菜。色彩繽紛的食物,擺滿一桌,當時心情蠻興奮的。
放滿一桌的食物
5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皇朝小籠包
96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襯熱食小籠包是常識。七彩繽紛,每種顏色代表一種味道。

中間是原味;按順時鐘方向數,分別是綠色的人參小籠包、鵝肝小籠包、黑松露小籠包、芝士小籠包、蟹粉小籠包、蒜香小籠包、麻辣小籠包。
皇朝小籠包
76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我搶先夾了原味來試,因為想看看在不「整色整水」的情況下,到底水準如何。皮算薄,摺數也足,沒有一夾即散的情況,合格。放入口中一試,卻發覺 …… 湯汁不少,但味道淡;而肉又淋又散又無肉鮮。心中的期待一剎那消失。



抱著「希望其他味道會比較好」的心情,吃了應該比較穩陣的芝士味。肉的問題不再講了,為什麼我完全吃不到芝士味?另一位吃了芝士味的朋友,亦皺起眉頭。

不信邪,接下來試麻辣味。湯汁是無味的,慢慢才感受到辣勁在舌頭後方凝聚,麻香欠奉。最奇怪是肉餡,依然無味,但連半點辣都不帶就比較離奇。肉還肉,湯還湯。

最後,我還試了蒜香味。蒜味淡就算了,竟然不香,敗筆。

皇朝小籠包
3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至於沒機會食到的四種味道,就由安娜和朋友的舌頭代為評價吧:

人參味說吃起來甘甘地帶點苦,是 Cheap 人參味。
蟹粉味:反應不一。覺得蟹粉算濃;說蟹粉味淡,但都算好食。
鵝肝味說沒有鵝肝味。
松露味讚它很香,應該是最好食的一個。

總體而言,是一次好睇唔好食的中伏體驗,完全不及格。

上海油燜笋
10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其他小菜的質素也參差不齊。這碟上海油燜笋算是比較好的一道小菜了,雖然做不到爽脆的口感,總體仍可接受。不過呢 …… 份量是不是太少了?扁扁的實物跟豐滿的圖,實在差太遠。

上海油燜笋
5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上海油燜笋
9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這道瑤柱芙蓉賽螃蟹,滑溜度一般,油味略嫌過重,但仍算中規中矩。而沒有拍照的重慶紅酒抄手,辣度中等,除了肉餡不夠結實之外,並沒有太大問題。
瑤柱芙蓉賽螃蟹
5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接下來是兩道中伏的小菜。雪菜咸肉炒年糕味道淡,份量少,當中最大敗筆是幾片薄薄的肉,竟有油漬味,整體感覺是膩而無味。至於川味牛百葉是另一極端,食一條便要飲一次水,咸到離譜。

雪菜咸肉炒年糕
3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川味牛百葉
5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最後,用一碟比較正常的肉碎欖菜乾扁四季豆為食評埋尾。味道重得來幾惹味,四季豆尚算爽脆,如果用來撈飯吃應該不錯。
肉碎欖菜乾扁四季豆
6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不過,莫講是飯了。我們連原本想點的第三籠小籠包、高力豆沙等甜品,都放棄了。由於味道麻麻兼份量少,大家吃不飽。最後,匆匆結帳離開,到附近的食肆繼續填肚。

我不知道是否因為香港的經營壓力,導致將貨就價的問題。我也不知道,是否因為宣傳收效,生意太好,所以無法維持水準。現在,以這種水準,依然大排長龍,但熱潮過後,能不能在香港長久生存也是一個疑問。空有噱頭,不止招牌的八味小籠包令人大大失望,連一般小菜都做不好,如何留客?

至少,我們五個人一致認為,如果質素不改,就算不用排隊也不會再來。下一次,還是到翡翠拉麵小籠包比較妥當。
題外話/補充資料: By Simon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等候時間
15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150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