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18
19
等級4
2021-01-05 3681 瀏覽
肺炎疫情限聚令下,戲院維持開放,但只可以兩人一組,每組之間要隔開一個座位。即使如此,仍然有不少人進場睇戲。散場後,就在商場內的餐廳開餐。揀了這間門口帶點神秘的「神石焼きビーフステーキ」。餐廳門口設有一台自助售票機,只收取現金;同日本當地部份拉麵店、連鎖牛丼店等的營運方法如出一轍。雖然近年香港很多連鎖快餐店及新開幕的美食廣場,已經陸續採用觸控屏幕食自助點餐機,但這款大大座、只收取現金的元祖自助售票點餐機始終在香港比較少見。餐廳有見及此,亦安排了店員一見有客人入內,馬上教導客人如何使用。實在有點不明白,點解店方要特別訂製這一部機器,不採用簡單直接的八達通或信用卡自助售票機。配合餐廳名字ビーフステーキ(beef steak),有多款牛扒供客人選擇,亦有供應一款雞扒、一款豬扒、金目鯛及伊勢海老。主打的牛扒有唔同價位、產地及重量供客人選擇,各適其適。細心睇清楚各款牛扒及部位,大部份都是常見的美國 USDA prime 級牛扒及美國M6~M9 黑毛混種和牛,日本和牛及1++ 韓牛只有各一款,而且不是名種和牛,也不是肉眼、西冷等等貴價部位。不過,以美國 USDA prime 級牛扒的定價作比較,又的
更多
肺炎疫情限聚令下,戲院維持開放,但只可以兩人一組,每組之間要隔開一個座位。即使如此,仍然有不少人進場睇戲。散場後,就在商場內的餐廳開餐。揀了這間門口帶點神秘的「神石焼きビーフステーキ」
12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餐廳門口設有一台自助售票機,只收取現金;同日本當地部份拉麵店、連鎖牛丼店等的營運方法如出一轍。雖然近年香港很多連鎖快餐店及新開幕的美食廣場,已經陸續採用觸控屏幕食自助點餐機,但這款大大座、只收取現金的元祖自助售票點餐機始終在香港比較少見。餐廳有見及此,亦安排了店員一見有客人入內,馬上教導客人如何使用。實在有點不明白,點解店方要特別訂製這一部機器,不採用簡單直接的八達通或信用卡自助售票機。
30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配合餐廳名字ビーフステーキ(beef steak),有多款牛扒供客人選擇,亦有供應一款雞扒、一款豬扒、金目鯛及伊勢海老。主打的牛扒有唔同價位、產地及重量供客人選擇,各適其適。細心睇清楚各款牛扒及部位,大部份都是常見的美國 USDA prime 級牛扒及美國M6~M9 黑毛混種和牛,日本和牛及1++ 韓牛只有各一款,而且不是名種和牛,也不是肉眼、西冷等等貴價部位。不過,以美國 USDA prime 級牛扒的定價作比較,又的確較坊間其他餐廳便宜,甚至同自己去凍肉公司買的價錢差不得太遠,又似乎好抵食。
391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426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難免有選擇困難症。揀完牛扒款式、又要揀重量,還要考慮是否追加其他食材。搞了幾分鐘才能作出決定。
16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餐廳內有玻璃櫃介紹了所供應的各款扒類,但卻只是照片,感覺有點奇怪;為什麼不參考其他餐廳用一個大凍肉櫃展示?可能始終並非頂級日本和牛?
7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7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枱櫈佈局相當逼,再加上因應肺炎疫情而增加的隔板,空間感更加顯得侷促。買票後會獲分派一台小機器,見到閃燈,自己出去取餐⋯⋯同快餐店分別不大,但價錢就貴一截。
1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7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6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三個人揀了三款不同品種牛肉,第一款揀了全餐廳最貴的牛肉品種,日本A5薩摩黑毛和牛肉眼(100g)($185)
日本A5薩摩黑毛和牛肉眼(100g)
$185
3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牛肉切成薄片,厚度及大小尺寸同日式燒肉差不多,剛好一口一件。牛肉表面的油花分布也相當多,不過唔夠細密,未能稱之為雪花狀態;睇得出並非知名品牌(如神戶、近江等等)的A4、A5級數。放在火山石表面烤熟;一放下去滋滋發響,有香氣、但未至於油香四溢。入口鬆軟無渣、有油份、有肉香,但並非頂級日本和牛的入口即溶。
3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另一款揀了價錢差不多的1++ 頂級韓牛後腰腹(150g)($260)。油花較少,分布亦明顯及不上薩摩黑毛和牛的平均,賣相較差,似油脂多於油花。
1++ 頂級韓牛後腰腹(150g)
$260
2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肉質同樣鬆軟,肉味較薩摩黑毛和牛更濃,兼有少少咬口。一如食過的1++ 韓牛,肉質介乎日本和牛及美國肉眼扒之間,但偏向日本和牛。如果一定要在日本和牛及1++ 韓牛 之間二擇其一,會揀前者。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美國極級黑安格斯牛膈肌(200g)($110)即是 hanging tender,是近幾年相當流行的牛扒部位,價錢較肉眼及西冷稍為便宜,但其實屬於稀少部位,一頭牛只得兩條。這個英文名稱可能有點陌生,但如果講起潮汕牛肉火鍋的封門柳,就應該聽過⋯⋯ hanging tender 就是封門柳。
美國極級黑安格斯牛膈肌(200g)
$110
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質素高、烹煮手法合適的話,hanging tender 雖然缺少了肉眼或西冷的油香,但肉質的柔軟程度可以媲美肉眼或西冷,肉味甚至更加香濃。不過,這條hanging tender 肉味雖然夠重,但咬落有點韌、欠肉汁,唔好食。食了三款牛肉,最大的問題竟然是那塊火山石,唔知係石材質素問題抑或廚房燒熱石板的時間唔夠,溫度很快降低。即使是薄切的日本薩摩黑毛和牛及1++ 韓牛,上菜後10多分鐘,要用石板燒熟牛肉竟然也要10秒以上。烤熟hanging tender 就更加勉強,因為上菜時hanging tender 只是表面燒熟,中心部位仍然很生,一定要切成細細塊再用石板加熱;如果用餐時間稍長,就很難烤熟最後部份的hanging tender 。
美國極級黑安格斯牛膈肌(200g)
$110
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點選任何石燒套餐,就可以選擇一款限定追加美食;揀了一份匈牙利鴨肝(30g)($35)。味道其實是不錯的,但廚房烹調技巧太差:鴨肝表面煎得完全香脆,又有少少筋膜。勝在抵食。
匈牙利鴨肝(30g)
$35
2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離開餐廳,才留意到門口有一大塊座地廣告牌,原來外賣更加抵食。這一頓午餐唔算便宜,但以這個價錢可以吃到日本和牛及1++ 韓牛,即使並非高級部位,也算物有所值⋯⋯當然,味道就不是頂級了。
5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7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20-08-30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200 (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