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5-11
64 瀏覽
還記得年初的時候, 從食友口中得知北角有家風評不錯的麵店因為抵受不住店鋪貴租之苦而無奈結業. 那時一眾食友無不大嘆可惜, 繼而紛紛湧在結業前去再次回味那裡的美食. 宅女當時在面書看到食友洗版式的圖片, 那些粗麵, 蝴蝶腩真的非常吸引, 令我忍不住的也找了個時間前去一試, 吃罷果真是名不虛傳, 也同時替店子感到可惜. 幸好店主的一份熱誠, 結業後仍不斷的找地方另起爐灶, 事隔數月, 最終選址在鰂魚涌新鋪重新開業, 宅女得知後馬上找了個下午前去, 看看是否能尋回北角老鋪的那份美味.店子座落在鰂魚涌的濱海街, 斜對面便有最近也很有人氣的健康日式食店'坐忘'. 如果從地鐵站前來也不難, 出了站口過馬路直走2個街口轉彎便會來到濱海街, 旁邊便是太古坊, 整個路程只需5-6分鐘便到, 連路盲的宅女找起來也沒有難度. 來到店門, 看到門面跟舊店截然不同, 從來老店大門常開, 很有港式粉麵店的簡單格局, 但現在新鋪門面明顯下過功夫, 單是店子的大大個英文名擺設巳夠獨特, 加上帶點田園式的大木門和盆栽, 柔和得來又不失時代感, 看起來的確比舊店有睇頭.店內地方不算大, 而且裝潢也是比較簡約的, 看起來能
看看午市的餐牌, 供應的款式不算多, 套餐就是一碗麵跟配料, 包一杯飲品, 全部一律收HKD$58. 配料有5款選擇, 當然少不了從前店子最受歡迎的咸香雞和醬油蝴蝶腩, 也有肉碎, 家鄉齋菜和麻辣豆卜枝竹供應. 而麵款有招牌的撈粗麵, QQ粉或珍珠飯三款擇一. 跟餐的有奶茶, 檸茶式汽水選擇, 凍飲需要加HKD$2. 看到有個牛蒡准山蜜糖水, 好像很特別, 本來打算點來試試, 可惜巳售罄, 唯有改點檸茶好了.
壹碗麵肉碎配撈粗麵 (HKD$58套餐)
急不及待的先試試粗麵, 粗度跟之前一樣仍是非常的寬, 也帶點厚度, 吃起來每條都幾長身, 麵條煮得軟硬度適中, 不會淋PAT PAT, 吃起來仍是有點韌度且彈牙, 但又不會吃到一口麵粉, 不過吃著感覺沒有了之前在舊店吃到的那麼油潤和入味. 而肉碎粒粒都切的十分細碎, 看起來沒什麼汁以為會很乾, 怎知道入口肉碎還帶點油脂, 又不會炒得乾巴巴的, 而且肉質不算鞋, 但調味上感覺偏咸, 宅女心想可能是為配合大塊的粗麵而做得較重味一點? 自問一向重口味, 所以這碗麵對我來說濃味度仍可以接受, 不過其實感覺如果可以淡身一點點會更易入口.
不過要數最咸的便是配菜的雪梨紅和百頁了. 雪梨紅吃起來像雪菜, 單吃的話真的醃得幾咸, 宅女試過把菜撈進麵條吃, 雖然沒有單吃的難接受但咸度仍然偏高. 而最令人不解的是那幾片百頁, 其實百頁本身味道應屬清淡派, 但是日放了一塊入口, 實在是非常非常咸, 簡直是難以入口. 未知是否因為吸收了雪梨紅的咸味? 忍不住的馬上反映給老闆知道, 他也說會馬上找出問題所在再改善一下.
午市也有2款單點小食, 分別是上湯蘿蔔 (HKD$10) 和麻香豬耳絲 (HKD$12). 看看價格不算貴便2款都點來試試.
麻香豬耳絲 (HKD$12)
埋單HKD$80左右, 只收現金.
女生來說吃完一碗麵都算飽肚的, 但如果大食一點的男仕便未必會很飽.
食物方面大致OK, 除了配菜太咸. 個人感覺水準好像沒有舊店那麼高, 而且可能是剛剛上月底才重開業的關係,很多東西都還未熟手, 像漏單或是送錯食物之類的.
不過跟店主談了一陣子, 看得出他仍是很有心想做好店的, 看來回到昔日的水準指日可待.
但這次午飯時間來, 蝴蝶腩不見了, 豬腩肉不見了, 連本來很期待的溏心浸酒蛋都沒有供應, 我想仍是要找個晚飯時間來再試試吧.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