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6-23
1238 瀏覽
今天人人講惜食,講不要浪費,某程度反映了香港物質層面的富庶。幾十年前,別說惜食,低下階層談的只不過是三餐溫飽。能吃的,都不輕易浪費。說中國人懂吃,從不是吹捧。上古,便懂得以豬肥膏炸出豬油,用以製作點心,不然加入菜餚,甚至一坨沉到碗底,蓋上白飯,以餘溫蒸出豬油香,加幾滴醬油,天下美味了。原本炸至乾透的肥膏,總算完成了歷史任務,但老饕還不讓它好好安息。拌上熱湯粗麵,撒把蔥花,添些香辣菜甫,便成了美味可口的油渣麵。油渣麵,從前只存活於街頭巷尾,木頭車上一個大鍋,白濁的湯,飄盪煮了不知何許歲月的粗麵條,還有九肥一瘦的豬油渣,也從不理會是否夠香夠脆。幾時客人來一聲,但見銅勺落入鍋,一撈,麵條油渣,連湯連水,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滾入發泡膠碗。再一把蔥花,還有靈魂般的辣菜甫,街頭風味,彌足珍貴。今天,君不見街頭風味早被政府橫刀「閹割」,可能是不幸中之大幸,還有有心人守衛這碗豬油渣麵。讀報紙得悉這家老三油渣麵王的老闆系出名門,從前過着銀紙多如牆紙的浮華生活,一次巨變,盡歸平凡,於土瓜灣一隅賣起這碗他心中最滿意的油渣麵。油渣麵分成大中小辣和不辣,辣度由自家炒製辣菜甫調控,鹹香爽脆的菜甫確實是油渣麵的靈魂。
原本炸至乾透的肥膏,總算完成了歷史任務,但老饕還不讓它好好安息。拌上熱湯粗麵,撒把蔥花,添些香辣菜甫,便成了美味可口的油渣麵。
油渣麵,從前只存活於街頭巷尾,木頭車上一個大鍋,白濁的湯,飄盪煮了不知何許歲月的粗麵條,還有九肥一瘦的豬油渣,也從不理會是否夠香夠脆。幾時客人來一聲,但見銅勺落入鍋,一撈,麵條油渣,連湯連水,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滾入發泡膠碗。再一把蔥花,還有靈魂般的辣菜甫,街頭風味,彌足珍貴。
今天,君不見街頭風味早被政府橫刀「閹割」,可能是不幸中之大幸,還有有心人守衛這碗豬油渣麵。
讀報紙得悉這家老三油渣麵王的老闆系出名門,從前過着銀紙多如牆紙的浮華生活,一次巨變,盡歸平凡,於土瓜灣一隅賣起這碗他心中最滿意的油渣麵。
買單離開,老闆娘還笑說:「不好意思,欠你一份油渣。」
「沒關係,下次再補回。」我續說:「油渣麵超美味,過兩天,我應該忍不住就會再來。」
如果惜食風真的吹得起,不如好好悍衛這碗油渣麵,惜食,又識食。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