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4-07
37 瀏覽
做了Open Rice 的無名用戶多年,終於因為這店子開了一個戶口。這天賦閒,便陪她到葵興工廠區辦點小事。頭一次來,感覺這兒工業味雖濃,卻又不失小情小趣的社區情懷。在步回地鐵站的途中,我們隨便鑽進了這個低調又老式的商場裡瞎走,在一列的髮廊和機舖中,這小店的精緻店面自然份外突出,瞥了一眼,是間像旺角哪些比較別緻的上樓Café吧,然而它樓底高,目光自然往裡面伸延,看到牆壁盡是異國電影、音樂海報,佈置有格,配著不落俗套的輕音樂,叫人立刻想起北京哪些所謂「文化咖啡會館」。工廠區的殘留影像下,反被這愜意的氖圍殺過措手不及!條件反射地看看店名 - <b420>,似曾相識,她提點才醒起,不就是數年前亞洲電影節中我們都喜歡的哪一套苦澀青春電影?半好奇下便摸了進去,隨便點了餐,便在menu內亂翻出店主的「自述」,原來一切並非事有湊巧,店主正是受<b420>這戲名感觸而寄寓開店的,寓意大概Do something b420( before too old )。其實,世界各地都有書店或咖啡館喜採書名戲名,香港卻似一直缺少,這店還取了個本地獨立電影戲名,頓時覺得香港文化彷彿自成
這天賦閒,便陪她到葵興工廠區辦點小事。頭一次來,感覺這兒工業味雖濃,卻又不失小情小趣的社區情懷。
在步回地鐵站的途中,我們隨便鑽進了這個低調又老式的商場裡瞎走,在一列的髮廊和機舖中,這小店的精緻店面自然份外突出,瞥了一眼,是間像旺角哪些比較別緻的上樓Café吧,然而它樓底高,目光自然往裡面伸延,看到牆壁盡是異國電影、音樂海報,佈置有格,配著不落俗套的輕音樂,叫人立刻想起北京哪些所謂「文化咖啡會館」。工廠區的殘留影像下,反被這愜意的氖圍殺過措手不及!
條件反射地看看店名 - <b420>,似曾相識,她提點才醒起,不就是數年前亞洲電影節中我們都喜歡的哪一套苦澀青春電影?半好奇下便摸了進去,隨便點了餐,便在menu內亂翻出店主的「自述」,原來一切並非事有湊巧,店主正是受<b420>這戲名感觸而寄寓開店的,寓意大概Do something b420( before too old )。其實,世界各地都有書店或咖啡館喜採書名戲名,香港卻似一直缺少,這店還取了個本地獨立電影戲名,頓時覺得香港文化彷彿自成了一個體系,影響到年青人追求理想開咖啡店,這下不得了,才初次坐下便跟店有了些共嗚。
好像不是食評了,但無論如何,始終要提食物。
豬扒飽外表家庭出品,但嘉頓式外型並不是平平無奇,咬下去豬扒鬆軟而有肉香,最重要是豬扒充滿肉汁,絕對比什麼澳門馳名豬扒飽的都要好。
第二個茶餐要了「一口布郎尼」,即是mini chocolate brownies,味道穩鎮,像加熱並淋上巧克力槳的Mrs. Fields Brownies, 若然是自家製的話便誠意可加,一定加分。
最後不能不提咖啡。
我要的黑咖啡來了,有基本咖啡香,不溫不火,喝下咖啡味道厚實,有點「炭燒味」,跟外邊咖啡店的好像多了一層香料味。心想下一次定要試試它的cappucino,看師傅真功夫。
在MENU上店主對每一款咖啡和飲料的沖調方法都像如數家珍般詳細解釋,我像看童話書般捧著MENU細讀而驚訝於店主對每一樣出品的堅持和認真,例如咖啡豆一定在烘焙後不存多過兩天,以保新鮮;而簡單一杯「好立克」店都會以所謂「日本式」方法以泡沫奶沖製,還未試過已經開了想像的眼界。
曾經聽說,好的城市都應該有一種空間,讓年青人在擠擁的城中感到迷失和鬱結時,可以「節外生枝」,跑到城邊找尋另一種自己相信的價值追求。台北文藝青年走到宜蘭開文藝咖啡店,有些走得更遠辦了個有機農場,理想不同,但都是憑自己信念開拓一片獨立而又充滿生命力的天地。這個故事,居然在香港的背景下出現,只是台北成了旺角,葵興變了城外。
安靜的勇氣使人感動,看過哪篇沾了咖啡漬的文字自會明白。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