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09-12
19 瀏覽
除了勝香園,得龍也算是我寫食評寫得最多的食肆。在電腦裡「得龍」的檔案內,存檔了幾百幅相片,內裡記載的人和事,很值得回味,在這裡也有很多跟食友們的快樂回憶。在Openrice的第4000篇食評,就寫月前在得龍的聚會吧!我喜歡試新店,而更不是同一間店會吃完又吃的人。幾出色的店子,分分鐘也幾年不去一次。但這裡的傳統粵菜,實在做得出色,一年來一次,不為過。是晚又來吃,在沒有打大招牌大肆宣傳下,也有近三圍的人數,可知懂吃的食友,從來沒有少過。是晚三十多人,一開兩圍,坐得親密一點,也高興一點。也是照例的中外紅白甜酒十多支,還有店方敬送的客家糯米酒兩埕,熱鬧得很。小吃三小碟,除了花生,還有鹵水掌翼,及酸酸甜甜的仁稔,飯局未開,已吃了不少。來這裡,當有四味「例牌」一定要吃,分別是金錢雞、太爺雞、野雞卷及咕嚕肉。現時有不少食肆也有金錢雞這一味菜供應,但水準而言,以這裡最好。醃過的冰肉,加子薑及雞肝,口感爽脆,味道甘香豐腴。夾上細一點的雞肝,叉燒及子薑,又香又甜又帶點辣勁,味道是配合得剛剛好。年紀較大,已沒有幾年前一吃幾件的豪氣。而比起以往吃到的金錢雞來說,水準略遜,但也忍不住口,吃完又吃,滿足!鵝掌包是
我喜歡試新店,而更不是同一間店會吃完又吃的人。幾出色的店子,分分鐘也幾年不去一次。但這裡的傳統粵菜,實在做得出色,一年來一次,不為過。是晚又來吃,在沒有打大招牌大肆宣傳下,也有近三圍的人數,可知懂吃的食友,從來沒有少過。
是晚三十多人,一開兩圍,坐得親密一點,也高興一點。也是照例的中外紅白甜酒十多支,還有店方敬送的客家糯米酒兩埕,熱鬧得很。小吃三小碟,除了花生,還有鹵水掌翼,及酸酸甜甜的仁稔,飯局未開,已吃了不少。
來這裡,當有四味「例牌」一定要吃,分別是金錢雞、太爺雞、野雞卷及咕嚕肉。現時有不少食肆也有金錢雞這一味菜供應,但水準而言,以這裡最好。醃過的冰肉,加子薑及雞肝,口感爽脆,味道甘香豐腴。夾上細一點的雞肝,叉燒及子薑,又香又甜又帶點辣勁,味道是配合得剛剛好。年紀較大,已沒有幾年前一吃幾件的豪氣。而比起以往吃到的金錢雞來說,水準略遜,但也忍不住口,吃完又吃,滿足!
鵝掌包是個人而言幾期待的一味,因為鴨掌包已經難得,肯做鵝掌包的,似乎只有這裡吧!這裡的包得紮實,燒得味美。叉燒用上是半肥廋的,加上雞肝及鵝掌,外層油圍著鵝腸,美味!明知膽固醇、脂肪含量及尿酸皆超標,也是一吃兩件,顧不了那麼多;
再來一碟「三併」,分別是野雞卷、網油腰花及燒風鱔,每樣十幾件,一大碟的,非常有睇頭。先吃野雞卷,這裡的用上的肉夠肥,炸出來香口,亦油水十足。不過不知是不是店方顧及我們會吃得太膩,肉是窄身了一點,吃起來也不夠爽口豐腴,感覺上總是喜歡上次來吃的多一點;網油腰花是沾了脆漿的肉卷,餡料十足,外皮也炸得脆口好吃,味道是十分不錯的,吃過的也讚好,時常來吃也不懂叫這味的,下次懂了吧!不過同一味差不多的網油肝花,前日才吃的客家好廚,比這裡正宗而出色;燒風鱔是乾身的,即沒上掃上燒汁的那種。吃起來脆口,蘸上鱔醬就更美味;
跟著又來一個三併,是蝦多士、蓮藕餅併鯪魚餅。蝦多士用上真蝦肉而非蝦膠,熱吃香脆,如果可以有沙律醬來點,就一流;蓮藕餅是粒粒蓮藕及肉碎,做得又大件又厚身,吃起來不夠鬆軟,也是甚飽肚的。是晚美食當前,也不想早早填滿肚子,要了半件就算;鯪魚餅反而最討好,外皮炸得微脆,也吃到魚肉鮮味,薄薄的一片,點到即止,份量剛好;
端來大大的一煲響螺雞湯,熱辣沸騰的,聞起來香氣撲鼻,非常對辦。喝幾口,火侯夠又很鮮味,很不錯。去找那大大碟的湯渣,也真的是真材實料,至少還有不少的響螺在內,當然,不會是新鮮貨;山渣咕嚕肉是這裡的名菜之一,山渣味清一點,不會有刺喉酸味。咕嚕肉炸得好,初吃脆口,擺了一會也不腍的,很有水準。肉有脢頭肉,也有肉片,當然以我來說,只會去撿脢頭肉,鬆化好吃,真一流。咕嚕肉是簡單菜色,但從來不容易做得好,這裡的,絕對值得一試;太爺雞是另一道名菜,這裡的薰雞也是無出其右的了,薰得夠入味,煙薰味及甜味的平衡做得剛好。雞肉嫩滑,就算吃雞胸肉也不韌的,仍然是「必吃」!
吃了幾味大菜,之後就來其他菜色。魚鰾煲是用上了大量的蔥段去焗走了油的鮮魚鰾,看的時候不明白,為何大好的鮮魚鰾要拿去上粉走油?但原來吃起來味道又不錯,雖然失略了魚鰾的鮮嫩,但也不失爽脆,夾著蔥段來吃,很喜歡的一個菜色;砵酒焗蠔差不多是次次來也吃,但感覺卻以這次最好。蠔鮮嫩肥美,炸得脆口,蓋上爽脆的生菜,加一粒鮮香的乾蔥頭,大家也同意是好吃,也是一吃兩隻;梅菜扣肉前日在客家好廚吃到很有水準的,這裡的不錯,肥肉當然是甘香無比,但一吃廋肉就知水準分野何在。不知是誰的建議,說用餅皮來包,但餅皮太厚,吃起來是膩加上膩,絕對「老點」,來小半碗白飯還更正路;鵝鉢是當大家已十一成飽的情況下上檯,一開二砵,份量十足的。吃件鵝,炆得很軟腍,也很入味,非常的好吃,跟在旁的食友也是飽也要多吃兩件。墊底的芋頭更是精品,又香又腍,滲了鵝汁,也很美味。這個鵝鉢,也是非吃不可。
剩下的兩味,一味紫羅牛肉,一味雜菜煲,再無餘額去吃了。
甜品是桂花糕及綠豆沙,前者涼涼的很可口,桂花味香,杞子也清甜,還可吃多兩件。但去到綠豆沙,就真的吃不來,唯有叫阿姐不上這味了。最後喝過香甜的糯米酒,絕對是吃醉,飲飽。
可以再吃一眾經典又美味的菜色,還大包小包的拿走,每位二百蚊,相當滿足。
後記:看公仔箱最著名的食家們介紹粵菜,盡是陸羽及鏞記,不知何解,怎樣也不會來這裡。還記得在Openrice辦得龍飯局,已經是4年前的事,之後陸陸續續也辦了三、四局。到現在,很多朋友也在此搞飯局,大局小局也有。看在眼裡,也很開心,至少菜色做得出色的食肆,堅守傳統食物做法的地方,也值得我們大力支持。不然的話,十多年後,我們只能在回憶中再細味它們的味道。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