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3-20
63 瀏覽
一星期內連吃兩間最近全城火紅的拉麫店,証明了兩件事:第一,我真的很喜歡吃拉麵,否則一星期來兩劑,還真的會抵擋不住(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第二,我很得閒(又或者是我刻意放鬆一下以準備即將來臨的大project?哈哈), 因為兩間店除了性質差不多之外還有另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兩間都要排長龍,還是不是十分鐘十五分鐘那種小兒科.今天,其實已度好時間,一完成手上工作就飛奔到大坑的達磨拉麫排隊:當時只是十二點多,店還未開,但門外已有不小人人比我們還早到.好,你贏,我甘心只輪到十八號飛.在經過一個半小時(!)的等候,終於可以入座.一進去就明白為什麼要等候這麼久,因為這兒只有十八個位,座位也不好坐,真的是肥少少的都會坐得辛苦,並必然會受到鄰座的不滿.但,如美食當前,誰關心座位好不好?最緊要拉麫好吃,甚麼都ok. 因為早在外面等候時已研究過餐牌,所以可以立即點東西吃: 今天沒有特別濃的達磨至尊豚骨拉麵,所以只從r7和r8鍾選擇;問了店員兩者的分別,原來只在於後者有叉燒加豚角煮和明太子,前者只有一種,其他一樣.就要了基本的r7,加小食包括:菠菜釀雞翼,炸紫芋甘栗餅,五
在經過一個半小時(!)的等候,終於可以入座.一進去就明白為什麼要等候這麼久,因為這兒只有十八個位,座位也不好坐,真的是肥少少的都會坐得辛苦,並必然會受到鄰座的不滿.但,如美食當前,誰關心座位好不好?最緊要拉麫好吃,甚麼都ok.
然後拉麵和其他小食也到了,前後只等了最多十分鐘:
配料包括有炒得很香的芝麻粒,葱等等,略嫌份量不太夠,早知我會多叫一份葱給自己>< 這方面,豚王的則好很多.
麫條: 傳統九州豬骨湯拉麫都用上幼直麫,與味噌和醬油的有所分別.但,我在香港吃過的九州拉麫條,都是不好吃的,這兒的也不例外.也許是我吃得太嫌占?丹我在這兒的麫中嘗不到任何蛋味麥香,只有淡淡的穀物味來提醒食者它是由穀類製成的. 因為麫是直的,也掛不了湯汁. 吃到這令我很懷念在東京站吃過的一碗真的又香又濃的拉麫,它無論湯底和麫條,連配料都是同樣出色.未知日本災情最終會如何,但我衷心希望一切會受控,受難者得到照顧,彌難者得到安息.
再來是溏心蛋-之前在盛八吃過真的是流的溏心蛋,這次吃到的,蛋白比較有味道一點,蛋黃再流質一點,但始終沒有一蘭的質素和味道;這兒的好像只能夠像味道煮到蛋的表面,而未能夠將他完全弄得入味.
最後是豚角煮-身為這兒的名物,應該質素會幾高吧?!於是,抱著'不吃不如不來'的心理,我取肥膩豚角煮而棄叉燒片. 每碗有三片擺得整齊的豚角煮,肥瘦相間的,是靚五化腩的先決條件.食落去先有即溶於口的肥肉的甜和肉汁本身的咸香,兩者平衡有未又有想像般膩,反而因入口即溶,吃後豬肉的香味還會停留再口腔中一陣子,真不錯.
總結: 如果你是追求像一蘭的惹味湯面,這裡的未必能夠滿足你;但假使你是想嘗到豚骨的真味,這碗麫,你非嘗試不可.但如果要排一個半小時才可以吃到,我又覺得不太值得,始終時間寶貴-下次豚骨湯癮起,還是趁non-peak hour來碰碰運氣吧!
不過,這裡的小吃真的很不錯,尤以炸物出色,必定要一嘗. 還有服務態度真的很周到-店員雖然不太微笑有點cool,但在送上食物時都會說不好意思怎的;看見你拿起檯面的胡椒和貓頭鷹蒜茸(酸咪咪的,與豚角煮同吃可減肥膩感),又會主動作介紹.這種服務態度,在今天的香港,可謂買少見少!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