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11-18
93 瀏覽
在公開飲食網站寫了幾年,來到第2,000篇食評,期間不時收到惡意留言種傷「收皮啦,bold字同整大隻字唔代表你篇野有道理啦,鱔稿王,快d翻去跟你隻KC狗搵食啦」,面對那幫狗口長不出象牙,而德行態度也可想而知的東西,也有心倦、心灰的時候,但Isaac堅持了五年的「飯局」還是會繼續下去,安排一些鮮會吃到的風味菜讓大家去試;而今後除了會同大家「飯局尋味」外,還會加入「尋味食譜」(詳見惡男的專頁),分飯局嘗到的佳菜故事。第二千篇,是獻給喜歡傳統菜的朋友,也是給多年來努力保持古法亦落力改良的得龍作鼓勵。與得龍「一年一會」五年有多,只推介一味城中最佳的金錢雞,也不用靠保皇黨才能開局。十月的主題飯局再來回味懷舊粵菜,包下主廳筵開六席,又順道試試主理人為大家而創作的新菜水準。得龍其實不只一味地上最強的金錢雞,還有野雞卷和咕嚕肉口味亦很傳統,前兩者吸引了車胎人來作推介,後者水準媲美陸羽。在我們多年來的推介下,大家已懂得隨網誌食評點菜,當然若只小貓三四隻,是不會見識到得龍真正水準;始終老酒家做傳統菜,從不遷就市場口味而「輕量化」,為了讓更多朋友試上多味招牌菜,也會年復年義務發起得龍宴。無興趣發掘菜館的特色
與得龍「一年一會」五年有多,只推介一味城中最佳的金錢雞,也不用靠保皇黨才能開局。十月的主題飯局再來回味懷舊粵菜,包下主廳筵開六席,又順道試試主理人為大家而創作的新菜水準。
得龍其實不只一味地上最強的金錢雞,還有野雞卷和咕嚕肉口味亦很傳統,前兩者吸引了車胎人來作推介,後者水準媲美陸羽。
在我們多年來的推介下,大家已懂得隨網誌食評點菜,當然若只小貓三四隻,是不會見識到得龍真正水準;始終老酒家做傳統菜,從不遷就市場口味而「輕量化」,為了讓更多朋友試上多味招牌菜,也會年復年義務發起得龍宴。
無興趣發掘菜館的特色,是不會有好局,寫菜是Isaac的興趣之一,蛇王芬的時令果饌宴、創發最強打冷局,還有陸羽包兩層嘗失傳菜,除非你是為生存而食,否則公仔箱食家做不來的飯局,相信大家亦會有興趣體驗一番,這也是飯局好玩之處。(註:廚師心情我是控制不到,間中也有甩碌的飯局...但體驗過,還是樂在其中。)
今局十道菜合共十二款以上的特色食材,除了招牌菜也有特別為「飯局」而設的off menu古法粵菜,那管是碰著萬聖節,也有近八十位食友選擇不去扮鬼扮馬,同來以食會友,我們就包主廳筵開六席,氣氛不用我多作描述了。
飯局中首次嘗到蟲草花入饌的菜餚,打開蓋傳來濃鮮的香氣,還有姆指般厚的靚花膠,足料和燉上半天的火候,湯味道自然醇美,其時食友笑說絕不介意每晚來喝這海鍋「粗粗地」的燉湯。
嘗過湯後,便到見識老酒家炸功的時候~網油鵝肝卷拼鮮蟹肉斑塊,隨飯局尋味的朋友,都知要吃到酥脆不膩的炸物不易,如三星龍景軒為保持質素,同時間最多只接兩席單便知一二。
至於為我們而創作的鮮蟹肉斑塊,代替往年反應一般的走地滑蛋,斑肉味道淡薄不是重點,反而皮脆而肉嫩不油,同時處理六席的「鴛鴦炸物」能保持脆而乾爽,也是酒家屹立半世紀的實力所在;而主理人特設的鴛鴦鮮蟹肉汁,反應較斑塊更不錯。
太爺雞盆菜就這樣誕生,主理人實在慷慨,在海參和花膠堆出的「海味山」下,太爺雞也淪為大配角,雖然特別叮囑份量迷你就好了,但連同海蝦、五花腩、門鱔等十幾款配料,這「迷你盆菜」是絕對足夠二十人享用亦有餘,大家「見識」後,相信也明白何以盡量讓大家坐得親密一點....
當晚除了影相也要介紹菜式,盆菜只能淺嘗,先吃雞再吃海參和炆鵝及腩肉,各項食材以獨立醬汁調製,味道不胡混,而口感也恰如其分,腩肉鬆軟、海參黏軟,鵝肉香嫩入味實令盆菜味道大為提升,雖然太爺雞配盆菜效果不如單獨吃佳,但一口氣見識了店家處理不同食材的心機,個人是很滿意。
由於老酒家菜式較濃,寫菜上也就加入了時令的豆苗配魚湯,另外也有唐蒿和生菜讓食友放在鍋中D.I.Y,消消膩。
每年去到糖水部份都有驚喜,繼經典的意式布甸後,以為今年反璞歸真來一道走地蛋腐竹糖水,卻不知陣容絕不簡單,八十多隻小巧的農場蛋組成「蛋海」,也成了一時佳話。而腐竹和銀杏煲至夠身,喝起來既香亦滑,我非甜魔但也喝了兩碗。
除了食物質素,酒家的物流配套亦很重要,要同時處理六席不易,但主理人在台前幕後穿梭打點,無論熱度甚至出菜流程亦無亂子,他問吃得如何,我說吃了五年,這裡的金錢雞仍是城中最好、盆菜也吃得稱喜,而$210能試上大家平日少有機會試到罕見菜式,店家的誠意,不會是那位抄橋搞手能安排得來。
吃完得龍,十一月中我們換換口味,去試新晉川滬菜館水準。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