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9-02
8789 瀏覽
甘氏清盤風波已告一段落,然主審法官「二少贏了,鏞記卻輸了」的一句話,至今仍言猶在耳。大少的兩位公子,退出鏞記,重新出發,另起爐灶,締造屬於自己的舞台,創造另一個傳奇故事。小妹上次拜訪了灣仔的「甘牌燒鵝」,是晚,則於天后的「甘飯館」嚐新。開業至今,門庭若市,一桌難求。友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搶得一張枱。然而,要九點才可入內用餐。 甘飯館沒有金碧輝煌、華麗耀眼的裝潢,以簡單實用為主。店內座位也不過六十迺迪,頗為擠迫,走平民街坊路線,除了主打的金牌燒鵝外,主要烹調傳統粵菜和懷舊家常小菜,是普通的小菜館,與走高檔路線的鏞記明顯是截然不同的。九點,店內仍是座無虛席的,沒有訂枱的人不免要叫閉門羹了。座上客,以一家大細,或夫婦情侶兩人為主。大家挨頭挨肩地坐著,大聲講,盡情笑。筷子此起彼落,你一言我一語地閒話家常。笑聲笑聲,滿載溫馨。甘飯館,頗有家的感覺。主菜未到,先上一客招牌小食皮蛋酸薑,溏心皮蛋水汪汪的,蛋黃濃稠且帶黏,蛋白晶瑩剔透且軟滑香濃;自行調配的酸薑,酸味較淡並不嗆喉,更能吃出薑味,一併放入口中,酸甜軟滑集於一口,甚有水準。廣東三寶雞也不甘後人,率先登場。據聞,此道菜式乃甘家大少的獨門菜
甘飯館沒有金碧輝煌、華麗耀眼的裝潢,以簡單實用為主。店內座位也不過六十迺迪,頗為擠迫,走平民街坊路線,除了主打的金牌燒鵝外,主要烹調傳統粵菜和懷舊家常小菜,是普通的小菜館,與走高檔路線的鏞記明顯是截然不同的。
誠然,翡翠蟹確是炎炎夏日的一道合時令的小菜,有清熱解毒之效。小妹素來怕涼瓜與生俱來陣苦味,故一向都避之則吉。小店的涼瓜入口不太苦澀,質感爽脆鮮嫩,伴著鮮甜味美的蟹肉,清爽中,頗有甜盡甘來之極致口感,蠻好吃的。
相對而言,甘牌燒鵝炮製的燒鵝更勝一籌。據聞,是由於廚房硬件未能配合所致。雖感無奈,然只能接受現實。小妹至今,仍念念不忘甘牌燒鵝那隻金黃皮脆肉嫩的燒鵝髀也……
這道菜既有牛肉的鬆軟嫩滑(據友人所言),油炸鬼的香脆可口,以及馬蹄的爽脆清甜,乃一道色香味俱全,且集酥、脆、嫩三種口感於一口的的家常小菜。有幸一嚐,於願足已﹗
大馬站煲即「蝦醬火腩豆腐煲」,是年老廣東人熟悉的煲仔菜,據聞也是煲仔菜之始。相傳清朝兩廣總督張之洞巡行至大馬站,被路旁大排檔傳出的香濃鹹蝦味所吸引,派侍從去問是何物。人家以為是問這處是何地,便回答「大馬站」,因此這道菜式便稱為「大馬站煲」。
大馬站煲先將火腩切條狀,在鍋上爆油後,加入薑片和蝦醬同爆,最後加上豆腐和韮菜再煮,原煲上桌。肥瘦適中的火腩入口甚為味濃豐腴,外香內嫩的豆腐也盡吸蝦醬的鹹鮮,超級濃香鹹鮮惹味,用來下飯或送酒絕對一流。難怪人們都說重油厚味的火腩煲是男人的浪漫,是的,主張清淡健康的女人未必會喜歡或欣賞這一道重口味的小菜。
余均益辣椒醬始創於1922年,是一間又舊又小的醬廠,九十多年來只做兩款醬料 - 辣椒醬及豉椒醬,尤以辣椒醬做得較為出色。其他醬廠所做的辣椒醬,通常是較鹹,或是較辣,余均益卻能把兩味做得平衡,除此之外更有一種酸味,這是其獨特之處。吃炒河時,伴入適量辣鹹酸味適中的余均益辣醬,無疑能讓炒河的味道提升到另一層次。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