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5-18
685 瀏覽
這兩三年,黃枝記變化實在多。老店從威靈頓街遷到史丹利街,其他地區的分店這邊機場的關了那邊沙田的又開。最近還加了價,加得急,餐牌上的新價錢還是臨時手寫。也有未曾改變的。有些夥計還是熟悉面孔。油菜亦依然出色。這裡的芥蘭像外表嚇人內裡善良的科學怪人,一條條粗如成人拇指,個別切口平坦整齊的,甚至可竪立碟上(見圖)。凡菜者,越粗大,一般只會令人聯想到「老」呀「有渣」呀之類之類所謂冇句好的說話。偏偏每次都是質地爽脆。最神奇是夠甜夠味。夠味,是經得起細嚐。如果你相信正念進食建議的每口食物都應該嚼二三十下才嚥下,這個芥蘭是最好練習對象。尋常食物,多嚼十幾下已索然無味,這芥蘭嚼到二三十下時,還可隱隱嚐得到菜的甜味。當然,剛剛才說過,芥蘭爽脆無渣,本來無需太多口舌工夫。不過,愛說禪修愛說活在當下的,不妨來修煉一下。
老店從威靈頓街遷到史丹利街,其他地區的分店這邊機場的關了那邊沙田的又開。
最近還加了價,加得急,餐牌上的新價錢還是臨時手寫。
也有未曾改變的。
有些夥計還是熟悉面孔。
油菜亦依然出色。
這裡的芥蘭像外表嚇人內裡善良的科學怪人,一條條粗如成人拇指,個別切口平坦整齊的,甚至可竪立碟上(見圖)。
偏偏每次都是質地爽脆。
最神奇是夠甜夠味。
夠味,是經得起細嚐。如果你相信正念進食建議的每口食物都應該嚼二三十下才嚥下,這個芥蘭是最好練習對象。
尋常食物,多嚼十幾下已索然無味,這芥蘭嚼到二三十下時,還可隱隱嚐得到菜的甜味。
當然,剛剛才說過,芥蘭爽脆無渣,本來無需太多口舌工夫。
不過,愛說禪修愛說活在當下的,不妨來修煉一下。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