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市12:00-15:30只賣沾麵,晚市17:30-22:30則供應拉麵,平時出外經常食到拉麵,沾麵在香港卻不太流行,所以這次我也是等下午來試沾麵。

2
餐牌選擇不多,但重質不重量,這樣才能夠專注於食物質素之上。

排隊時就可落下單選定沾麵口味,省卻入座後的等候時間,如同日本當地的食肆般不收加一。

店面面積較細,裝修有如舊式日本小店,到處貼滿日本動漫、明星poster,滿是濃濃的日本風情。

1
而且店家還生動地圖文並茂地介紹沾麵的享用方法,相當貼心。

魚介豚骨蕃茄海蝦沾麵 $88
沾麵是拉麵的變奏,上桌時會把麵跟湯分開,但食法、味道、風格均與傳統拉麵截然不同。

湯頭極之濃厚,加入甜酸味的番茄,配合表面撒滿了許多鹹鮮的櫻花蝦,兩者沒有違和感,反而令魚介湯底更清新開胃。

沾麵上桌時是微冷的,這是因為在煮熟後必須過冷水,麵條才能保持滑順,收縮後變得緊緻彈牙,提升入口的嚼勁,呈現小麥特有的甘甜原味。

粗麵條亦可增加讓湯汁吸附的面積,大約蘸七分熱湯即可,既能掛起濃湯,又可以吃到拉麵的小麥粉香,讓味蕾遊走在冷與熱之間,口腔內變成微暖的溫度,帶點曖昧。

叉燒肉質軟嫩不死實,厚切成豚角,讓肉粒輕易地掛滿湯汁。

魚介豚骨焙煎黑芝麻沾麵 $85
另一碗選了罕見的黑芝麻味,這裡的麵量每碗有250g重,比坊間的拉麵份量大很多,除非你是大胃王,否則一定吃到頂著肚皮

湯頭呈現一片烏黑色,只因加入自家烘焙的黑芝麻,更加厚身濃稠,濃得化不開的芝麻香氣稍為蓋過了魚介豚骨的原有味道,反而會令人想起加了鹹味的中式芝麻糊 XD

湯汁稠身令麵條可以沾上更多湯,假如吃到湯汁變冷時,可以要求店員將高溫熱石放入湯內,令湯汁再次升溫。

溏心蛋的軟嫩蛋白包裹著半熟晶瑩的蛋黃,稍嫌每碗只有半隻好像少了點。

飲品選了烏龍茶和可樂。

不想點飲品的話,這裡也有提供室溫的檸檬水,可以自斟自飲,不另收費。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