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4
2
等級4
2007-11-24 11 瀏覽
要招呼台灣政要,在東京也沒多大興趣吃刺身,回來後就更沒理由以似招呼政要,想了想,決定來一次日式的家常料理,櫻。門口沒掛著餐牌,看餐牌還不如睇睇牆上的手寫是日精選,只有國語及蘿蔔文的一晚,每檯不是麒麟就是清酒,還有輸馬的歎氣聲,氣氛與4小時時差的蘿蔔國沒分別。晚市這裡從來都是爆場舖,也不介意被安排到門口位,政要笑說在當地的日本料理,情況也是這模樣,竟想不到人在異鄉吃異邦菜給找到老家的感覺;台灣人對啤酒狂熱度雖不及日本人,但晚飯總要啤一啤,又隨便地點些前菜、燒物及煮物佐酒。暖和的熱毛巾,整晚前後換了三次,認真的家庭式服務,前菜是漬海帶與青瓜,青瓜清新味道與提起了醋酸海帶的鮮味,很速配。大家的食量不大,沒有最喜歡的薯仔沙律,只好選擇蟹籽沙律代替,沒有豚角煮,也沒有炆五花腩,結果煮物要了汁煮蘿蔔,也叫了燒五花腩及牛舌,當然,佐酒一定離不開酒之友,是晚的是鹽辛魷魚。日本料理小店,總有一味地道的薯仔沙律,是晚緣慳一面,雖然青瓜與雜菜絲及蟹籽與沙律醬也很有風味,然而吃不到薯蓉與薯粒組合總不是味兒。腥鮮的鹽辛魷魚,加上了橘子皮,更腥、更適合佐酒,那正是日本吃到的風味,見到壽司吧放著一盤橘子,大悅~拿起
更多

要招呼台灣政要,在東京也沒多大興趣吃刺身,回來後就更沒理由以似招呼政要,想了想,決定來一次日式的家常料理,櫻。

門口沒掛著餐牌,看餐牌還不如睇睇牆上的手寫是日精選,只有國語及蘿蔔文的一晚,每檯不是麒麟就是清酒,還有輸馬的歎氣聲,氣氛與4小時時差的蘿蔔國沒分別。

晚市這裡從來都是爆場舖,也不介意被安排到門口位,政要笑說在當地的日本料理,情況也是這模樣,竟想不到人在異鄉吃異邦菜給找到老家的感覺;台灣人對啤酒狂熱度雖不及日本人,但晚飯總要啤一啤,又隨便地點些前菜、燒物及煮物佐酒。

暖和的熱毛巾,整晚前後換了三次,認真的家庭式服務,前菜是漬海帶與青瓜,青瓜清新味道與提起了醋酸海帶的鮮味,很速配。

大家的食量不大,沒有最喜歡的薯仔沙律,只好選擇蟹籽沙律代替,沒有豚角煮,也沒有炆五花腩,結果煮物要了汁煮蘿蔔,也叫了燒五花腩及牛舌,當然,佐酒一定離不開酒之友,是晚的是鹽辛魷魚。

日本料理小店,總有一味地道的薯仔沙律,是晚緣慳一面,雖然青瓜與雜菜絲及蟹籽與沙律醬也很有風味,然而吃不到薯蓉與薯粒組合總不是味兒。

腥鮮的鹽辛魷魚,加上了橘子皮,更腥、更適合佐酒,那正是日本吃到的風味,見到壽司吧放著一盤橘子,大悅~拿起杯啤一啤,三兩口功夫已清碟。燒五花腩出面也不多見,也愛點來吃,同意老頭子所言,五花腩用來炆是最好的,幸好這裡的汁燒五花腩瘦的部分也不算太韌,也夾微微油甘及甜醬油味,也滿意。

燒物當中最喜歡的是牛舌,個人比較喜歡厚切的,是晚的是薄切,較厚切的易處理,鹽耍的位置幾平均,富彈性的肉質感覺也很好,當然少不得獨有的油甘味,是叫人著迷的味道。

家常菜中很喜歡汁煮的菜式,沒有豚角煮及五花腩雖然失望,幸好這味汁煮蘿蔔.腐皮也做得很好,入口蘿蔔沒有渣,與吸汁力十足的腐皮絕對是最強組合,是晚的味林醬汁味道不太濃烈,吃得極為滋味,政要吃得也極為稱心。

簡單的一些家常菜,政要笑說如果去到台灣,也會到道地的日本家常料理招呼在下,味林、木魚湯、甜醬油的日式味道,喜歡日本料理的自然能了解這分共通語言,總算順利地完成任務。

圖:
上:鹽辛魷魚,又腥又鮮,醬油味不太濃加上橘子皮,風味十足。
中:汁煮蘿蔔,單看和風碗已很美,蘸芥末吃風味更是一絕。
下:日本人除啤酒外,就係呢味野。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人均消費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