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20-06-27
186 瀏覽
位於「黃大仙」「現崇山」地下的港式食店「茶餐廳2.0」,舖位的上手食店是我曾經光顧過的西餐餐廳「Olive ERA」。當時我以為「Olive ERA」位置偏僻,所以在將軍澳坐港鐵來到「黃大仙」,再徒步來到「現崇山」。當時我以為要來「現崇山」光顧「Olive ERA」,在「西貢」要不斷轉車才能去到「現崇山」。後來我發現「現崇山」根本就鄰近「新蒲崗」,在西貢坐車來到「采頤花園」,徒步穿過「新蒲崗」和「彩虹道」就能到達。現在我重臨「現崇山」,發現現在使用以前「Olive ERA」舖位營業的食店「茶餐廳2.0」,「茶餐廳2.0」雖然設置電視機,電視機竟然不是對着餐廳裡面,而是對着餐廳店門外面,讓坐在戶外檯櫈的食客觀看新聞。現在我發現,不需要再長途跋涉就可以來到「現崇山」,而且讓我可以在沒有電視新聞臺報導的安靜環境下用餐。「現崇山」跟「茶餐廳2.0」的環境,讓我對「茶餐廳2.0」「環境」評分忽然加了不少分數。不過,凡事本來就不是完美,「茶餐廳2.0」雖然容許食客可以在沒有電視新聞臺騷擾下用餐,令到「茶餐廳2.0」食客人數增加的同時,卻讓我在選擇餐點和飲品時,遇到重重的難題。我原本想選擇「茶餐廳2
當時我以為要來「現崇山」光顧「Olive ERA」,在「西貢」要不斷轉車才能去到「現崇山」。後來我發現「現崇山」根本就鄰近「新蒲崗」,在西貢坐車來到「采頤花園」,徒步穿過「新蒲崗」和「彩虹道」就能到達。
現在我重臨「現崇山」,發現現在使用以前「Olive ERA」舖位營業的食店「茶餐廳2.0」,「茶餐廳2.0」雖然設置電視機,電視機竟然不是對着餐廳裡面,而是對着餐廳店門外面,讓坐在戶外檯櫈的食客觀看新聞。
現在我發現,不需要再長途跋涉就可以來到「現崇山」,而且讓我可以在沒有電視新聞臺報導的安靜環境下用餐。「現崇山」跟「茶餐廳2.0」的環境,讓我對「茶餐廳2.0」「環境」評分忽然加了不少分數。
不過,凡事本來就不是完美,「茶餐廳2.0」雖然容許食客可以在沒有電視新聞臺騷擾下用餐,令到「茶餐廳2.0」食客人數增加的同時,卻讓我在選擇餐點和飲品時,遇到重重的難題。
我原本想選擇「茶餐廳2.0」裡面的雞肉類型小食「黑糖雞」,可惜當時「茶餐廳2.0」侍應就不幸地告訴我「黑糖雞」已經售罄。我被迫放棄「咖喱牛腩飯」,留到我光顧「茶餐廳2.0」後,才在「新蒲崗」享用「牛腩麵」。
最後我在「茶餐廳2.0」點了一客「咖喱雞飯」,再加港幣十元選擇享用「是日餐湯」跟「飲品」。我選擇了平日在其他食店,都很少有機會飲到的手調奶昔飲品「日本南瓜焦糖奶昔」。
我好不容易決定到「茶餐廳2.0」晚餐裡面的食品之後,發現選擇享用手調飲品的實際套餐價錢折扣優惠不算很多,每杯飲品都只能獲得港幣十元套餐折扣優惠而已,但是「日本南瓜焦糖奶昔」售價卻已經需要港幣三十八元。
另一方面,我在等候「茶餐廳2.0」廚房製作食品跟飲品期間,無意中發現原來「茶餐廳2.0」廚房還有提供雪糕、甜品跟堂食「雞蛋仔」給食客選擇。可惜我還需要留預算享用「牛腩麵」,所以最後沒有選擇甜品。
結果我在「茶餐廳2.0」完成點餐之後,「茶餐廳2.0」廚房最快製作完成,侍應端着送到我面前的第一道菜式,還是一般忌廉甜味而口感比較稀餐湯「忌廉湯」而已。
由於「忌廉湯」裡面沒有其他的肉類,或者其他食材配料,加上我之後還有手調甜味「日本南瓜焦糖奶昔」飲品可以享用,所以只是儘快飲完「忌廉湯」,短暫感受「忌廉湯」裡面的甜味就算數。
或許可能因為「茶餐廳2.0」使用店舖的上手食店,是西餐廳「Olive ERA」的關係吧,所以「茶餐廳」使用盛載餐湯「忌廉湯」和「咖喱雞」,竟然都使用同一個大小和形狀,底部比較深的湯碗。
另一方面,我竟然發現「茶餐廳2.0」「咖喱雞飯」裡面使用的「咖喱雞」,雖然是使用了雞扒,但是雞扒實際上卻是選擇預先切件,然後直接把切件後的雞扒,一口感投進咖喱汁裡面。
所以「咖喱雞飯」裡面的雞肉,因為「茶餐廳2.0」廚房把雞肉浸在咖喱汁裡面時間長了,所以令到雞肉外層,本來口感可以煎得比較香脆的雞皮,都因為咖喱汁而完全變腍了。
我又發現「茶餐廳2.0」廚房負責盛載「咖喱雞」的湯碗裡面,裡面原來都投放了很多馬鈴薯,間接令到「茶餐廳2.0」「咖喱雞飯」實際上食到的雞肉份量,在不知不覺間打了折扣。
加上「茶餐廳2.0」廚房店員,還在「咖喱雞飯」盛載白飯的餐碟旁邊,加入很多雜菜例如「紅蘿蔔」作為伴碟,所以整碟「咖喱雞飯」實際蔬菜份量,竟然比咖喱汁裡面的雞肉還多出不少。
不過當時我安慰自己,等到我光顧享用「茶餐廳2.0」的「咖喱雞飯」,和飲品「日本南瓜焦糖奶昔,再付款結賬之後,我還可以徒步返回「新蒲崗」再食「牛腩麵」,所以沒有再執著在「咖喱雞飯」的實際雞肉份量身上。
相反「茶餐廳2.0」的所有餐牌,真正可以在我腦海裡面留下深刻印象,竟然不是來自熟食食品,反而是由「茶餐廳2.0」廚房裡面的店員,店員製作出來的手調甜味沙冰飲品。
「茶餐廳2.0」的飲品餐牌裡面,一共有六款以不同材料製作出不同口味,名稱叫做「2.0奶昔」的手調奶昔飲品,當中有三款奶昔以甜味水果加鮮奶製作而成。
我選擇了「茶餐廳2.0」飲品餐牌「飲品2.0」裡面,充滿日本地道蔬果「南瓜」甜味,還有非常濃厚焦糖甜品的奶昔飲品「日本南瓜焦糖奶昔」。「日本南瓜焦糖奶昔」售價其實也不便宜,每杯售價需要港幣三十八元。
「日本南瓜焦糖奶昔」即使有了「茶餐廳2.0」套餐飲品價錢「十元」折扣幫助,飲品實際上仍然需要港幣二十八元,如果我不是看見「日本南瓜焦糖奶昔」從玻璃杯湧出來深黃色沙冰的話,我也未必能放下心頭大石。
咖喱雞飯
$68
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茶餐廳2.0」廚房製作出來的奶昔飲品,「日本南瓜焦糖奶昔」之所以能夠在我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因為飲品竟然同時提供到三種不同的甜味給我,包括「南瓜」、「牛奶」跳「焦糖」。
「日本南瓜焦糖奶昔」飲品第一個能夠給我深刻印象的甜味,就是來自奶昔飲品裡面,由日本種植出來的瓜果「南瓜」。我以前都知道「南瓜」味道一向很甜,始料不及「南瓜」加進「奶昔」,飲品甜味竟然變得如此濃烈。
我真的完全想不到,把日本地道的新鮮甜味「南瓜」加進攪拌機裡面,跟其他材料例如「鮮奶」、「焦糖」和「冰塊」一起攪拌,竟然成為擁有超濃濃度甜味的日本南瓜焦糖鮮奶奶昔。
甜味蔬果材料「南瓜」,之所以能夠在「日本南瓜焦糖奶昔」飲品甜味裡面「大放光芒」,其實也多得飲品裡面的另一款甜味材料「焦糖」幫忙,才能結合變成甜味濃度極高的奶昔。
日本南瓜焦糖奶昔
$28
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至於「日本南瓜焦糖奶昔」飲品裡面的「鮮奶」材料,我試飲過「日本南瓜焦糖奶昔」之後,亦估計可能使用了,味道有點像「北海道牛乳」,口感偏向幼滑的高濃度牛奶產品,作為奶昔底層鮮奶材料。
所以我覺得「日本南瓜焦糖奶昔」飲品,飲品除了有齊南瓜甜味、焦糖甜味跟牛奶甜味之外,能夠把奶昔實際的質地和口感磨到非常幼滑,也是「日本南瓜焦糖奶昔」的成功原因之一。
「茶餐廳2.0」侍應端着「日本南瓜焦糖奶昔」飲品送到我檯面面前的時候,飲品只是插着一支,平日在港式茶餐廳裡面都會使用到,管道不算很闊的一般「飲管」而已。
但是「日本南瓜焦糖奶昔」裡面的甜味南瓜焦糖奶昔飲品,居然能夠一直順着窄身的塑膠飲管,沿着飲管裡面的管道逆流而上,直接衝進我的口裡面,奶昔裡面的實際質地若然磨得不夠幼,很難做到順通無阻地吸入甜味奶昔。
所以「茶餐廳2.0」廚房製造的「日本南瓜焦糖奶昔」,除了擁有來自日本南瓜、焦糖和牛奶的濃厚甜味之外,沙冰實際質地磨得如此幼細細緻,也是奶昔飲品味道口感都成功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食客可以在沒有電視機和新聞報導的情況下,又能夠在沒有其他食客搭檯下用餐,是我對「茶餐廳2.0」最感到滿意的真正原因之一。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