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10-02
7 瀏覽
看過飲食雜誌介紹這兒的豬頸肉包,所以抽了個下午來吃個下午茶。也要和人搭枱,地方真的很淺窄,但最重要是好吃,先看看餐牌,是一張對摺的A3紙,內有密密麻麻的字,真的看到我滿天星斗,真的想不到去茶記吃下午茶,比讀書更費神,看見鄰桌的瑞士雞脾像是很好吃,另外又必試炭燒豬頸肉包,所以最後點了一個「不可不試的瑞士」下午茶餐及炭燒豬頸肉包餐。先談那炭燒豬頸肉包,吃起來有濃濃的醬油味,還要只是很普通的甜豉油味,炭燒味及豬肉味都完全欠奉,包身雖然烘過,可是只暖而不脆,加入一丁點很幼的生菜絲,對口感幫助不大,出名?唔多覺。之後吃雞脾了,當然是用手吃才滋味,雞脾的皮被染成深深的啡色,看起來不錯,一口咬下,雞皮果然好吃,濃濃的瑞士汁加上咬下皮後所爆出來的油脂,真的是很香甜啊!正當以為好夢正酣之時,但原來其瑞士汁的味只限雞皮而已,深一層的雞肉是白雪雪的,雞肉雖說是嫩滑,但此雞脾真的不算太瑞士。再來是吞拿魚包,上桌的樣子教人有點不安,一個微微烘過的熱狗餐包,加上一小杯吞拿魚醬,那吞拿魚醬真的是少得可憐,吃起來更令人咋舌,罐裝吞拿魚品牌天天有餘的吞拿魚醬也比它更香,而且魚肉少而硬實,配上那又是暖而不脆的餐包,真的是
看過飲食雜誌介紹這兒的豬頸肉包,所以抽了個下午來吃個下午茶。
也要和人搭枱,地方真的很淺窄,但最重要是好吃,先看看餐牌,是一張對摺的A3紙,內有密密麻麻的字,真的看到我滿天星斗,真的想不到去茶記吃下午茶,比讀書更費神,看見鄰桌的瑞士雞脾像是很好吃,另外又必試炭燒豬頸肉包,所以最後點了一個「不可不試的瑞士」下午茶餐及炭燒豬頸肉包餐。
先談那炭燒豬頸肉包,吃起來有濃濃的醬油味,還要只是很普通的甜豉油味,炭燒味及豬肉味都完全欠奉,包身雖然烘過,可是只暖而不脆,加入一丁點很幼的生菜絲,對口感幫助不大,出名?唔多覺。
之後吃雞脾了,當然是用手吃才滋味,雞脾的皮被染成深深的啡色,看起來不錯,一口咬下,雞皮果然好吃,濃濃的瑞士汁加上咬下皮後所爆出來的油脂,真的是很香甜啊!正當以為好夢正酣之時,但原來其瑞士汁的味只限雞皮而已,深一層的雞肉是白雪雪的,雞肉雖說是嫩滑,但此雞脾真的不算太瑞士。
再來是吞拿魚包,上桌的樣子教人有點不安,一個微微烘過的熱狗餐包,加上一小杯吞拿魚醬,那吞拿魚醬真的是少得可憐,吃起來更令人咋舌,罐裝吞拿魚品牌天天有餘的吞拿魚醬也比它更香,而且魚肉少而硬實,配上那又是暖而不脆的餐包,真的是一個笑話。
最後吃的是沙嗲牛麵,看起來也是令人有點不快的,那堆萎縮的沙嗲牛肉,只有那一丁點,吃起來又如何?麵是最為普遍的福麵,煮得過腍,麵身發得很脹,沙嗲牛肉堆頭小也罷了,最重要都是質素,牛肉雖然沒有梳打粉轟炸過,但吃不出有牛肉味,而且有點嚡口,加上其奇怪的厚切手法,真的是罕見,而所謂的沙嗲醬絕對失色,不是要求它有東南亞店子的香,但此處的連豉油香也沒有,吃這碗麵,有如幫架車入油一樣,純粹求飽肚。
兩個套餐各有一杯飲品,要了一杯鴛鴦及一杯奶茶。鴛鴦的味道基本上由咖啡主導了,當然也是一貫港式的味道,有頗強咖啡的酸味,下了糖稍為好一點,中和了其酸味,但咖啡香及茶香也欠奉,奶香不足,也不太滑口,這杯鴛鴦,最多只可以說是不難喝;至於奶茶也算有茶味,但不夠濃,而其香度以熱奶茶來說,其茶香真的是過薄了,而且奶香也好像如上的鴛鴦一樣的弱,口感滑度不足。
吃過了是還了心願,抵真的是很抵,那「不可不試的瑞士」下午茶餐,有麵有包有雞脾,連飲料也只不過是二十三元,在老銅來說,去哪兒搵呢?但抵吃還抵吃,真的不是好吃,為何會咁出名呢?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