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5-22
497 瀏覽
近年來,餐廳除了興懷舊復古,台式食店也是一時無兩外,雞煲也紅得發紫,雖然雞的興起,已經有兩三年時間,可是卻又沒有減退蹟像。在下於去年第四季,已經吃過好幾次雞煲火鍋,老實說,實在有點怕怕,相隔幾個月,又到荃灣的常滿雞煲火鍋專店,又來多一次雞煲火鍋。今次吃的卻又不似以往般的著重四川麻辣那麼重口味。常滿雞煲位於荃灣二陂坊,與荃新天地及如心廣場隔了一條街,如果識行的話,不消五六分便可到達。依在下所見,常滿有兩間店舖,分別打對面的,一邊是用上了玻璃門,另一邊是採用了開放式的門面,兩間店舖各有特色,咱們則坐在開放式的店舖裡面。餐廳用上了仿磚牆,有著不同的裝飾,還掛上了兩個大電視,另有還有一食物出處。一般來說,邊爐都會隱藏在枱中,但是這裡卻把氣體爐放在枱上。秘製泰醬是餐廳的秘方配製,當中只有微微辛辣,也富有花生的香味。滋味常滿雞煲(半隻:一百一十八個大洋;全隻:一百八十八個大洋)先把雞件不停的攪,以免黐底,而雞件是使用清遠的走地雞。一般來說,雞煲總是麻辣的,有分大中細辣,可是今晚卻是小辣,配合現場的女生嘛。當中雞件醃得入味,香濃得來卻又帶點微辣感覺,辛辣程度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招牌人參藥膳鍋(一百二
在下於去年第四季,已經吃過好幾次雞煲火鍋,老實說,實在有點怕怕,相隔幾個月,又到荃灣的常滿雞煲火鍋專店,又來多一次雞煲火鍋。今次吃的卻又不似以往般的著重四川麻辣那麼重口味。
是餐廳的秘方配製,當中只有微微辛辣,也富有花生的香味。
先把雞件不停的攪,以免黐底,而雞件是使用清遠的走地雞。一般來說,雞煲總是麻辣的,有分大中細辣,可是今晚卻是小辣,配合現場的女生嘛。當中雞件醃得入味,香濃得來卻又帶點微辣感覺,辛辣程度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
吃完雞煲,便送來湯底,材料包括了鮮人參和腐竹。因此湯底除了有鮮人參的味道外,還有豆香味道,鮮甜無比。其實當中還有其他孳材的,但不會有太燥的感覺。當需要加湯底的話,就從這樽湯底加上,並要親自加在煲裡。
之前也曾吃過桂花蚌,到這裡也不容錯過,桂花蚌淥過之後,卻又幾鮮味和爽口,與之前無異,但又與湯底配合得宜。
在下甚為喜歡用鯇魚作為火鍋料,無論是骨腩或魚片,都甚喜歡。脆骨腩也頗鮮味無比,而且沒有大骨在內,甚為好
牛胸尖(六十八個大洋)
現今的本地肥牛,也用上了牛脊肉,顏色較鮮紅外,其實纖維幾多的,而且脂肪分佈也較均勻和幼細,吃起來也較煙靭和咬口,口感不錯。而牛胸尖配上肥牛起吃,效困更佳,而牛胸尖都幾滑的。
最初接觸響鈴,是因女友喜歡吃而接觸得到的。後來在火鍋店有得吃,便點來一碟。當中把響鈴在湯底輕輕浸三秒後便可以吃,多過三秒響鈴便不脆口,因此也有三秒響鈴之名。
名字也頗特別的,其實內裡為豬肉碎及冬菇碎,皮夠薄而有咬口。水餃同業是皮薄,內裡鮮蝦爽口無比,與豬肉比例均勻。
千層肉是由五花腩切片而成,這道菜盡見廚師的刀功。五花腩浸在話梅花雕酒,使其盛滿了話梅和花雕酒香,也完全不覺五花腩的肥膩感覺。今晚的火鍋配料,部份實在令在下有點驚喜,至少有點東西在下也未曾吃過的。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