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12-08
46 瀏覽
十二月上旬約了食友談談國家大事,來到這間未試過的南亞小店,聽食友說質素一般,但未試過,總得親身體會,才能下定案。平日午市時段例必要等位,正值周末,沒有上班客打搞,在空間方面是容許到大家傾近兩小時。胃口麻麻,只想吃些湯水,馬來肉骨茶也是在重多濃口味菜式中最適合自己的一味,食友就點下一碗油飯與及炒蘿蔔糕,大家也是本著淺嚐多味心態,分量都是少分的,而飯就只要一碗。馬來肉骨茶,色深帶著藥材的濃郁味道,肋排煮得腍,加入五花腩,湯底的味道就豐富多了,這樣加入豬腩的做法,這做法令偶想起楊氏的味道,當然那邊就更濃郁沉厚,伴碟的黏身黑醬油,下了蒜及辣椒,很地道。二人來亦未必值得投資胃納在海南雞上,來碗油飯,是有雞汁的味道,不過味道不夠,難怪食友會聰明地先吃飯,再嚐湯,後者的味道較前者濃麻,質感不太濕亦不太乾,不會增加胃納負擔,對自己口味。而炒蘿蔔糕,有黑醬油炒及白醬油炒,是地道演繹,可惜出到來,黑醬油味不夠,蘿蔔糕也是一舊粉,嚐不到蘿蔔味道,原來也有較肉骨皇更差的蘿蔔糕。肉骨茶不差,好此道者也可一試,食友埋單,價錢約$50/位,在此謝過。更多的飲食資訊與飯局故事分享@http://foodxfile.b
約了食友談談國家大事,來到這間未試過的南亞小店,聽食友說質素一般,但未試過,總得親身體會,才能下定案。
平日午市時段例必要等位,正值周末,沒有上班客打搞,在空間方面是容許到大家傾近兩小時。
胃口麻麻,只想吃些湯水,馬來肉骨茶也是在重多濃口味菜式中最適合自己的一味,食友就點下一碗油飯與及炒蘿蔔糕,大家也是本著淺嚐多味心態,分量都是少分的,而飯就只要一碗。
馬來肉骨茶,色深帶著藥材的濃郁味道,肋排煮得腍,加入五花腩,湯底的味道就豐富多了,這樣加入豬腩的做法,這做法令偶想起楊氏的味道,當然那邊就更濃郁沉厚,伴碟的黏身黑醬油,下了蒜及辣椒,很地道。
二人來亦未必值得投資胃納在海南雞上,來碗油飯,是有雞汁的味道,不過味道不夠,難怪食友會聰明地先吃飯,再嚐湯,後者的味道較前者濃麻,質感不太濕亦不太乾,不會增加胃納負擔,對自己口味。
而炒蘿蔔糕,有黑醬油炒及白醬油炒,是地道演繹,可惜出到來,黑醬油味不夠,蘿蔔糕也是一舊粉,嚐不到蘿蔔味道,原來也有較肉骨皇更差的蘿蔔糕。
肉骨茶不差,好此道者也可一試,食友埋單,價錢約$50/位,在此謝過。
更多的飲食資訊與飯局故事分享@
http://foodxfile.blogspot.com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