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12-22
3937 瀏覽
八月的新加坡行,說回來還未有時間整理及寫寫後感。反正只是一星期自由行,也沒有什麼時間限制,就等到真的長期有空才說吧。大鄉里出城,在新加坡也不時看到一些早有所聞的商號品牌。當中,一定不會少數已經進駐香港的數家過江龍。 樂天皇朝就是其中的表表者,記得當時去到新加坡本地的分店也見要等位。在香港都已經吃過,比起中菜,去到新加坡我會更想吃吃道地特色美食。換句話說,我沒在那邊嚐過原創地出品的水準。只是不知怎的,回到香港,卻會繼續不時去吃吃星馬菜。就算之前一星期經常吃,亦未感到飽滯厭倦,或者是時日問題吧。 當月的推廣就是大閘蟹相關菜式,正好合我媽的心意。自從上回來過一嚐,她就不時留意樂天皇朝的消息近況。要不是我說有時不如轉下口味,她應該會想以此作聚會基地了吧?麻醬拌手捲油麥菜 $52 先以清新蔬菜打響頭炮,反正未有嚐過,不如試試這款以新式創意製作的冷菜吧。其實打從樂天皇朝在香港開業,就不時看到一些友人會點選這款。無論是一句起兩句止的Instagram貼圖,或是詳細獨到的專業Blog文章。字裏行間大多會推薦這款看似單調寡味的前菜。 青翠碧綠的油麥菜捲得整齊不鬆散,以薄薄青瓜片紥起中間部分。咔嚓
麻醬拌手捲油麥菜
$52
12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先以清新蔬菜打響頭炮,反正未有嚐過,不如試試這款以新式創意製作的冷菜吧。其實打從樂天皇朝在香港開業,就不時看到一些友人會點選這款。無論是一句起兩句止的Instagram貼圖,或是詳細獨到的專業Blog文章。字裏行間大多會推薦這款看似單調寡味的前菜。
南京金陵鹽水鴨
$58
28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前菜想來份特別的,需要手工的,不要只是切過調味就算數那種。但是醉雞什麼的,早早就跟友人來趁下午茶半價時得以賞味。剩下的選擇,比較保險而值得一試的,大概就是這價位叫做相宜的鹽水鴨。
蟹粉白玉盅
$78
6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只點了一盅試試,過過癮而已,本身一人一盅,但怕膩口就作罷。蟹粉的香氣輕輕溢出,呈現橙黃原色的湯羹中不見大量食材。不是以材料豐盛作噱頭,製作所用的就是蟹粉及豆腐,加點點蔥花,添上青綠點綴。
蟹粉蝦仁
$188
6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第二道的時令蟹粉菜,本想嚐嚐蟹粉豆腐,但白玉盅已含豆腐,還是另擇好了。以小碟盛上,蝦仁部分看上去佔碟子的一半也未有,平鋪的話就足夠。橙黃閃亮的蟹粉一下子獨霸視線,底下的蝦仁就算幾晶瑩都只可作綠葉。
麻婆豆腐烤桂魚
$238
4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上次來樂天時,我們本來選了松子桂魚,但店家又說售罄。結果轉點豆酥桂魚,可是豆酥未及細緻鬆碎,魚肉更是有點腥味。所之上回吃完固然有馬上跟店方反映,寫文的時候都有如實相告。這次新推出了麻婆豆腐烤桂魚,老實說有點擔心會中伏,然而麻婆豆腐又是她所愛……
糖醋雞球
$72
3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小時候不喜歡吃這個,就算身邊親友大讚,看上十分辣就卻步了。自從小一小二的時候,在我爸的循循善誘之下,終於吃了第一件糖醋雞球。那一刻,我想搶走他整個大__套餐(忘了是哪家快餐店。其後就不斷不斷吃糖醋咕嚕菜式,多年如是,跟家人吃中菜時他們都會自動波點好。可是當年一嚐驚艷的感覺不復存在,只因製法有別,更會不時吃到油膩浸軟的。看到餐牌上的參考圖,圓滾滾的雞球跟記憶之中的完全一樣,怎會不試?
生煎南瓜餅
$32
4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我媽最喜歡的一款甜品,是以南瓜作主題,賣相一如參考圖的橙亮奪目的甜煎餅。脹鼓鼓的外型能欺騙世人,我媽開頭還以為是這樣大件紥實。一開始就已經認定會飽到吃不完,在我看來就當然能應付自如。
擂沙湯丸
$38
4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比較有趣的份量,因為餐牌之中規定好的多是三件作一份。雖說多了一件,我們更方便均分,但就猜不透為何不固定一下餐點份量。一時三一時四,若果有個標準,在客人立場而言,分食也許愈加便捷。
高麗豆沙
$38
9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終得一嚐樂天皇朝製作的高麗豆沙,希望不會讓我失望吧。以往嚐過幾家傳統中菜的高麗豆沙,可是大多是油得過份不合理。就如炸好後置放過久,面頭全滲油的樣子,歷歷在目。
來過三次,未知午市如何,而下午茶時段或是晚餐時段水準則是相約,可說穩定。而且不時會有月份限定的數款主題特色菜式供應,新鮮感十足。個人認為小籠包也算是一個噱頭,未有停步,再訪時吃到的比起第一次要好得多。雖然覺得其他菜式比較吸引,但不斷追求進步及新意這些方面確要一讚。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