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12-26
13 瀏覽
我每次去東京都幫襯嘅長龍新宿麵屋武藏,亦試過麻麻地嘅上野麵屋武藏。最近經過APM見到香港開分店,趨之若騖,第一時間幫襯測試。以下為本人對香港分店之意見:裝潢:東京的都是Bar枱,全店最多坐20人。香港分店我都係坐Bar枱,但有更多四人枱,眼觀全店可坐50-60人。廚師:煮麵地方跟日本一樣採取開放式,奈何廚師感覺較慢及機械化。日本廚師最後大力chok乾麵身水份的動作,香港師傅很求其,甚至波有,感覺很味千。廚房及大堂溫度亦比日本低,所以‧‧‧食物:本人點了黑武士豚角拉麵,感覺如下:- 湯底味道跟新宿相近。- 無奈不夠熱,可能跟廚師及上菜速度,以及廚房及大堂溫度有關。- 我的麵本身未完全淋身,亦因為不夠熱,到尾麵身都係未完全開。- 感覺麵身好似比日本粗少少,所以更加麵身更難煮到啱啱好。- 半熟蛋及豬肉味道完全無問題,都只係唔夠熱。- 配菜跟日本唔同,日本有隻木耳絲及醃筍好鬼正,香港從缺。服務:- 日本可以剔紙仔,選擇自己喜愛之咸度、麵身淋度、配菜等。香港從缺,可能因為樓面太大,只能 mass production。- 日本因為只有Bar枱,直接由廚房招呼。香港正因為樓面大,侍應給我的感覺就是
裝潢:
東京的都是Bar枱,全店最多坐20人。香港分店我都係坐Bar枱,但有更多四人枱,眼觀全店可坐50-60人。
廚師:
煮麵地方跟日本一樣採取開放式,奈何廚師感覺較慢及機械化。日本廚師最後大力chok乾麵身水份的動作,香港師傅很求其,甚至波有,感覺很味千。廚房及大堂溫度亦比日本低,所以‧‧‧
食物:
本人點了黑武士豚角拉麵,感覺如下:
- 湯底味道跟新宿相近。
- 無奈不夠熱,可能跟廚師及上菜速度,以及廚房及大堂溫度有關。
- 我的麵本身未完全淋身,亦因為不夠熱,到尾麵身都係未完全開。
- 感覺麵身好似比日本粗少少,所以更加麵身更難煮到啱啱好。
- 半熟蛋及豬肉味道完全無問題,都只係唔夠熱。
- 配菜跟日本唔同,日本有隻木耳絲及醃筍好鬼正,香港從缺。
服務:
- 日本可以剔紙仔,選擇自己喜愛之咸度、麵身淋度、配菜等。香港從缺,可能因為樓面太大,只能 mass production。
- 日本因為只有Bar枱,直接由廚房招呼。香港正因為樓面大,侍應給我的感覺就是不一樣,但感覺良好,很給力。
價錢及分量:
細日本三分一,唔夠食。價錢平日本三分一,打和。
總結
雖然味道OK,但感覺有點好失望,可能係希望愈大失望愈大,感覺同香港味千差唔多,不過是價錢略貴的昇級板。作為東京三大拉麵,嚟到香港都要變得大眾化、味千化,可惜!很明白香港租金貴,但我相信大部份麵屋武藏之死硬粉絲,都不介意再貴一點。當然,麵屋武藏可能刻意留力,等我地去到東京都仲要繼續去排隊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