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11-23
74 瀏覽
現今都市人喜歡追求潮, 快, 新. 單看手機, 掌上電腦等, 每每出了一款新的, 轉個眼不出幾個月又推出另一款更新穎的型號, 真的單是追手機都追窮你. 而飲食界當中同樣也是與時並進, 什麼創新點心, 什麼FUSION菜等等, 花樣百出, 層出不窮. 當然, 有進步肯創新對大眾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不過人大了, 總會有些時候想懷緬一下過去, 尤其是能吃回昔日小時候的美食, 更是百般滋味在心頭.早前得知這家得龍酒家好評如潮, 更獲得米芝蓮的推介. 賣點不是高級的裝潢, 更不是什麼幾星幾星的名厨, 其實是飯店一直保留在做富有懷舊特色的中菜. 趁著老爸生辰, 早一星期便打電話來預定位子和好幾個菜式, 一嘗懷舊美食.我們一行六人周末晚上7時來到, 飯店巳座滿9成, 真的熱鬧非常. 裝潢仍是七,八十年代那種街坊酒樓裝修, 牆上貼滿菜式跟推介, 突然以為自己重回了8,9,10歲跟爸媽上酒樓吃飯時的光景. 飯店其實都幾大, 不過放的枱也十分多, 令通道都幾迫夾. 來吃飯的大多是一大圍十多人的, 有老有嫩, 大家高談闊論的, 當然嘈是嘈一點, 不過看起來大家都好開心.拿了餐紙看看菜式, 果然大多都是比
早前得知這家得龍酒家好評如潮, 更獲得米芝蓮的推介. 賣點不是高級的裝潢, 更不是什麼幾星幾星的名厨, 其實是飯店一直保留在做富有懷舊特色的中菜. 趁著老爸生辰, 早一星期便打電話來預定位子和好幾個菜式, 一嘗懷舊美食.
我們一行六人周末晚上7時來到, 飯店巳座滿9成, 真的熱鬧非常. 裝潢仍是七,八十年代那種街坊酒樓裝修, 牆上貼滿菜式跟推介, 突然以為自己重回了8,9,10歲跟爸媽上酒樓吃飯時的光景. 飯店其實都幾大, 不過放的枱也十分多, 令通道都幾迫夾. 來吃飯的大多是一大圍十多人的, 有老有嫩, 大家高談闊論的, 當然嘈是嘈一點, 不過看起來大家都好開心.
拿了餐紙看看菜式, 果然大多都是比較傳統的廣東菜, 價格由最便宜的七十多元到百多元都有. 比較貴的是膏蟹糯米飯跟金銀菜白肺湯, 要二百多元一窩. 和媽媽出街吃飯, 她有一樣是永遠都不喜歡我們點的, 就是湯水. 因為她常說她在家也可以煲得到. 所以是夜就順她意沒有點湯了.
先來預訂了的金錢雞 (HKD$26/件, 需預訂)
不過年輕的妹妹就不太欣賞, 說底下的肥肉太多, 只吃了上面2層, 而且味道偏重. 看來這種懷舊菜還是老一輩的會比較欣賞, 難怪在現今講求健康的年輕一輩中, 此道菜會慢慢失傳了.
鴨腳包 (HKD$60/4件, 需預訂)
羊腩煲 (半份HKD$198)
一品海皇豆腐煲 (HKD$80)
脆炸鮮奶
古法太爺雞 (HKD$168/半隻)
大良炒鮮奶 (HKD$80)
荔茸香酥鴨 (HKD$138/半隻)
最後還點了個媽媽最愛的甜品 - 蓮蓉西米布甸
店子還有麥米粥跟桂花糕送贈
另外茶錢每位HKD$11, 全部埋單HKD$1170, 除開每人二百元都還有找.
食物是難得吃到的懷舊菜, 水準大致都十分不錯, 而且以中菜來說, 這個價格巳經算是十分相宜的了.
飯店侍應大都是上了年紀的中年阿姐和阿叔, 但他們都很有禮貌的, 點菜時還會介紹下其他菜式, 招呼亦幾周到. 不過可以晚飯時間食客多, 有時想找個侍應都有點難.
希望飯店能堅守這裡的懷舊菜, 不要令大眾遺忘吧, 始終現在這種懷舊飯店在香港真的買少見少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