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4-18
4547 瀏覽
上星期在 Restaurant NUR 跟餐廳經理閒談之間,他帶點興奮地跟我說:「倘若你懂得欣賞食物的話,那近期的中環必定令你感覺精彩萬分!」這句話實在是一針見血。過去數星期間,中環和上環區的新餐廳的確是開過不停。這天特別來到上環荷李活道,目的地是最近剛剛加入戰團的法國菜小館 Bibo。在門外細心觀察,很不容易才發現到開門的「機關」裝置,大門一開,內裡果然別有洞天。沿著簡陋的樓梯往下走,首先碰見的並不是餐廳的用餐區,而是可同時容納十位客人的小酒吧,用膳前在這裡品嚐杯餐前酒的確不錯。來到走廊的盡頭,轉個彎,終於找到用餐區的所在。牆壁上的泥水畫、桃木做樣子神怪的巨人像、復古電單車。。。莫非我們誤闖了一間地下藝術館?原來餐廳背後的老闆十分熱愛藝術,因此在設計餐廳的同時,亦不忘注入歐洲二、三十年代的元素和風格,給客人帶來一股獨特的藝術氣息。除了室內設計花足心思之外,食物同樣是一絲不苟。餐廳特別請來 Chef Mutaro Balde 掌廚,Chef Balde 曾在 Alain Ducasse 巴黎的 Plaza Athenée Paris 和 Joel Robuchon 倫敦的 L’Atel
過去數星期間,中環和上環區的新餐廳的確是開過不停。這天特別來到上環荷李活道,目的地是最近剛剛加入戰團的法國菜小館 Bibo。
牆壁上的泥水畫、桃木做樣子神怪的巨人像、復古電單車。。。莫非我們誤闖了一間地下藝術館?
原來餐廳背後的老闆十分熱愛藝術,因此在設計餐廳的同時,亦不忘注入歐洲二、三十年代的元素和風格,給客人帶來一股獨特的藝術氣息。
是日的廚師敬菜是一款配搭新奇的小吃,幼滑的紅蘿蔔蓉碰上雪白的芥茉忌廉,味道果然有少許驚喜。
接著是賣相亮麗的薄切油魽魚搶先為晚宴揭開序幕。一片片的油魽魚色澤通透,薄薄地鋪成一個小圓形,外表賞心悅目。
油魽魚入口清甜,加上廚師在面層放了適量的香草、檸檬皮和辣椒粒,令味道和層次更加鮮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檸檬汁略嫌放多了,引至酸性較為濃烈。
侍應形容為法式「炸魚薯條」的一道菜,用料採用了法國檸檬鲽魚,細小一塊塊炸得如炸雞塊一樣香口。
菜式配搭的不是薯條和茄汁,而是脆口的生菜和自家製的甜椒他他醬,效果相當不俗。
前菜部分水準不錯,想不到主菜更加突出。
率先試了深受歡迎的香煎帶子、配玉米三弄。帶子選用來自日本頂級的貨色,肉質特別鮮甜又夠厚身。
廚師掌握火候也是恰到好處,四顆帶子外層雖然呈現金黃色,但入口依然是外脆內軟,鮮味無窮。配角的玉米三弄包括燒玉米粒、玉米泡沫和玉米蓉,三種質感的玉米都清甜味美,成功突出主角帶子的鮮味。
另一款招牌菜慢煮豬腩肉雖然沒有之前的香煎帶子那樣出色,但味道一樣不欺場。
豬腩肉經三十六小時慢煮之後,再輕輕加以燒焗,口感果然入口即溶。配料的雅枝竹、磨菇粒和大葱也做足本份,令菜式整體的味道更為豐富,而且絶不帶油滯。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