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5-11-13
0 瀏覽
前排有些麻煩事要去旺角搞,快快手手食完飯就要開工。唔想去茶記,行在砵蘭街的這裡,至發現原來一路都未在香港食過王家沙,見佢無咩人,就試一試。侍應指了我去地庫,一時十分,得幾檯客人,大把位坐,我還可以一個人佔去四人卡位,似乎這個「供求現象」是對這裡的食物水準有點點啟示。本想吃擔擔麵,但喉嚨有點涸涸的,就叫了碗生煎排骨拉麵。小籠包一客六隻,多吃不完,就叫了一客鮮肉生煎。人客不多,所以等不了多久都有得食。一看排骨拉麵,心也一沉,只覺得一個「膩」字。這個拉麵底完全是將一碟炒粗麵放了湯的樣子,呈深色,幾油膩。加上麵條已變得腍腍的,令人沒有什麼吃的意欲;豬扒是炸的,卻是如茶餐廳的煎豬扒般原塊放油炸出來,豬扒當然是雪藏貨,又是腍腍的,跟濃膩的拉麵配在一起,俱遠離水準。雖然只收25蚊,但敢說坊間很多上海麵舖的排骨麵都比這裡好,建議千萬不要試;鮮肉生煎圓圓白白的,好在底部也是煎得微脆的。這裡有告示就在吃湯包時要小心熱湯汁,咬落湯汁又真的是幾「澎湃」。不過包本身薄薄的,沒有包的質感,肉餡亦偏實。看來這裡是注重了湯汁,反而包本身及肉餡卻做得不好,有點本未倒置。不過20蚊4隻,也算抵食。食物不濟,但幾位阿姐招呼
唔想去茶記,行在砵蘭街的這裡,至發現原來一路都未在香港食過王家沙,見佢無咩人,就試一試。侍應指了我去地庫,一時十分,得幾檯客人,大把位坐,我還可以一個人佔去四人卡位,似乎這個「供求現象」是對這裡的食物水準有點點啟示。本想吃擔擔麵,但喉嚨有點涸涸的,就叫了碗生煎排骨拉麵。小籠包一客六隻,多吃不完,就叫了一客鮮肉生煎。
人客不多,所以等不了多久都有得食。一看排骨拉麵,心也一沉,只覺得一個「膩」字。這個拉麵底完全是將一碟炒粗麵放了湯的樣子,呈深色,幾油膩。加上麵條已變得腍腍的,令人沒有什麼吃的意欲;豬扒是炸的,卻是如茶餐廳的煎豬扒般原塊放油炸出來,豬扒當然是雪藏貨,又是腍腍的,跟濃膩的拉麵配在一起,俱遠離水準。雖然只收25蚊,但敢說坊間很多上海麵舖的排骨麵都比這裡好,建議千萬不要試;
鮮肉生煎圓圓白白的,好在底部也是煎得微脆的。這裡有告示就在吃湯包時要小心熱湯汁,咬落湯汁又真的是幾「澎湃」。不過包本身薄薄的,沒有包的質感,肉餡亦偏實。看來這裡是注重了湯汁,反而包本身及肉餡卻做得不好,有點本未倒置。不過20蚊4隻,也算抵食。
食物不濟,但幾位阿姐招呼是不錯的,落單添茶都好快手,不錯。
埋單45蚊,不收加一。但就是日吃的東西而言,是還有大幅進步的空間,實在找不到理由再幫襯。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