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8-12
24 瀏覽
說到在香港吃豉油西餐,太平館當是其中之表表者。年幼時間中"掹衫尾"跟父母前來,對那味燒乳鴿及瑞汁牛河的記憶仍是猶新。人長大後,覓食的閱歷多了,就對此等較為港式一些的豉油西吃沒太大興趣。不過開始步入人生的另一階段,可說是老了,懷舊的情懷也就加重不少,對這類屹立多年的老店亦越發尊敬,重臨之心及欲望也再度燃起...燒乳鴿、燒豬脾、葡國雞、煙魚....味蕾好像在重做從前唸書的練習一般,頓時勾起了不少美好的回憶。可幸隔了一排沒吃,味依舊沒有改變 ---- 乳鴿肉仍是嫩口的,皮夠金黃亦夠脆;豬脾片成薄片,若淨吃時可能感到味有一點"寡",尤如在吃白烚肉一般,但醮上那個的確夠"sweet"的swiss sauce之後,卻又覺煥然一新了;葡國雞熱騰騰的端出來,面頭焗得微焦,香氣十足,葡汁極惹味,是伴飯的極品,雞肉不嚡,但相比起那惹味醬汁,它亦只能是配角而已;倉魚的確帶着幽幽的煙燻香,肉雖稍微嚡口了一些,但仍是無傷大雅....紅白二湯仍是套餐唯一選擇。紅湯的水準一向在這些豉油西餐的地方也很穩陣,起碼夠杰夠濃夠足料,用小個甜餐包來伴吃,一吃便是兩個,連牛油不用塗也可以;白湯不是想有的燕窩腿茸作料。只是一小
燒乳鴿、燒豬脾、葡國雞、煙魚....味蕾好像在重做從前唸書的練習一般,頓時勾起了不少美好的回憶。可幸隔了一排沒吃,味依舊沒有改變 ---- 乳鴿肉仍是嫩口的,皮夠金黃亦夠脆;豬脾片成薄片,若淨吃時可能感到味有一點"寡",尤如在吃白烚肉一般,但醮上那個的確夠"sweet"的swiss sauce之後,卻又覺煥然一新了;葡國雞熱騰騰的端出來,面頭焗得微焦,香氣十足,葡汁極惹味,是伴飯的極品,雞肉不嚡,但相比起那惹味醬汁,它亦只能是配角而已;倉魚的確帶着幽幽的煙燻香,肉雖稍微嚡口了一些,但仍是無傷大雅....
紅白二湯仍是套餐唯一選擇。紅湯的水準一向在這些豉油西餐的地方也很穩陣,起碼夠杰夠濃夠足料,用小個甜餐包來伴吃,一吃便是兩個,連牛油不用塗也可以;白湯不是想有的燕窩腿茸作料。只是一小碗例湯,當然不能期望裡頭有太多養顏妙品在內,不過勝在味甚甜,腿茸也甚足,比喝最普通常見的粟米湯,當然是更特別得多了.....
薯仔沙律是極典型的港式做法 --- 一小堆薯蓉上加了一大pat沙律醬進去。說好吃當然是騙人的....
太飽了,肚子實在沒法裝下頭大如斗的梳乎厘及每次來必點的瑞汁牛河,有點遺憾.....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