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7-23
1585 瀏覽
七月二日 (星期一)幾經辛苦,一小時的等待,三個骨的車程,差不多兩個小時,終於來到大澳一下車,不是往大澳的中心出發,反而走往另一旁的一列村屋,當中就有這麼一家名店 - 東方小祇園菜館據聞小祇園是全港第一家齋菜館,以往以齋菜款式多,賣相精美作為賣點計劃大澳之旅時友人已一早擬定這菜館為必吃的一家店,並一早打來訂了枱本來還擔心只吃齋菜會令無肉不歡的我倆感到不滿足,後來才發現這裡還有肉類和海鮮供應的原來,位於大澳的東方小祇園與灣仔店的老闆有親戚關係,而早年的東方小祇園真的只賣素菜,後來因在大澳留宿的食客每每都會買來各樣肉類和海鮮請大廚代煮,久而久之,在九十年代起此店也就開始烹調其自家製的葷菜現在有供應的,計有招牌的鹽焗雞,生炒骨和各式小炒,至於海鮮,大都是遊人買回來再由廚房加工的二時半來到,差不多已過了正常午飯時間,雖一早已訂了位,但仍意滿座,還是要多等十五分鐘車程差不多一小時,加上之前等巴士的時間,差不多兩小時才入到大澳,也着實有點口乾就先來一個豆腐粟米羹潤潤喉嚨不落味精,但味道的確偏淡,芡也不太稠,口感略欠粟米味道也不夠濃,可幸豆腐十分嫰滑,味道也鮮吃慣酒家的豆腐粟米羹,可能會吃不慣這清淡
幾經辛苦,一小時的等待,三個骨的車程,差不多兩個小時,終於來到大澳
一下車,不是往大澳的中心出發,反而走往另一旁的一列村屋,當中就有這麼一家名店 - 東方小祇園菜館
據聞小祇園是全港第一家齋菜館,以往以齋菜款式多,賣相精美作為賣點
計劃大澳之旅時友人已一早擬定這菜館為必吃的一家店,並一早打來訂了枱
本來還擔心只吃齋菜會令無肉不歡的我倆感到不滿足,後來才發現這裡還有肉類和海鮮供應的
現在有供應的,計有招牌的鹽焗雞,生炒骨和各式小炒,至於海鮮,大都是遊人買回來再由廚房加工的
二時半來到,差不多已過了正常午飯時間,雖一早已訂了位,但仍意滿座,還是要多等十五分鐘
就先來一個豆腐粟米羹潤潤喉嚨
不落味精,但味道的確偏淡,芡也不太稠,口感略欠
粟米味道也不夠濃,可幸豆腐十分嫰滑,味道也鮮
吃慣酒家的豆腐粟米羹,可能會吃不慣這清淡的款式
不覺用來滋潤一下乾旱的喉嚨也倒不錯的
幸好D&D熟門路,一早已預訂了半隻鹽焗雞($115半隻),好讓我們能夠品嚐到這一道招牌菜
先說其賣相,雞皮比一般的鹽焗雞來得深色
原來師傅是將鹽焗雞先蒸後焗,其好處是讓雞皮也做得特別香而脆
雞肉帶一點微微的咸香,入口反而沒有太重的油膩感覺
味道雖然不及坊間以咸為主導的鹽焗雞,但吃起來更覺其鮮雞肉味之突出,頗有驚喜
首先咕嚕肉不夠香脆,肉質也有點嚡口
可幸酸酸甜甜的醬汁還是挺醒胃惹味的,配白飯吃是絕佳選擇
好!就點其招牌菜荔茸酥卷
做法不算太複雜:
(1) 先將芋頭削皮再蒸熟,然後再搓成芋泥
(2) 再加入澄麵粉,加進芋泥後,再將之搓均以變成條狀
(3) 接着將三塊腐皮分成兩半,然後塗上粉漿讓之呈黏性,再用之包捲着條狀的芋泥
(4) 最後便是將之切件再放入油炸,至金黃色便可上碟
雖用油炸但荔茸酥卷卻保持得十分乾身,毫不感到油膩
外皮香脆,內裡的茘茸就很香甜,入口還是熱哄哄的
外脆內軟,質感層次豐富,我們四人無不舉手稱讚!!!
整體水準不錯,加上餐廳冷氣充足,食客也吃得舒服
論菜式,特色鹽焗雞和荔茸酥卷的確精彩,令人難忘,尤其是那荔茸酥卷,令一向不太愛吃素菜的我倆也大開眼界,原來素菜也有其精炒的烹調技藝
小祇園馳名的菜式還包括荔芋魚,腐皮卷以及山水豆腐等等,下次再到大澳時必帶朋友來再吃!
吃罷午餐,再往大澳的中心出發,繼續行程!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