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7-10-14
26 瀏覽
近期有同事離職, 必定有一餐farewell飯要吃, 本想到西貢燒野食, 但在難book位同眾多顧慮下最後不了了之. 後來有同事提議到得龍吃懷舊中菜, 一聽之下大家都支持, 所以昨晚就到新蒲崗尋舊去.乘車到新蒲崗乍看已和年前略有不同, 那裡開了間羽壽司, 和翠華已經再裝得美侖美奐. 轉入內街發覺得龍就在已往常到的康強街小巴站旁, 真是不走過去你不會發現那裡原來有這麼的好東西吃.八點到達門口, 原本已經訂好位, 在門口等待時發現近門的燒味部正為金錢雞淋上蜜汁, 心想待會兒就有得吃的真令人興奮. 怎料坐下來卻說今晚的金錢雞已經沽清, 我們昨晚訂位時已連太爺雞和彿跳牆一併訂好! 怎會沒有呢! 理論一輪之後最後他們肯送上半打綠茶凍糕已作賠償.點了的菜式如下:蝦乾魚湯浸時蔬太爺雞(半只)彿跳牆砵酒焗生蠔芝士焗石班梅菜扣肉蝦子柚皮脆鱔拼大腸綠茶凍糕(送)紅豆沙(送)太爺雞: 得龍三雞之一, 表面看與一般鼓油雞無異, 但咬下去一朕濃香的味道, 非常特別, 是別的地方吃不到的. 雞不是太肥, 胸肉也不難吃. (85分)彿跳牆: 用料豐富; 螺肉、金華火腿、魚翅、花膠、淮山、瘦肉、竹絲雞... 湯入口鮮
乘車到新蒲崗乍看已和年前略有不同, 那裡開了間羽壽司, 和翠華已經再裝得美侖美奐. 轉入內街發覺得龍就在已往常到的康強街小巴站旁, 真是不走過去你不會發現那裡原來有這麼的好東西吃.
八點到達門口, 原本已經訂好位, 在門口等待時發現近門的燒味部正為金錢雞淋上蜜汁, 心想待會兒就有得吃的真令人興奮. 怎料坐下來卻說今晚的金錢雞已經沽清, 我們昨晚訂位時已連太爺雞和彿跳牆一併訂好! 怎會沒有呢! 理論一輪之後最後他們肯送上半打綠茶凍糕已作賠償.
點了的菜式如下:
蝦乾魚湯浸時蔬
太爺雞(半只)
彿跳牆
砵酒焗生蠔
芝士焗石班
梅菜扣肉
蝦子柚皮
脆鱔拼大腸
綠茶凍糕(送)
紅豆沙(送)
太爺雞: 得龍三雞之一, 表面看與一般鼓油雞無異, 但咬下去一朕濃香的味道, 非常特別, 是別的地方吃不到的. 雞不是太肥, 胸肉也不難吃. (85分)
彿跳牆: 用料豐富; 螺肉、金華火腿、魚翅、花膠、淮山、瘦肉、竹絲雞... 湯入口鮮甜, 重雞味, 非常好飲! 剩下來的湯渣也可吃, 本人推介螺肉和竹絲雞; 螺肉爽口有勁, 竹絲雞嫩滑化口, 可見火候十足. (90分)
砵酒焗生蠔: 本人其實不太愛吃蠔, 但上台看見蠔煮得脆口, 再伴上蔥蒜下才放膽一試, 果然脆口非常! 沒有蠔腥, 也沒有蠔那種令人討厭的口感, 而且香口非常, 值得一試. (70分)
梅菜扣肉、脆鱔拼大腸: 在沒有金錢雞的情況下, 待應說不如多補一味餸, 因為八味才好意頭, 這種舊情懷已經很少在現在的食肆中找到. 兩味同樣在石硤尾的"中央飯店"中吃過, 得龍的扣肉近似舊色風味, 脂肪部分入口即溶, 現在已經很難找種這種口感的扣肉. 而且吃得明顯的陳年陳皮味, 很特別, 令到扣肉本身更加有韻味, 相比起中央的其實各有千秋, 因為得龍的扣肉較肥, 瘦肉的部份略少, 而且中央的梅菜較甜, 汁底較好吃. (70分) 脆鱔拼大腸的賣相較普通, 鱔尚可, 大腸方面比中央的大四喜拼盤好, 因為較細件, 入口沒有太"漏"的感覺. (65分)
蝦乾魚湯浸時蔬、蝦子柚皮: 成個宴席中我較少吃的兩味. 魚湯時蔬配搭不俗, 是一眾濃味肥膩食物中的一點清泉, 蝦乾嚼頭十足, 雖然我沒有喝魚湯(因為有彿跳牆), 但聽同事的說味道不錯, 很清甜. (70分) 柚皮一向不是我的食材, 因為我不太喜歡柚皮的口感, 但一場來到, 不妨一試. 切開柚皮明顯看到煮了不少時間, 很入味的感覺, 配上蠔汁和小棠菜, 又一清新之選. (65分)
芝士焗石班: 因為製作需時, 是最後才來的餸. 起初看來沒有什麼芝士似的, 一片白汁, 怎料原來師父已將芝士埋獻, 獻汁內有濃烈的芝士味道, 愈食愈有味. 石班不是濫竽充數的龍脷, 不過肉質略嫌不夠實淨. 還有, 雖然加了很多油, 但石班依然很黏底. (75分)
綠茶凍糕: 此是沒有金錢雞的一點補償, 初時以為是一種糕點, 上枱時才知道原來是水晶綠茶包; 內裡的綠茶蓉不太甜, 是吃了一大堆肥膩菜後清一清口腔的一個選擇, 美中不足的是皮厚了一點. (70分)
紅豆沙: 指定送上的飯後甜品, 用料足, 如果多一點紅豆還好, 煲得起沙, 陳皮味十足, 是我至愛的酒樓式紅豆沙. (75分)
吃罷了, 大家都捧著脹起的肚子離開得龍, 大家的吃得十分滿足! 還說一定要encore, 因為我們還未吃金錢雞和很多很多懷舊的菜式呢!!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