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41
15
等級4
2016-08-23 7268 瀏覽
今天是大日子,要帶我們的小B女入去戲院睇卡通片。為免騷擾其他觀眾,特登揀第一場,即使B女坐得不耐煩、發小脾氣,也可將影響減至最低;甚至乎如果要被迫提早離座,也可將損失減至最低。入戲院前先去附近搵間茶餐廳醫肚,附近有間之前在筲箕灣非常出名的《金記冰室》。多份報章雜誌前幾年也曾多番介紹,《金記》位於筲箕灣的老舖,一方面因為業主加租,一方面老闆又見年紀老邁已經90歲,決定退休;便結束筲箕灣的老店。但是,在大約半年後的2013年初,《金記》的其中一個老顧客,一方面想延續香港的老冰室情懷,另一方面又對已幫襯多年的《金記》有一份深厚感情;因此與已退休的老闆商量,買下《金記》招牌,並在西環重開《金記》,之後陸續開多兩間分店。冰室源於筲箕灣,一打開門就看見一個仿照電車車頭設計的屏風間隔,但路線牌卻不是筲箕灣電車廠,而是霎東街電車廠。80年代後出生的年青人可能不甚了了,但之前出生的香港人則非常清楚這個電車路線牌的背後故事,實在與冰室所在位置有密切關係;不禁感嘆香港發展的迅速及變化,也使人緬懷以前充滿人情味的香港。冰室靠近門口位置的空間樓底夠高,裝修參考了冰室開業的1960年代的筲箕灣區的舊樓風光,以卡通
更多
今天是大日子,要帶我們的小B女入去戲院睇卡通片。為免騷擾其他觀眾,特登揀第一場,即使B女坐得不耐煩、發小脾氣,也可將影響減至最低;甚至乎如果要被迫提早離座,也可將損失減至最低。入戲院前先去附近搵間茶餐廳醫肚,附近有間之前在筲箕灣非常出名的《金記冰室》
1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8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多份報章雜誌前幾年也曾多番介紹,《金記》位於筲箕灣的老舖,一方面因為業主加租,一方面老闆又見年紀老邁已經90歲,決定退休;便結束筲箕灣的老店。但是,在大約半年後的2013年初,《金記》的其中一個老顧客,一方面想延續香港的老冰室情懷,另一方面又對已幫襯多年的《金記》有一份深厚感情;因此與已退休的老闆商量,買下《金記》招牌,並在西環重開《金記》,之後陸續開多兩間分店。
7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冰室源於筲箕灣,一打開門就看見一個仿照電車車頭設計的屏風間隔,但路線牌卻不是筲箕灣電車廠,而是霎東街電車廠。80年代後出生的年青人可能不甚了了,但之前出生的香港人則非常清楚這個電車路線牌的背後故事,實在與冰室所在位置有密切關係;不禁感嘆香港發展的迅速及變化,也使人緬懷以前充滿人情味的香港。
5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冰室靠近門口位置的空間樓底夠高,裝修參考了冰室開業的1960年代的筲箕灣區的舊樓風光,以卡通化的形式畫上一些壁畫,及安裝了一個霓虹光管招牌。
8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8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整體裝修風格雖然努力模仿舊冰室風味,但正如其他近年開業的新派懷舊冰室,大家都有相同的一個毛病;無論如何努力模仿,都無法複製那種老舊氣味以及真真正正50多年歷史的氣息,尤其是那些老土款式的舊木枱木櫈,以及已發黃褪色的舊款牆瓦地磚紙皮石,就更加已經停產無法複製。
4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為了證明冰室有真真正正的50年歷史,盡頭牆壁掛了兩大幅關於《金記》的新聞剪報。
7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牆壁上掛了不少四格漫畫,既反映了《金記》開業年代的流行讀物,也對茶餐廳食品的來源提供了一個笑話。
3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至於模仿舊式冰室之細微處,當然首推這個有耳搪瓷漱口盅糖罌,也是很多懷舊冰室的必備器皿。
4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乒乓波板外形的餐牌是另外一個玩味之處。叫了一客金記招牌早餐(乙餐)($33)。原來當年叫甲乙丙餐的原因,是配合當年香港市民的普遍教育水平,很大部分人對英文毫無認識。
50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78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火腿通粉的湯底很明顯是罐頭雞湯,但味道實在太假,較坊間其他茶餐廳的質素還要差一點。油多及火腿奄列全部放在一起。火腿奄列的蛋皮非常之薄,與理想中的奄列的雞蛋厚度有一段距離。油多雖然非常厚,但表面烘得不夠金黃鬆脆、牛油份量不夠多,而且是凍冰冰的,一點點溫䁔也沒有。
金記招牌早餐(乙餐)
$33
3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金記招牌早餐(乙餐)
$33
3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另一份早餐選擇了餐肉雙蛋配油多($32)。雙蛋轉了炒蛋,連同兩片薄薄的午餐肉及油多,放在同一隻碟上。油多不夠香口、脆身,也不夠熱辣辣;兩片午餐肉是最普通的貨色,並不是長城牌或者梅林牌火腿豬肉(雖然我也不應該期望普通的茶餐廳會用上貴價的火腿豬肉);炒蛋太乾身,不夠嫰滑,也不夠厚身,所選用的雞蛋實在太細隻了。
餐肉雙蛋配油多
$32
3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凍奶茶非常一般,並不突出。另一杯就叫了谷古,是一種流行於上世紀70、80年代的茶餐廳飲品,現在已買少見少。名稱直譯自英文名稱 cocoa,較正規的譯名是可可,亦即是所有朱古力產品的原材料;優質可可豆經過提煉之後,就可以制成各個歐洲名牌朱古力產品。當然,茶餐廳的谷古飲品不會採用高級可可豆。谷古的製作過程是將可可豆烘乾發酵後,再磨成粉末並加以調配,但並不會加入牛奶、糖份;所以直接沖水飲用會有少少苦澀,必須加入少量牛奶(或砂糖)以增加飲品的順滑。
3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金記》結業前,曾經幫襯筲箕灣的老店,印象中當年的價錢便宜很多,而且由老闆及一班老伙計親自主理,充滿人情味;即使是茶餐廳出品,但也有所堅持。雖然食物出品的質素並不特別高,但配合抵食的價錢,實在也相當不錯。重開後的《金記》,食物價錢固然貴了很多,但質素已經與坊間極普通的茶餐廳沒有什麼分別,甚至可以說是中下質素,有點失望。
3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6-07-17
等候時間
5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35 (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