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7-31
1343 瀏覽
與親愛的友人及其家人談到現今在食肆, 都只是做高增值菜式; 那些功夫多而叫不起價錢, 或是需一代傳一代手藝的平價材料手作菜式, 已經沒多少餐店會願意做。對於餐廳第二/三代的掌權人, 引用從西方學習的工商管理或行銷學模式作營運時, 往往認為這些菜式不切合成本效益, 而剔除於公司未來發展之外, 漸漸就形成了一種風氣。再者, 現在年輕人家庭環境較好, 怕蝕底, 怕辛苦, 而且怕低下, 所以鮮有肯付上艱辛汗水學習他們認為低增值的東西。從多樣的發展之下, 這些好食但廉價的菜式便逐一消失。那天晚上, 與親愛的友人在講在講, 忽然心血來潮想吃個梅菜扣肉飯。這些家常客家小菜, 在香港可能仍在不少茶餐廳在做, 但真正做得好吃的, 沒有幾家。反正在旺角一帶徘徊, 倒不如來這家歷史悠久的客家老店吃吃吧!餐廳依然處有客家人的優良作風, 慳儉, 樸實與低調, 是這家餐廳的感覺。雖然面前招徠金壁輝煌的樣子, 但其實入內簡單, 實事求事。初見樓下有人在等位, 以為又要排長龍, 但向支客一問之下, 原來一行三人已即時有位。甫坐下, 向餐牌打量, 見一個二人餐: 可有半隻鹽焗雞 / 蒸一條海上鮮, 再加兩個小菜, 只收
那天晚上, 與親愛的友人在講在講, 忽然心血來潮想吃個梅菜扣肉飯。這些家常客家小菜, 在香港可能仍在不少茶餐廳在做, 但真正做得好吃的, 沒有幾家。反正在旺角一帶徘徊, 倒不如來這家歷史悠久的客家老店吃吃吧!
因叫餐關係, 餐廳送上一個青紅蘿蔔湯, 味道清清可以, 淡淡的味道反而更好, 因沒有加味精。
整體來說, 菜式不錯突出, 但勝在沉實穩重, 而且叫價合理。在現今嘩眾取寵的世代裡, 這樣的一個實在晚飯已算難得。不過心知食才來料質素與成本的前題, 有些如鹽焗雞等客家菜式就沒有點上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