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𝕦𝕕𝕒𝕟𝕘 𝕡𝕚𝕖 𝕥𝕖𝕖 𝐩𝐢𝐜𝐤𝐥𝐞𝐝 𝐠𝐫𝐚𝐩𝐞, 𝐤𝐨𝐦𝐛𝐮
以小金杯呈現的amuse bouche,調味過鹹蓋過蝦的鮮甜。

𝕐𝕖𝕝𝕝𝕠𝕨𝕥𝕒𝕚𝕝 𝐜𝐚𝐢 𝐭𝐨𝐰, 𝐲𝐨𝐮𝐧𝐠 𝐜𝐨𝐜𝐨𝐧𝐮𝐭
富油脂的油甘魚加入自家醃菜和椰青,味道清新。


𝕎𝕙𝕖𝕪'𝕤 𝔹𝕦𝕒𝕙 𝕂𝕖𝕝𝕦𝕒𝕜 𝕄𝕚 ℙ𝕒𝕦
由Pastry Chef Sarah精心製作的黑果麵包,Brioche包體加入了果肉更綿密濕潤,並增添了可可的堅果香氣,配襯順滑香草牛油更出色。

𝕋𝕚𝕝𝕖𝕗𝕚𝕤𝕙 𝐥𝐚𝐤𝐬𝐚 𝐥𝐞𝐚𝐟, 𝐜𝐥𝐚𝐦𝐬, 𝐜𝐚𝐫𝐫𝐨𝐭
甘鯛魚蒸得嫩滑,象拔蚌拌入蔥油,和Masala 紅蘿蔔Purée同食質感豐富但整體稍鹹。

ℕ𝕒𝕤𝕚 𝕌𝕝𝕒𝕞
熟成鴨胸甘香軟嫩,鴨腿蓉加入蓮藕爽脆口感,反而雞皮不夠焦脆,最驚喜是欖菜炒飯,飯粒粒粒分明有嚼勁且充滿煙燻香氣,薑花和柚子是很好的點綴。

ℙ𝕖𝕒𝕔𝕙 𝕊𝕠𝕣𝕓𝕖𝕥 𝐣𝐚𝐦𝐛𝐮, 𝐤𝐢𝐚𝐦 𝐦𝐮𝐢
佐以清脆蓮霧和酸爽梅凍,清涼生津的一道冰品。
𝕃𝕚𝕠𝕜 𝕋𝕖𝕟𝕕 𝕂𝕖𝕜 𝐯𝐞𝐫𝐛𝐞𝐧𝐚 𝐛𝐞𝐫𝐫𝐲, 𝐦𝐚𝐧𝐠𝐨, 𝐲𝐨𝐠𝐮𝐫𝐭
斑蘭六層糕的概念,質感豐富調味恰到好處。
𝕄𝕒𝕠𝕤𝕙𝕒𝕟 𝕎𝕒𝕟𝕘 𝔻𝕦𝕣𝕚𝕒𝕟 𝕀𝕔𝕖 ℂ𝕣𝕖𝕒𝕞 𝐜𝐫𝐢𝐬𝐭𝐚𝐥 𝐜𝐚𝐯𝐢𝐚𝐫, 𝐦𝐢𝐥𝐤 𝐜𝐫𝐢𝐬𝐩 𝔸𝕕𝕕-𝕠𝕟 $𝟙𝟞𝟠
連不吃榴蓮的我也不敢高呼一句好吃!榴蓮獨特的醇厚氣味和鹹香的魚子醬及Parmasean出奇地搭配,稠滑的質感抿下去時奶香充斥口腔毫不突兀。

——————————————————
考慮到餐廳仍要收取人頭$38的水費和加一服務費,整體份量偏少,食材選擇也不太符合定價。如只是求個新奇體驗,雖談不上伏,但又未深刻到必須再訪。初來乍到,推薦先由較相宜的午市套餐開始,相對水份較少。

5
菜色中段開始老調重彈,薑花、香茅、南姜等香料反覆使用,兼且調味稍鹹,味蕾開始有負擔並審美疲勞。相反,個人認為椰子才是更適合貫穿整餐的元素,不論是椰糖、椰絲、椰青水、椰奶都是可以為口感和調味上帶來變化同時調和食材間的平衡。縱然對Fine-dining涉獵不多,但我認為任何人都能吃懂菜式表達的概念是基本原則,而今次餐牌對新加坡菜的詮釋我認為還有許多地方未展現,像是胡椒蟹、肉骨茶、炒貴勺這些經典,觀乎主廚對食材的處理,將這些較地踎的菜式昇華理應是信手拈來,亦因此相信其新開姊妹店Uncle Quek主打的休閑輕奢新加坡菜更符合大眾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