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7-06
26 瀏覽
一班同事又出來透一 透氣,到外邊午飯,真的比吃飯堂爽很多呢,今回五人行,可以坐的士到遠一點的地方,結果大家選擇了這間我第一次到的上海婆婆。工作天的下午也是如預期般的有午市套餐,主要分成三款,有午市飯麵套餐、小菜套餐及一麵一點套餐,午市飯麵套餐是最基本的碟頭飯麵餐,有湯麵、粗炒及炒年糕等選擇,小菜套餐就是小菜拼飯,最後的一麵一點是很經濟的一個組合,一個套餐有一個麵及一個點心,所以最後我們點了三個小菜套餐及兩個一麵一點套餐。小菜套餐除了飯及小菜外,也包括湯及豆漿,豆漿真的沒太多豆味而稀,喝起來比水好喝就是了;湯點了兩碗老火湯及一碗酸辣湯,吃上海菜本應是喝酸辣湯的,但由於同事們不大吃得辣,所以才有如此安排,而幸好這個安排也非常恰當的,因為酸辣湯喝起來雖不是太辣,但就是有嗆喉的酸,縱使足料的有荀絲、豆腐絲、菇絲、蛋花及肉粒等,也是無補於事;老火湯反是比較好,青紅蘿蔔豬肉煲得清甜有點肉味,雖不是太老火,但也不錯。然後先送上兩個點心,同樣是點了小籠包,小籠包的皮挺薄,但皮的粉搓得不太勻,吃得出有點嚡口的感覺,雖然在內的肉餡也豐,但湯汁偏少,吃起來不夠油潤感,可能是店家用得不夠多肥肉吧,另配上的上海
一班同事又出來透一 透氣,到外邊午飯,真的比吃飯堂爽很多呢,今回五人行,可以坐的士到遠一點的地方,結果大家選擇了這間我第一次到的上海婆婆。
工作天的下午也是如預期般的有午市套餐,主要分成三款,有午市飯麵套餐、小菜套餐及一麵一點套餐,午市飯麵套餐是最基本的碟頭飯麵餐,有湯麵、粗炒及炒年糕等選擇,小菜套餐就是小菜拼飯,最後的一麵一點是很經濟的一個組合,一個套餐有一個麵及一個點心,所以最後我們點了三個小菜套餐及兩個一麵一點套餐。
小菜套餐除了飯及小菜外,也包括湯及豆漿,豆漿真的沒太多豆味而稀,喝起來比水好喝就是了;湯點了兩碗老火湯及一碗酸辣湯,吃上海菜本應是喝酸辣湯的,但由於同事們不大吃得辣,所以才有如此安排,而幸好這個安排也非常恰當的,因為酸辣湯喝起來雖不是太辣,但就是有嗆喉的酸,縱使足料的有荀絲、豆腐絲、菇絲、蛋花及肉粒等,也是無補於事;老火湯反是比較好,青紅蘿蔔豬肉煲得清甜有點肉味,雖不是太老火,但也不錯。
然後先送上兩個點心,同樣是點了小籠包,小籠包的皮挺薄,但皮的粉搓得不太勻,吃得出有點嚡口的感覺,雖然在內的肉餡也豐,但湯汁偏少,吃起來不夠油潤感,可能是店家用得不夠多肥肉吧,另配上的上海黑醋也不太香。
點的兩個麵也同是擔擔麵,一個普通辣,另一個走辣,兩款也吃了一點,辣的那個其實也真的不辣,只是較惹味罷了,再說麵身,軟腍而完全沒有咬勁,雖然不是要求好像吃廣東生麵般彈牙,但也不要給我如煨麵般的麵吧,而湯也不是太香,花生味明顯不足,其他的麻醬及肉粒反為是足夠的,但麻醬的香度也好像是力有不逮的,要吃好的擔擔麵,也要去詠藜園。
點的三個小菜分別是醬燒茄子、醬爆雞丁及奶湯津白,另外的白飯我們全加三元,換成咸肉菜飯,先說咸肉菜飯,咸肉及菜也不是很多,但咸肉雖不是很香,偏偏也還吃得出有它的存在,不錯,而醬燒茄子煮得軟腍,茄子吸了大量的油後變得更腍更滑口,而醬燒汁是一點的豬肉碎加豉油茨而成,味道沒什麼特吃,是四平八隱的一道菜。
醬爆雞丁有點不知所謂,真的想問問師傅到底他知不知道醬爆雞丁中的「爆」字為何物,看這道菜的樣子,應該形容為醬炒雞丁或醬煮雞丁才對,因為觀乎其雞丁,全都是濕淋淋的,醬爆當然是有醬的,但爆的意思,就是要煮至汁乾身為止,雖然雞丁、菇絲及翠玉瓜也軟腍,汁扣上了也夠味,但與食客的期望實在有太大的落差了;奶湯津白的奶湯到底是什麼呢?奶油津白吃得多,奶湯津白也是第一次吃,湯全無奶油味,也沒有任何肉類的味,呼之欲出的應該是師傅到,同事說湯好喝,但我也是敬而遠之,津白以奶油津白的標準來說煮得不夠軟,但若大家當它是一碟白灼津白,問題也不是很大。
吃過鹹的,見餐牌中的小菜套餐,可以加八元有甜品,我們也加了三款不同的,以完結這頓午飯,甜點等上五分鐘左右,也端到了我們桌上,先說擂沙湯丸,芝麻餡豐,一咬開外皮,芝麻餡奪路而出,芝麻餡雖不太滑,但也香,而皮也軟熟,可是外邊的「擂沙」好像真的不大對版,吃起來很嚡口,也沒有豆香,相信店家用了糖焗花生碎取代了黃豆粉所致;合桃露丸子的合核露也吃得出有合核香味,但就是磨得完全不滑,用肉眼也可望到粒粒的合核粒,而丸子軟腍而有咬口,不錯;酒釀丸子的丸子同上也是不錯,可是酒釀的味道等於零,而桂花味也只是很勉強的吃到一點,絕對是水準以下的出品,教我這非常愛吃此道的凡人很失望。
幸好也算是吃得飽,還只是二百四十元有找,抵吃!但婆婆的廚藝絕對是大有改善的空間。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