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6-21
56 瀏覽
(拾下別人的牙慧, 標題此句, 出自本地品酒/咖啡名家 Mr Karson Ho, 曾有機會出席他主持的品酒班, 學到不少呢!)山長水遠入到大埔/太和來吃飯, 近年都比較少有。食友惡男兄在此擺下兩圍的「小局」, 主題是農家菜, 故特地入來嚐鮮。自領匯接手屋邨商埸後, 它們都經過大肆改裝, 變得光鮮起來, 太和商場也不例外, 四處仍在大興土木中。好在酒樓地方還不算難找, 就在美X酒樓的旁邊。在下層扶手電梯旁, 已見到店家豎立了蔡瀾在雜誌的推介...這個姑且按下不表...還以為它是街坊茶樓, 原來裝修都都好「潮」的呢! (見圖)準八時到達, 發現了食友帶來的餐前驚喜, 另文已寫, 在此再謝過紅叮兄。我那檯有不少酒友, 自是佳釀紛陳, 紅白粉紅汽酒什麼都有, 還有食友 W 小姐的十年陳花雕, 聽著他們分享品酒之道, 又是獲益良多。好, 又到上菜時間: 前菜肉崧皮蛋豆腐 - 麻油味重, 我鍾意。酒香豬手 - 皮極爽, 不過沒什麼酒香啦。沙薑雞腳 - 未下沙薑汁已有點太鹹。脆皮燒腩仔 - 豬皮卜卜脆, 幾好啦, 腩肉就梗係肥的啦。豆角煎藕餅 - 挺特別, 上枱時看似沒啥可觀, 樣子像煎釀三寶裡的
山長水遠入到大埔/太和來吃飯, 近年都比較少有。食友惡男兄在此擺下兩圍的「小局」, 主題是農家菜, 故特地入來嚐鮮。自領匯接手屋邨商埸後, 它們都經過大肆改裝, 變得光鮮起來, 太和商場也不例外, 四處仍在大興土木中。好在酒樓地方還不算難找, 就在美X酒樓的旁邊。在下層扶手電梯旁, 已見到店家豎立了蔡瀾在雜誌的推介...這個姑且按下不表...
還以為它是街坊茶樓, 原來裝修都都好「潮」的呢! (見圖)
準八時到達, 發現了食友帶來的餐前驚喜, 另文已寫, 在此再謝過紅叮兄。
我那檯有不少酒友, 自是佳釀紛陳, 紅白粉紅汽酒什麼都有, 還有食友 W 小姐的十年陳花雕, 聽著他們分享品酒之道, 又是獲益良多。
好, 又到上菜時間:
前菜
肉崧皮蛋豆腐 - 麻油味重, 我鍾意。
酒香豬手 - 皮極爽, 不過沒什麼酒香啦。
沙薑雞腳 - 未下沙薑汁已有點太鹹。
脆皮燒腩仔 - 豬皮卜卜脆, 幾好啦, 腩肉就梗係肥的啦。
豆角煎藕餅 - 挺特別, 上枱時看似沒啥可觀, 樣子像煎釀三寶裡的青椒, 但食友將一件來個鯉魚翻身, 才發現「青椒」原來是豆角繞成圈狀的呢! 上面的藕餅也真的像煎釀三寶裡的魚肉, 因為不大吃到蓮藕。可惜汁太多, 有點糊糊的。
明爐火燴靚湯
據蔡 san 文章介紹, 即是內地相當流行的瓦缸燴湯, 今晚的是蘿蔔雪耳唐排, 家常湯水一味; 恕我淺陋, 也實在喝不出跟普通燉湯有何不同之處; 而且湯也不夠熱。
主菜
順德人碌鵝 - 所謂「碌」, 即是把鴨放在鑊中「碌」來「碌」去, 再加醬汁炆煮至熟。食落有甜醬的味道, 鵝嘛, 皮層比較肥美, 肉不多, 還是比較喜愛墊底的酸蘿蔔和酸瓜。
秘製芭蕉骨 - 蔡生在文章中介紹過的一味, 是以蕉葉褢着排骨, 外層再裹一層糯米再焗, 看樣子其實似泰國香葉雞。但, 怎麼看也不似是用焗的啊, 倒像是炸的, 即是普通一件炸排骨囉。糯米呢, 是有的, 不過份量很少, 而且一面吃一面跌了出來。難道名人來吃, 做法真是零舍不同?!
粥水浸土雞 - 同意腹肌兄的說法, 即是雞多過米的雞粥, 不過粥裡沒有米粒而已, 據稱米粒在粥水的製作過程中已給打碎, 混於其中了, 食落卻是清清地的。既是堂弄的雞粥, 卻又不太熱, 令人費解; 不知是否我掛住吃其他東西, 把它放久了呢? 未知其他食友可有同感? 不過雞倒是幾有黃油的。
土城燜腩仔 - 出自福建土樓的客家菜, 跟燒腩仔當然是兩種風味; 這裡吃到豬皮的甘香軟糯, 酸酸地的味道中和了豬腩的肥膩。加入梅菜同煮, 果真有農家風味。
煎釀土鯪魚 - 嚴格來說不很農家, 皆因極花工夫; 這裡的是超級彈牙厚切版本, 如果有刀叉來鋸扒就更妙! 比起月前在心軒吃的軟趴趴煎釀鯪魚好多了。
翡翠豆腐 - 自家以豆漿製作的玉子豆腐, 最面那層加入菠菜蓉形成翡翠效果; 又是心機。滑滑的, 簡簡單單已討人歡心。
農家四寶 - 數落應不只四種食材, 內有似鹹肉的臘肉、排骨、竹筍、腐皮、黃豆和小棠菜等。唔...看來還有點像涼瓜排骨湯的樣子, 當然是不苦的啦 (冏, 爛 gag 一個)。總之呢, 是很家常的味道, 即是平時想不到煮什麼菜, 便一股腦兒把東西都放鍋裡煮那種。臘肉鹹而不算鮮, 今晚這招牌菜爭少少喎。
單尾
農家缽仔飯 (蕃薯粒+ 芋頭粒) - 豬油豉油另上, 自行加添。有點飽所以吃的不多。飯和蕃薯芋頭都比較硬, 可能下多些油會好些吧。
客家咸茶粿 - 賣相精美! 蕉葉下的眉豆茶粿皮很薄, 所以我一打開葉子它便破了 粿皮也是軟軟的, 不過餡料雖然不多, 但也磨的頗細緻 。
冬茸燉福果 - 福果即銀杏/白果, 與糖冬瓜同燉之, 糖冬瓜已融於糖水內, 所以有點濃稠而軟綿的口感。全晚最出色的一道, 我覺得竟是這個糖水啊!
合時生果 - 也出色, 很鮮甜, 所以吃了不少。
免茶芥加一, 連啤酒汽水, 兼惡男兄出馬, 全晚免開瓶費, 每人 $175, 是正常的價錢。服務也不俗, 換碟換杯很頻密, 只是上菜時侍應間偶然有點不協調。
這裡畢竟還是街坊酒樓一家, 請別奢想吃到山珍海錯、精工細造 (它賣農家菜的啊), 在合理期望之下, 還是吃得過的; 當然區外人是否要專程入來吃, 就見仁見智了。不過一大班人邊吃邊談笑 (真教人嘻哈絕倒!), 又有美酒相伴, 不就是人生一大快事嗎?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