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09-08
1656 瀏覽
在約翰福音的12章24節裹,有了這樣的一句話: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落在地裹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一代代絃歌不輟的教育與傳承,結出的麥子,廣袤無垠,舖滿了整個麥田。一個兒子在銀行界闖蕩多年,一個父親在俄羅斯餐廳寂寂無名地做了30多年廚師,兩人幾乎很少相見,更莫論促膝長談,現代多少人,白忙了一輩子,白活了一輩子。很多的改變在等待一個決定,身為基督徒的兒子Andrew,做了一個決定,改變了父子兩人的一生-開一所屬於他們的俄羅斯餐廳。在餐廳的佈置上,Andrew用上了水泥牆、鎢絲燈泡、鐵水管等工業原素來表達出一種別其一格的味道,卻沒帶上半點粗糙的俗氣感覺,加上木椅木桌的配搭,反而俐落細緻,每一個細節尉然成風,還有一大堆俄羅斯公仔和在俄羅斯旅行時搜購回來的紀念品,讓我不其然想起一位好友對俄羅斯公仔的痴迷。而父子二人為了顯示俄羅斯菜地道的味道,到訪莫斯科等地旅遊,探究傳統的菜式,化繁為簡,成為了現時我們在餐牌上看到的俄羅斯菜。因為俄羅斯當地人的口味較重,難以被香港人所接受,所以俄羅斯菜在香港亦未得以普及,葉總廚亦因此挑選了一些較容易被接受的菜式,再加以改良,成為了
來到這裹,你沒有點過麥田廚房的羅宋湯就和沒到過這兒用餐一樣。香港人對羅宋湯的印象大概就只停留在港式茶餐廳的餐前湯的印象,幾乎連羅宋湯是俄羅斯菜的一種亦未可知,其實細查後羅宋湯亦可分兩款,一款是我們常喝到的番茄蔬菜牛肉湯,而另一款則只用紅菜頭煲成清湯後,用時再加些忌廉和乳酪伴吃,後者港人(我自己不用說,紅菜頭的味道始終不喜歡。)都應該難以接受。
羅宋湯先用上紅菜頭、甘筍、薯仔和椰菜等大量蔬菜,配上牛坑腩慢火煮上八小時,還要放過夜,才擁有如此濃厚的質感,用料上絕不馬虎,一口肉香澎湃地湧進口腔,薯仔全化成湯的郁順感令湯的質地升上了另一個層次,待應輕輕放下已見這樣的掛邊便知這湯的底蘊,無疑是全港我吃到過最好的羅未湯,必嘗之傑作。
俄式凍魚亦是俄羅斯的傳統菜式之一,先把石斑輕煎放入雪櫃,客人點上時再淋上醫汁而成,其實我是抱着未嘗不可的心態一試,畢竟坊間太少俄國菜,對其本身未有太大期望。一吃之下又是驚喜,本身魚柳經雪藏後表皮變得硬身,內裹卻仍雪白嫩口,而酸甜的醬汁味道亦是濃得化不開似的,定要找喳子應該說是那賣相吧,但其實俄菜一向只重味而甚少理會菜色吸睛度,父子兩人亦因此而因意見不合之際,但看那盛碟伴菜等,亦非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基輔是烏克蘭首都,葉先生手剁免治雞肉後再裹着牛油搓成卷狀,在外蘸滿了麵包糠和燕麥炸脆,下面再放上一份薯仔,雞卷質素不俗,切下去內餡的牛油會慢慢溢出,把牛油和雞肉香味沾滿了底層的薯蓉,雞肉亦份外可口,不是普通超市買回來的免治雞肉可以媲美,放進口裹的雞卷和牛油味道不會互搶,薯蓉更是整道菜的點睛之處,廚師匠心獨運的功夫作,實在不可不嘗。
要得上了它的烤羊架作為第二主菜是因為它前那招牌二字,就來試試對得起招牌的菜式。一呈上單是羊架的色澤已經令人相當滿意,微焦的表層,輕輕稍帶一些羊膻味,坊間的西餐廳也絕難送上如此高水準,肉質與烹調並重的菜式,整體非常惹味,價格也許是微微高了一些,但想起外間一道好的牛扒也未必有此品質,而且味道如此之棒,值得。
------------------------------
夢,從來都不是一個人走下去的。所有的支持,你只能以努力回報和答謝。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