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4-13
125 瀏覽
星期日, 捉了老爸出沙田飲茶. 出到黎沙田, 好多人都好驚排隊. 其實如果你時間啱, 同識搵地方. 都會找到不用等位等到死既酒樓.昔日一過橋, 入瀝源邨, 就有一間大酒樓, 如今, 你只會見到一張巨形G.E.M. poster, 同門口已經淪為一間補習班.....不過, 係樓下, 看得見有檯有凳. 原來一落樓梯, 就是一間叫做潮家的酒樓仔.一般街坊酒樓做法, 不用在門口等位等天光, 直接行入去, 自己找位子就行. 不過有一個不好就是, 當有人發現你們差不多要走時, 自然身後會有人, 看住你地食同傾計, 等你埋單走.我們一坐下, 點了茶, 之後就由我發版去"tik"點心. 點了爸最愛的排骨飯, 叉燒包, 奶皇包, 羅漢齋粉卷, 燒賣, 牛肉, 同一個羅漢齋伊麵.點心盅頭飯, 最快, 因為那部已經唔會推來推去的點心車就在我們旁邊, 那些已預先蒸好的點心, 即叫即有. 於是, 大家先分配那個鳳爪排骨飯. 排骨同鳳爪醃得只是普通. 飯呢, 又慳水的用熟米蒸, 失去了盅頭飯的神髓. 盅頭飯雖失色了一點點, 但其他點心就有不俗的表現. 再來的是包點, 奶皇包, 是流心的奶皇包. 而且, 流心餡內,
昔日一過橋, 入瀝源邨, 就有一間大酒樓, 如今, 你只會見到一張巨形G.E.M. poster, 同門口已經淪為一間補習班.....不過, 係樓下, 看得見有檯有凳. 原來一落樓梯, 就是一間叫做潮家的酒樓仔.
一般街坊酒樓做法, 不用在門口等位等天光, 直接行入去, 自己找位子就行. 不過有一個不好就是, 當有人發現你們差不多要走時, 自然身後會有人, 看住你地食同傾計, 等你埋單走.
我們一坐下, 點了茶, 之後就由我發版去"tik"點心. 點了爸最愛的排骨飯, 叉燒包, 奶皇包, 羅漢齋粉卷, 燒賣, 牛肉, 同一個羅漢齋伊麵.
點心盅頭飯, 最快, 因為那部已經唔會推來推去的點心車就在我們旁邊, 那些已預先蒸好的點心, 即叫即有. 於是, 大家先分配那個鳳爪排骨飯. 排骨同鳳爪醃得只是普通. 飯呢, 又慳水的用熟米蒸, 失去了盅頭飯的神髓.
盅頭飯雖失色了一點點, 但其他點心就有不俗的表現. 再來的是包點, 奶皇包, 是流心的奶皇包. 而且, 流心餡內, 原來混入了咸蛋碎. 同一種口感, 有兩種的味道. 非常之出色. 叉燒包就夠餡多, 最重要食到有叉燒粒, 叉燒包沒有叉燒粒, 便不是叉燒包嘛. 說多句叉燒包, 醬汁味道沒有太甜, 而且味道夠香, 帶出叉燒的蜜味. 不錯.
雞絲粉卷食得多, 呢次是羅漢齋粉卷, 是沒有齋妹愛吃的羅漢齋腸粉既"差不多先生"選擇. 粉卷, 或是叫粉包也可, 不是間間酒樓都會做. 同腸粉製法一樣, 不過就短一點, 粗一點, 皮厚一點, 用蒸籠上, 一樣淋豉油去食. 論滑, 一定沒有腸粉的滑, 但粗壯的粉包, 餡料一定要足. 啖啖有料. 呢度既粉卷, 合格.
牛肉, 燒賣, 有鮮味, 大大粒. 牛肉球咬破之後, 沒有帶紅, 而且肉質夠滑. 燒賣, 不慳家的真正用了蝦子. 味道有蝦香有肉香. 不失為一個不錯既燒賣, 但說Best, 就一定不是.
最後介紹的, 是看似簡單但做法一點也不簡單既羅漢齋伊麵, 券伊麵, 一定要濕炒. 不同普通炒麵就呁淋個羅漢齋汁上去就成事. 看落, 料好像不多, 但食落, 有蘑菇, 冬菇, 冬筍, 木耳, 小粟米, 等等等....直頭有料有味. 味道上絕對不是一間馬馬虎虎的酒樓.
雖是舊式酒樓服務, 可搭檯, 可以企係到睇人食野. 但可能是裝修比較新穎, 同檯擺得疏, 整體上坐得非常舒服. 另外埋單係自己出counter埋, 非常之街坊.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