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8
9
等級4
2012-06-23 24 瀏覽
是晚原本打算在地鋪找吃的, 怎料突然下起滂沱大雨來, 叫人走避不及, 快快躲到地鐵站好了。 這時問題就來, 計劃好的去不成, 臨時要再想法子, 忽然想起尖東那邊不是有家拉麵店的嗎? 所以說有時侯無意反比安排的好。 輾轉之間來到已是晚上九時, 人流稀少, 只兩、三檯, 二人自可輕易霸上六人卡座, 舒服上好一會。 用色上多是啡木色, 加上黃黃的燈, 牆上掛著幾幅畫像, 某程度上有幾分日式風情的。 播著多首日文歌曲, 旋律聽起來很熟悉, 原來是一些改編曲的原創, 不自覺也輕哼了幾句。餐牌首頁概述了店子的由來, 主要在東南亞地區植根, 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亦有分店, 而最近終於來到香港。 湯底方面, 純以雞白湯為主打, 選用優質的材料熬製而成。 拉麵選擇不少, 配料除常見的叉燒外, 喜見虎蝦、果仁肉丸較具新鮮感的選材。 二人同來總習慣分享一碗拉麵, 再點選兩客小食, 份量剛好不會過飽。 招牌丸玉拉麵($63)看起來清清的, 但一嚐之下, 雞味濃濃的, 比烏華的稀身一點, 亦少份黏口的感覺, 但濃度和肉香卻不遜, 清澈不油膩, 骨膠原豐富得很, 似是有股魔力令人要一飲而盡。 灑面的
更多
是晚原本打算在地鋪找吃的, 怎料突然下起滂沱大雨來, 叫人走避不及, 快快躲到地鐵站好了。 這時問題就來, 計劃好的去不成, 臨時要再想法子, 忽然想起尖東那邊不是有家拉麵店的嗎? 所以說有時侯無意反比安排的好。

輾轉之間來到已是晚上九時, 人流稀少, 只兩、三檯, 二人自可輕易霸上六人卡座, 舒服上好一會。 用色上多是啡木色, 加上黃黃的燈, 牆上掛著幾幅畫像, 某程度上有幾分日式風情的。 播著多首日文歌曲, 旋律聽起來很熟悉, 原來是一些改編曲的原創, 不自覺也輕哼了幾句。

餐牌首頁概述了店子的由來, 主要在東南亞地區植根, 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亦有分店, 而最近終於來到香港。 湯底方面, 純以雞白湯為主打, 選用優質的材料熬製而成。 拉麵選擇不少, 配料除常見的叉燒外, 喜見虎蝦、果仁肉丸較具新鮮感的選材。 二人同來總習慣分享一碗拉麵, 再點選兩客小食, 份量剛好不會過飽。
1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招牌丸玉拉麵($63)看起來清清的, 但一嚐之下, 雞味濃濃的, 比烏華的稀身一點, 亦少份黏口的感覺, 但濃度和肉香卻不遜, 清澈不油膩, 骨膠原豐富得很, 似是有股魔力令人要一飲而盡。
灑面的葱花和海苔更添香氣, 令湯頭多陣自然的甜香。 麵條據知是博多風格, 特點是幼長直身, 比公仔麵還要幼。 入口滑溜, 雖說不上是爽彈, 但至少不會過腍糊口, 掛湯能力亦強, 能將濃濃的湯緊緊黏在麵條上, 十分滋味。 叉燒煮得很是入味, 邊位的脂肪層軟腍甘香, 接近溶化的地步, 令人無從抗拒, 不錯是有點罪疚感, 但偶然放縱一下又何妨呢? 難得瘦肉部份也夠鬆軟嫩滑, 是那些死實粗鞋無法相比的。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這個價位來說, 已附上原隻溏心蛋, 可不欺場。 聞起來有陣陣的醬油香, 急得馬上要弄穿蛋黃, 一窺其流心程度。 成熟度控制不俗, 仍是流質的狀態,
蛋黃剔透又有一定的稠度, 吃起來雙唇感到一絲微微的黏糯, 就連蛋白也相當細嫩, 醬油味濃重, 稍嫌有點過咸。
1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煎餃子($30)算是熱門的小吃, 每間拉麵店總會找到它的蹤影。 觀其賣相, 離金黃香脆仍有一定的距離, 但餃皮透薄卻不易破, 頗有韌性。 以豬肉和椰菜造成的餡料爽脆清甜,
鬆軟不會乾乾的, 調味輕輕的已足夠。混上辣油和香醋後更能提升味力。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煮雞肉丸($38): 曾經吃過不少的雞肉丸乾硬粗糙, 印像不佳, 所以點菜後確有一絲的後悔。 每粒肉丸都渾圓飽滿, 鬆軟可口, 一點也不硬實, 真令人喜出望外。 東中混有磨碎的果仁跟七味粉, 難得味道很配合, 更為惹味香口,
是道不可錯過的小吃。

想起來近期拉麵店開過一家又一家, 不是說自己不愛吃拉麵, 但始終難跟得上這股風氣, 未試到還多的是, 真要看看何時才有閒情加機會實行到了。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2-06-02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