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10-17
202 瀏覽
上次提到在西環的蓮香居找到古法灌湯餃,可惜徒有其形,欠了應有的內涵,其實在很早之時,曾在北角的鳳城酒家品嚐過此物,只是近來家妹出閣在即,全家不太方便外出,權衡利害之後,決定於週六品嚐沙田的分號,反正已開了一段日子,作為沙田的地膽,就是未曾光顧過。以往除找不著動機前往之外,亦知道這不算是「正宗」的鳳城,略知內情一二,除了北角及太子的老店,由譚氏兄弟作大股東之外,其餘的所謂「分店」,則由前北角店的主廚,顆同新光集團合資而成,雙方曾因招牌名稱問題而對簿公堂。作為原則層面,盜用他人名號固然不對,不過對食客而言也只屬花絮一則,重要的還是食物及服務等質素。週末十時半的早市,茶客不算太多,直行之下已能找到檯子,卻給侍應配到角落的位置,不免坐得狹窄。看了一眼點心紙,約六十款的數量,除不設時段優惠之外,取價上也是有點偏高。目標明確之下,除了「主角」之外,其他一切也也由家人發辦。先來一碟古法炸蛋散,這在其他地方也能找到的甜點,落到這裡之下,可炸得脆身鬆化,入口上亦不覺油膩,除了若干蛋香,特別之處是底下以煉奶來代替蜜汁,再配上砂糖、芝麻及花生碎等組合,入口上確多了一重香口之感,吃至尾段之時,仍沒有出現淋身的
以往除找不著動機前往之外,亦知道這不算是「正宗」的鳳城,略知內情一二,除了北角及太子的老店,由譚氏兄弟作大股東之外,其餘的所謂「分店」,則由前北角店的主廚,顆同新光集團合資而成,雙方曾因招牌名稱問題而對簿公堂。作為原則層面,盜用他人名號固然不對,不過對食客而言也只屬花絮一則,重要的還是食物及服務等質素。
事前已做了功課,已將預算稍為提高,最後約收廿百八十餘元,比想像中還廉宜一點。論食物的質素,點心的水準還算不俗,同時亦保留了若干傳統風味,始終並非「根正苖紅」,與當年在北角老店所嚐到的,還是有所出入,不過就另有一番風味,作為大連鎖集團,老闆總不能站在前線廚房,看品管上的技巧則確有一手。
整體評價來說,滿足度雖不比蓮香居為高,但單項的灌湯餃,則大幅拋離了對手,只是家父不大欣賞,不過對香煎糯米雞就讚不絕口,證明各人的價值觀不盡相同,盡可能的話理應互相尊重..............至於看大家評價甚為垢病的服務層面,就沒想像中那麼差,只是人手確是不夠,不免來得有點遲緩。
陵之微調:B,點心不錯,服務可再改善
品茗於二零一一年十月十五日上午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