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3-09
84 瀏覽
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這家小店的專欄介紹,剛巧這天要到荃灣辦事,選擇了試試這店,而放棄回味路德圍的米線。店子的地址寫著德海街,但其實位於四陂坊。這在眾安街旁、小型食肆林立的小街,其位置和功能,就像銅鑼灣的渣甸坊,為附近的打工一族(特別是零售服務業)提供了大眾化的醫肚之處。今天下午四時多來訪,這兒也沒有下午茶餐(不打緊,反正我和同伴是來吃晚飯的),所以很冷清。雖說如此,但看到老闆接了好幾通電話,都是打來問地址的。「是報紙的讀者。有些效。」他說。我們又可嘗不是受其吸引呢!翻閱餐牌,選擇並不算多,兩個主要大類(飯和撈/湯麵)都是飽肚嘢,其他的就是小食和飲品了。由舖面格局到餐飲種類,這裡走的都是台式小店路線。為免因太早吃飯,導致晚上肚餓(藉口!為食就真),除點了兩個主食外,還盡用了兩個「惠顧主食,優惠價$10加配小食一款」的名額。A菜先來了,是台式做法,汁較濃和甜,似乎不太得喜歡口味清淡的同伴歡心。畢竟新鮮、飽滿的菜,還是用最簡單的白灼、啥都不加,吃其最率真的味道!撈麵一欄,有肉燥和炸醬兩款;正當同伴猶豫應點哪款,店員建議雙拼,不另收費。我們欣然接受了,原來那就是報章推介的「創意撈麵」。所謂撈麵,
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這家小店的專欄介紹,剛巧這天要到荃灣辦事,選擇了試試這店,而放棄回味路德圍的米線。
店子的地址寫著德海街,但其實位於四陂坊。這在眾安街旁、小型食肆林立的小街,其位置和功能,就像銅鑼灣的渣甸坊,為附近的打工一族(特別是零售服務業)提供了大眾化的醫肚之處。今天下午四時多來訪,這兒也沒有下午茶餐(不打緊,反正我和同伴是來吃晚飯的),所以很冷清。雖說如此,但看到老闆接了好幾通電話,都是打來問地址的。「是報紙的讀者。有些效。」他說。我們又可嘗不是受其吸引呢!
A菜先來了,是台式做法,汁較濃和甜,似乎不太得喜歡口味清淡的同伴歡心。畢竟新鮮、飽滿的菜,還是用最簡單的白灼、啥都不加,吃其最率真的味道!
張貼